首頁 > 餌料
“鰱魚效應”是由德國動物學家霍斯特提出的。
鯰魚是一種活躍的魚,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沙丁魚生性喜歡安靜,追求穩定。 他們對自己面臨的危險沒有清醒的認識,只是一味地享受現在的生活。 為了保證沙丁魚的長途運輸,聰明的漁民將鯰魚放入沙丁魚中。 這個小舉動就大大保證了沙丁魚的成活率。 這就是“鯰魚效應”。
動物學家觀察到了這種效應,但長期以來一直用于管理。 簡單來說,一個停滯不前的企業,可以通過引進“鯰魚”人才來起死回生。 這種效果也通過長期的實踐得到了公眾的認可。
我們如何將這種效應應用到投資中? 對于大多數上市公司來說,長期來看,股價應該在平均水平上波動。 但在這種狀態下,投資者很難找到投資機會。 只有當一家公司獲得“鯰魚”時,該公司的股價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投資一家公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鯰魚”。 這條“鯰魚”可能是基本面的實質性變化,可能是國家政策的觸動,也可能是大量資金的流入,也可能是一條市場消息。 不要拘泥于“鯰魚”形式,而要關注是否有條件可以改變企業的現狀,攪動這股死水。
鯰魚效應的應用不僅適用于市場上漲時,也適用于市場回調時。 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投資尋求的是被市場低估的價值。 如果有一條“鯰魚”能夠讓市場上估值過高的板塊迅速修正,回歸合理價值,就會形成最佳的投資機會。 當然,在調整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識別這條“鯰魚”,不要把“鯊魚”誤認為是“鯰魚”。 這種情況的變化必須是短期可修復的,而不是永久性的。
投資一家沒有“鯰魚”的公司,可以算是一種長期投資,是一種預期會增加“鯰魚”的投資。 即使是長期投資,也有必要的先決條件。 現在的“魚群”還活著鯰魚效應,只要你加入鯰魚,它就會活躍起來。 如果“學校”死了,添加更多鯰魚也無濟于事。
小馬有話要說
鯰魚效應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也或多或少接觸過。 在證券投資中,要想利用好這種效應,就必須確認“鯰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否則就無法確定股價能否盤活。
“鯰魚”有多種形式。 根據不同的投資方式,側重點也會不同,所以不要拘泥于某個條件作為必要條件。 只要能改變現狀,就是“鯰魚”。
學習一些經濟規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市場和我們自己。
- 上一篇: 深港通首日成交略顯暗淡并非資本外流工具
- 下一篇: 奮斗到凌晨是水產人的常態——草魚行情專題
猜你喜歡
- 2024-02-21 澳大利亞牧場上的“鯰魚效應”(鐘聲)
- 2024-02-21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鯰魚效應”!
- 2024-02-21 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活沙丁魚,而沙丁魚運輸途中容易窒息而死
- 2024-01-21 “鯰魚效應”的分析和應用遠不止這些!
- 2024-01-20 年鯰魚事件是真實的,鯰魚效應的案例分析
- 2024-01-19 年鯰魚事件是真實的,現實生活中的鯰魚效應
- 2024-01-10 鯰魚效應是什么意思?
- 2024-01-08 鯰魚效應 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視察團調研“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實施情況”
- 2024-01-08 鯰魚效應 乘聯會:特斯拉在國內布局中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 2024-01-08 鯰魚效應 普華永道:新科技對傳統金融服務帶來極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