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釣
深海沉船釣法的釣具、釣點與潮汐的掌握。深海沉船釣法是海上船釣活動中一種可遇不可求的船釣方式,更是因為日前在下一山東的忘年摯友來電話說近期跑了一趟蓬萊海域,釣點是一沉船。來回航程耗時八九個小時,但魚獲卻很是一般。由此,筆者想起在40年的海釣生涯中,曾有過無數次的船釣“沉船”的經歷,對此,僅就在下對這一海釣方式的心得體會,對沉船釣法做一簡單介紹。以期能為熱衷海釣運動的諸位釣友帶來些快樂及參考,這便就是在下撰此拙文的初衷了。
一、 沉船釣點的形成及聚魚成因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這一千古流傳的名句雖然其內涵說明了新的事物必將取代沒落的舊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物發展規律的哲理。但,從“寫實”的角度來看,“沉船”事件作為人類航運史上充滿了悲劇色彩的大劫難,一直以來如陰云般籠罩著人類的航運事業。特別是海難沉船的發生,大到如冰海沉船雍容華貴的“泰坦尼克”,小到近海捕魚捉蝦的作業漁船,都帶給了人們切身的痛苦。
但隨著歲月的磨礪和時間的流逝,當人們漸漸從這些陰影中走出,卻突然發現,這些曾給人們帶來恐懼與痛苦的沉船,有的成了埋在海底的寶藏,有的成了有考古價值的發現。而對于釣友大多知道,沉船釣點的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如臺風、巨浪時發生移位,或被大型漁船的網具拖拉移位,或被海底淤積的泥沙掩埋等等,這些都需要有專門的儀器來隨時定位,如GPS定位系統加上彩色探魚器便是現代船釣沉船的首要條件。當然,這必須是在知曉沉船釣點的位置導數(經緯度)的基礎上進行的。
我在數年前為確定大連黃海西部海域沉船釣點的數據曾多次請教某海軍作戰部的朋友,又是標尺竿,又是圓規孔,好不容易才算弄清了近海海域的十幾條沉船的“衛導數”。這些數據對于船釣沉船只是前提條件,真正出釣時,要考慮到當天的風向和海潮的流向及大小。如確定沉船釣點的經緯度是東經121°49′12″、北緯38°57′42″,其中的每緯度為60海里,每緯分為1海里(1852米),每緯秒為30.86米,風向與流水稍有變化,便會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米)。這就需要有一個航海經驗老到的船長在充分考慮以上諸多因素后來定位,因為哪怕差了一緯秒便會漂出釣點30.86米。
好的船長或定位人在實施沉船釣點定位時,不僅要能說出下鉤部位的沉船方向,還要能說出釣點的位置是沉船的前大艙還是后大艙,是主舵樓還是船前舷。這些都是要依靠儀器來完成的。但同時,還要依靠船長的海釣經驗,如充分考慮當天施釣的風、流等因素。所以,船釣沉船的釣點選擇不僅需要有先進的定位系統和準確的數據,還要充分考慮到施釣時的氣候、潮汐和海流情況。
大連海域作為海上進出東北腹地的黃金水道和歷史上兵家相爭的軍事要地,其沉船事件的發生不外乎是由于戰爭和意外海難。19世紀末著名的甲午海戰、抗日戰爭后期的日軍沉船及其他原因的沉船不下幾百余艘,且多在近岸20海里以內(如旅順塔河灣的日軍戰艦“昌平丸”、“海王星”等),還有北洋水師的沉船等都有著六七十年以上的歷史,這些也是部分大連釣友的沉船釣點。
2000年6月,原中國釣協組織的海釣考察團來黃海實地考察時,筆者的好友老劉發現的“老偏“外七海里的沉船釣點,僅是一般的小型沉船。但也就是這樣的小型沉船釣點,原中國釣協一行六人僅半天時間便釣獲各種海魚千余斤。但這一沉船釣點由于離陸地很近(不足10海里),加上陸路目標明顯,目測定位比較容易,近幾年來大小釣船不分晝夜輪番掃蕩,存魚已大為減少,“大家伙”就更少見,難現當年的火爆場面。對于外地的釣友來說,要到陌生的海域來尋此種沉船釣點以搏大魚,必須要有熟知該釣點的釣友引導,不可盲目找尋,以免耗時耗力。因為大多數的專業釣船都有自己的釣點秘密,非熟知的釣友一般都難以知曉。
三、沉船釣點魚種分布及釣具配備
沉船釣點由于大多數地處深海、人跡罕至(一般水深40米以上,離陸路至少七八海里以上),其特殊的環境構造及相對穩定的“寓所”,成為當地海域各種魚兒的高密度“居民區”。以大連海域的沉船釣點為例,其主要魚種當屬黑鲪、六線魚、鲆鰈類、星鰻類及鱈魚等。但其單尾個體較之近海海域和沿岸的同類魚則要大很多,其中500克的黑鲪就屬于小魚,1千克以上的六線魚更屬平常,特別是初冬時期那個大體肥的“大頭腥”(大西洋鱈魚)更是令釣友們樂得合不攏嘴,其單尾大多在四、五千克以上,黑鲪個體平均也在二三千克以上。常常是釣組剛抵釣點,便是一陣“瘋咬”。風順流好時,一天下來最差也有四五十千克的魚獲。
沉船釣點因地處深海,周圍無遮無擋,其海流流速比近海要大了許多。在釣具的配備和釣組的匹配上應以硬竿、重墜為主,釣組宜長不宜短。正常情況下,應選用負荷100——120號的專用船釣竿,竿長2.1米——2.4米,配備船釣專業橫向繞線輪,且主線多以編織線為主。匹配350——450克的重墜。釣組之上的栓鉤數不宜過多,因為沉船釣點上多有漁網或殘鋼廢鐵等不規則障礙,特別是當拖網漁船不慎碰上海底沉船,其網具常常被死死地掛住,部分網衣或整片漁網不得不割斷上纜而丟棄,故沉船釣點多有漁網纏繞。如釣組上栓鉤過多,其鉤掛漁網的概率也必然大了許多。對此,有經驗的釣友多采用釣組上僅系兩三把鉤,延長系墜副線,便于釣鉤“漂浮”,誘魚中鉤。
隨著釣具的不斷更新,目前的深海船釣多使用電動論配置,這也是船釣“沉船”釣具的一個不錯選擇。釣竿多使用100——120號“中通竿”(內走線),竿長不超過1.8米,配備如“西馬諾”釣力10公斤以內的3000H或3000XT電動論,編織主線一般大都不超過8號,儲線量200米左右。釣組匹配以“挑擔式”、“單刀式”天平為主,下接副線接墜。子線多以6號尼龍線,栓22——24號釣鉤。此種釣具配備最大好處是省時省力,中魚后可免除搖輪拔線的“苦力”,電鈕一推,盡可悠在悠在享受上魚之樂。但,其弱項在于,當大魚中鉤收線過程中時,一旦大魚突然反向掙扎“要線”,上力與下力剎那間集中一點,此時必然斷線跑魚。
有的釣友慣使“手提線”釣法,因線粗墜重(最大可配750克重墜),一旦鉤掛網衣,奮力一拽便可解決。手提線回收釣組全憑人力,要比用繞線輪費了不少勁兒,但施釣效果也相當不錯,且手感會更好。“手提線”釣法的具體匹配為:主線直徑1毫米左右,線長150米,線端結大別針轉環,下接挑擔式天平,再接一系墜副線,釣鉤以22——24號為好,分掛于天平兩端,腦線長以1.5米為準,以便于順流漂浮誘魚。采用竿釣,其配制的繞線輪多以橫向輪為主,采用8號左右編織線,匹配單式“天平”,下接長1.5米左右的副線系墜。單式“天平”栓鉤孔為三叉轉環匹配,分系長1米和1.5米的兩根帶鉤腦線即可。船釣沉船要備有大口徑的長把抄網或搭鉤,以應付釣上來的“大家伙”。
四、具體釣法以及潮汐的掌握
船釣沉船作為海釣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方式,在具體釣法上有不同于一般的近海船釣。其原因在于,地處深海,一般釣船不采用拋錨固定釣位(水深且一旦錨住沉船不好起錨),多采用漂流釣法。在施釣的手法上要求釣友更靈活,準確掌握釣棚的高度,即釣組在到位的瞬間,要立即抬高一米或者3——5米左右。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釣船始終是處于漂泊狀態,如釣組到位后不動,必然會掛在沉船的破爛網具或廢鋼爛鐵上,弄不好會損失整套釣組,也會因掛鉤影響同船釣友施釣。
此時將釣組上提一米以上的高度,便能有效地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所以,除施釣鱈魚外,在船釣“沉船”施釣黑鲪等時,要采用釣組定位號,通過不斷地提拉釣組,以晃餌誘魚吻鉤。如該沉船釣點為新發現的,那么此處的海魚大多數都傻得可愛,往往是在你上提半米調整釣組時已經中鉤,稍一停頓另一尾也又上鉤了。筆者十幾年前經常到旅順塔河灣,船釣“昌平丸”(日軍沉艦),最大的黑鲪竟然有3千克多,六線魚也均在1千克以上。一次,僅僅一上午的“東流水”階段,全船3人就釣獲大魚近260千克,中午上岸時,惹得圍觀的釣友個個眼紅。
在潮汐掌握上,船釣沉船應盡量選擇在小潮汐時期出釣,即每月農歷的初七至十一和二十二至二十七這幾天。此段時間為當地人稱的“死訊”期,海流的強度較小。以大連為例,此時正恰逢上午“東流水”較緩的慢流階段,釣船在漂流釣過程中的漂泊“船速”速度較慢(如遇到大風則另當別論),中魚的概率往往大于流急時。
船釣沉船在季節的選擇上,大多是選擇每年的五月份開始——來年的二月上旬。最佳月份為五、六月份和十一、十二月份。
在船釣沉船的餌料的選擇上,應盡量選用大而顏色鮮亮的餌料,如:帶皮魚肉、(鲅魚皮、六線魚皮)以及鮮蛤肉、小烏賊、海腸子、青蝦等,主要是奔著大魚而去。用巖蟲、沙蠶也可,但效果不如上述釣餌。
綜上所述,船釣沉船作為海釣活動的特殊方式及中魚的概率和魚個體較大,歷來受到釣友的青睞,但由于地域差異其各地的釣法可能也各有所不同,希望此文能為諸位釣友提供一些參考而已,以更好地享受海釣,享受快樂。
- 上一篇: 海上船釣鱈魚的釣技釣法與垂釣要點
- 下一篇: 六線魚的習性及施釣選位與釣具釣法的選擇
猜你喜歡
- 2018-01-04 海鱸的習性分析與釣海鱸的的技巧
- 2018-01-04 夏秋季灘釣梭魚的技巧要點
- 2018-01-04 漫談海釣之礁石區釣底玩法
- 2018-01-04 淺談出海船釣的釣具裝備及釣法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一)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二)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三)
- 2018-01-04 漫談海釣黑鲪的岸釣技巧(上)
- 2018-01-04 漫談海釣黑鲪的岸釣技巧(下)
- 2018-01-04 淺談海岸礁石釣黑黃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