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后來,當我對美食產生興趣時,我發現菜市場就是最好的課堂。 每次我去那里,我都會學到新東西。 最近我去水產市場時,看到一個攤位賣來自長江的鮮魚。 攤位的顯眼位置寫著:長江鳀魚。
這是餐桌上很少見到的魚。 所以它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家伙一定不簡單。 果然,歷史上長江鰣魚就圈粉無數。 宋代美食家蘇東坡、張愛玲都是它的粉絲。
而如果江鮮圈也能成團的話,那么鳳尾魚所在的“長江三鮮”群體應該是江鮮界中的頂級。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我的最新發現。
1、適合吃魚的人
延續數千年的農耕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漸消失。 然而,農業時代留給人們品味的記憶卻很難消失。
煙花三月,草長魚肥,清明節前后,正是吃鮮蘇的最佳時節。
江浙一帶是繁華之地,歷史上居住于此的文人墨客自然對飲食十分講究。 四時最幸福的兩道菜,就是春天吃秋刀魚,秋天剝大閘蟹。
吃魚首先要選擇魚的種類。 就像選美一樣,必須從魚群中選出一些最優秀的人。 他們將黃河鯉魚、伊洛鳊魚、松江鱸魚、長江鰣魚并稱為中國四大最美河魚。
有了多樣性之后,下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時間。 即使是名貴的河魚也有其黃金使用期。 錯過那個季節,它的價值就會直線下降。
在《海措圖筆記》中,作者曾描述,同樣的鳳尾魚,江浙一帶的味道與江西不同,因為鳳尾魚進入淡水后幾乎不吃任何東西,只靠消耗自身的脂肪來游泳。全國各地。 越薄。 當它游到江西時,食客甚至貶其為“病魚”。
江南人的餐桌上,有明確的吃魚時間表(農歷)。
正月花菜鱸魚、二月秋刀魚、三月鱖魚、四月鰣魚、五月白魚、六月鳊魚、七月鰻魚、八月鯽魚、九月鯽魚、十月草魚、十一月鰱魚、十二月青魚。
現在時間和品種都合適了,是時候做飯了。 李漁認為,魚的味道在于“鮮”和“肥”。
靠新鮮的魚有:鱘魚、鯽魚、鯉魚等,這些魚適合“煮菜做湯”。 靠肥肥的魚有:鳊魚、鰣魚、鰱魚等,這類魚適合“煮厚肉”,其美味在于肉而不是湯。
烹飪不在于復雜,而在于了解本身并選擇最合適的路徑來襯托出魚的特性。 此外,熱量也非常重要。 必須在新鮮烹制并端上餐桌時食用,“只有在初熟出鍋時,味道才是最好的”。
2、三弦成員
長江美食究竟由哪三類組成,目前尚無官方定論。 但更多人支持鳳尾魚、秋刀魚、河豚是三鮮。
吃河豚和秋刀魚最長的時間,距離明天還不到一個月。
長江鰣魚
鳀魚俗稱晚魚,又稱石魚、三來、三里魚、鳀魚。 分布于我國南海、東海,長江、珠江、錢塘江等流域中下游也有發現。
也因為它們只出現在初夏,其他時間不出現,所以被稱為鰣魚。
宋代王起的《王江南·鳳尾魚》詩描寫了春天吃鳳尾魚的情景:吃鳳尾魚的最佳季節(四五月),杏綠梅黃,邀朋好友。回家喝喝吃鳳尾魚是人生最享受的事情。
宋代第一吃貨蘇東坡也很喜歡。 他把鳳尾魚比作“南方最美的東西”。 其呈銀白色,肥美可口,爽而不膩。
有很多文人墨客寫過關于鰣魚的詩篇。 宋代文人對鰣魚有著特殊的愛好,釣鰣魚、吃鰣魚成為他們圈子里的一種時尚。
為什么長江里的魚那么多,但為什么人們卻偏愛鰣魚呢?
首先,它很珍貴。 鰣魚是最嬌嫩的,據說漁夫一觸到魚的鱗片,它就立即停止活動。 它對水質和水溫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你離開河流,通常就能九死一生。 有了這樣的特性,自然引發了很多文人墨客關于人格、性格的聯想(事實是它的耐氧性很差,出了水就會死)。
世間傳聞甚多,食客們都渴望親眼目睹它的鮮活,品嘗它的新鮮。
也受到皇家貴族的喜愛,明清時期曾將鰣魚作為貢品。 那時還沒有“特快專遞”。 釣到鰣魚之前,岸邊已經準備好了快馬和撒上豬油保鮮的冰塊。 捕到魚后,他立即將其放入撒有豬油的冰塊中,日夜兼程,利用水陸快馬,直達皇城。
有時路上需要三千匹馬,浪費時間和金錢。 為了三天內把魚送過來,送魚的人通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海圖中的鳳尾魚》
其次,它確實很好吃。 每年春夏之交,鰣魚都會從大海逆流而上到河里產卵。 它們剛入河時,身體肥碩,肉質最鮮美。
鳳尾魚的吃法很獨特。 食用時不必去鱗,蒸不如煮。 傳統的鳀魚制作方法是與火腿、蘑菇、酒釀等一起蒸,不去魚鱗,這樣可以保留魚的鮮味。
《海厝圖筆記》
著名美食家沉鴻飛說:“鳳尾魚的美味不僅在于魚鱗,更是鮮到骨子里。也就是說,鳳尾魚的每一根刺都值得你用心吮吸。” 真可謂“值得用心去吸”。 還有鳳尾魚。 魚顴骨。 鳳尾魚的顴骨也被稱為“香骨”。 越嚼越香,還能幫助你喝得更多。 故有“一香骨釀四兩酒”之說。
如果沒有人為干預,長江流域的鰣魚不太可能消失。 畢竟它們是脾氣暴躁、速度快的游擊隊員,而且擁有可以與其他魚類戰斗的鋒利鱗片。 漁界稱其為“渾江龍”。 。
然而,人類太聰明了。 他們摸清了鰣魚的習性,當鰣魚進入河里產卵時,就會被納入漁網之中。 過度捕撈減少了能夠成功產卵的鰣魚數量。 長江上游修建的大量水壩、電站甚至切斷了長江鰣魚的洄游通道。
終于,到了20世紀80年代,長江鰣魚消失了,人們終于失去了三大美味之一。 如今,市場上仍有鰣魚,但都是大規模養殖的美國鰣魚。 長江鰣魚野生資源難覓,瀕臨滅絕。
所以,這次在魚市場看到長江鰣魚的招牌,我有點驚訝。
長江刀魚
刀魚是春季最早的鮮魚。 它的身體狹長,側面薄弱,像一把鋒利的刀。 其光澤如銀,肉質細嫩,但有許多細毛狀的骨刺。
被食客評為“長江三絕”之首。 據說每一寸魚都值金,還被賣到了天價(每公斤一萬多元的高價)。 長江中的刀魚一般稱為江刀。
每年的清明節前后,都是秋刀魚味道的分水嶺。 民間有“明以前魚骨軟如棉,明以后魚骨硬如鐵”的說法。 因此,最好在清明節前食用。
春季三、四月進入繁殖季節后,產卵群體進入長江沿岸湖泊、支流或在長江干流進行產卵活動。 清明節前的江刀,肉嫩滑嫩,鮮美無比,魚骨入口即化。
清明節過后,由于旗魚在返回途中進食較少,因此消耗了大量的體能。 隨著逆流而上,它不僅逐漸消瘦,而且魚刺也越來越硬,于是就成了一把毫無價值的“老刀”。 。 這就是為什么只有南通至揚州長江流域所產的劍魚才是上品。
它與鰣魚有一些相似之處,因為它也是一種非常嬌嫩的魚。 旗魚不像其他魚一樣觸網后就等著死。 他們常常拼命掙扎。 當時它們消耗大量氧氣,所以只需要四五分鐘就“窒息”了。
對于像秋刀魚這樣的新鮮食物,通常只需要少許鹽即可。 你可以帶出所有的鮮味。
思南姜堰的刀魚基本是三條半或四條。 由于秋刀魚極其新鮮,所以只加豬板油來蒸,沒有任何其他配料。 原汁原味才是王道。 大火蒸六分鐘,肉質鮮美,肥而不膩,略帶香氣。
除了蒸,江南還有一種特別奢侈的小吃,叫刀魚餛飩。
將旗魚釘在鍋蓋背面,將鍋放在魚身下方。 烹調時,用熱風將魚肉蒸熟后放入鍋中。 所有的魚刺都會粘在鍋蓋上。 用鍋蓋把魚刺扔掉就可以了。 更何況,魚肉極其鮮美,蝦包的秋刀魚餛飩更是鮮美得讓你掉眉毛。
每逢上海人的清明節,老班齋都會掛出秋刀魚露面的牌子。
將洗凈的秋刀魚每條約一盎司放入油鍋中,炒至魚松。 將魚松放入與老母雞、火腿等一起熬了三個小時的湯中,此時湯色潔白濃稠。 面條浸在湯里,看起來就像一碗光滑的面條。 咬一口,里面隱藏著宇宙。
長江豚
江南人的飲食中,最神秘的莫過于河豚魚。 河豚和江豚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它的真名是河豚,是硬骨魚綱河豚科魚類的統稱。
形似球體,體短,體呈紡錘形,頭腹部增大,尾細。 皮膚光滑無鱗,背部和腹部布滿小刺。 最有趣的是它的腹部有氣囊。 當它受到敵人攻擊時,它可以吸氣并充氣,全身的刺都會膨脹(但它仍然感覺無害)。
江湖上一直流傳著吃河豚致死的傳說。
河豚魚的肉其實毒性不大,但它的筋、皮、卵巢卻有劇毒。 因此,想要吃的話,需要經過“”(河豚魚去掉唇部和鰭背,剝去外皮,然后去除內臟)的加工過程。 這是一項微妙的工作。 如果中間有裂縫,毒素就會進入盤子。
因此,與制作其他食材不同,制作河豚魚的廚師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和考試才能烹飪。
20世紀90年代以來,野生河豚日益稀少,人工養殖河豚開始取代野生河豚。
野生河豚魚有毒,大多是因為它們喜歡吃一些含毒素的海藻等浮游生物,并將這些毒素吸入體內。 人工飼養的河豚幾乎是無毒的,所以現在大家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吃河豚了。
說起河豚,就必須說到江陰。 江陰地處“江之盡頭、海之首”,這里河流變窄,擁有長達35公里的長江岸線。 沿河洄游的魚兒在這里游來游去,適時地到達最美味的時刻。
但在各種魚類中,江陰人最喜愛的是河豚魚。 “一旦吃過河豚肉,我就再也不會愛上世界上任何一種魚了。看世界上各種魚長江刀魚,河豚的味道是最鮮美的。”
每年春天,河豚都會從入海口沿著長江逆流而上。 當它們游300公里時,它們就達到性成熟并開始產卵。 這時的河豚魚肉是最鮮美的。
江陰歷史上,擅長烹飪河豚的廚師代代相傳。
除了江陰之外,另一個可以吃河豚的地方叫揚中(河豚島)。 揚中可能是第一個河豚可以安全食用的地區。
當地約有300家吃河豚的餐館。 涼拌河豚皮、椒鹽河豚翅、炸肉絲、紅燒河豚、竹筍烤河豚、稻草烤河豚、老蛤烤河豚、白醬河豚等多種做法,應有盡有。 。
寫在最后
最后我想說,長江三鮮的地位雖然很高,但它們的命運卻不同程度地悲慘。 對于無法回到家鄉的魚來說,對于努力繁衍后代的魚來說,在魚類的世界里,被人類選擇也許是最大的悲劇。
如今,長江鰣魚已滅絕,長江河豚已被人工養殖,秋刀魚已被禁止捕撈。
作為一個吃貨,只希望在旗魚禁捕后的未來十年、二十年,一切都能好轉。 三鮮雖好,也別吃死。 當人類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時,就能在餐桌上擁有更多的想象力,獲得更多的愉悅。
- 上一篇: 釣鯉魚魚餌配方,如何自制鯉魚餌料配方
- 下一篇: (每日一題)魚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動物?
猜你喜歡
- 2023-12-28 長江刀魚 海鮮“江鮮”店招全部清除
- 2023-12-24 上海長江刀魚交易價最高15000元今年產量比去年減80%
- 2023-11-26 鲅魚的拼音怎么讀 長江刀魚肉能美容養顏嗎?價格多少錢一斤?
- 2023-11-26 長江刀魚最高峰能賣7800元一斤!你吃對了嗎?
- 2023-11-26 長江刀魚天價之問:萬元菜價背后是慘痛生態代價
- 2023-11-26 長江刀魚 生殖洄游中的五種常見種類,你知道嗎?
- 2023-11-22 長江刀魚:從“有證”到“無證”長期的過度捕撈
- 2023-11-11 千金難買,長江刀魚經歷了什么?
- 2023-11-11 被譽為“長江第一鮮”的長江刀魚為什么這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