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謝松光在觀察魚類標本
“我來這里是為了海里的魚。” 近日,在談及三年前為何來海南工作時,海南大學海洋生物與水產學院院長謝松光幽默地說。
在海南,謝松光不僅找到了科研平臺和感興趣的研究方向,還培養了新的興趣和愛好。
如果把謝松光來海南之前的科研經歷分為兩個階段的話,第一階段主要與海洋有關,第二階段主要與河流有關。 獲得博士學位后。 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工作,專注于海洋魚類研究。 2006年加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后,專注于淡水魚類研究。
謝松光長期從事魚類生態和漁業資源研究,讓謝松光非常關心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野生魚類資源是一個巨大的魚類基因庫,其數量或種類的減少會帶來長期風險,因此保護野生魚類資源非常重要。”
謝松光曾參與推動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的實施,見證了長江禁漁政策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成效。 他一直想將自己研究淡水漁業的一些經驗和想法運用到海洋漁業資源的研究中。
2020年,謝松光接受了海南大學的“橄欖枝”,成為我校實驗室的研究員。
盡管在漁業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但謝松光到海南后主動成為一名“學生”。 他通過調查、討論、交流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資料,以便在新平臺上找到正確的科研方向。
海草床、紅樹林、珊瑚礁并稱為熱帶地區三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它們是近海魚類的重要育苗地。 圍繞這些生態系統中魚類的利用,謝松光成立了漁業資源與環境團隊。 3年內,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海南省重點研發項目多項,并入選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團隊。
“幼體是魚類發育的早期階段,其種類組成、分布和數量對漁業資源的保護和增殖具有重要意義。什么樣的生境更有利于幼體的生長,是我們當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 。” 謝松光表示,希望通過深入研究,為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提供有力支撐。
在海南,謝松光不僅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科研平臺和研究方向,還培養了新的興趣和愛好。
繁忙工作之余,他經常獨自開車去海邊,在沙灘上曬太陽,或者在海里游泳、沖浪。 他還養成了夜跑的習慣,參加了冬春兩季在海南舉辦的馬拉松比賽。 “來海南三年多了,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年輕了。” 謝松光笑著說道。
今年9月,謝松光受學校委托,擔任新成立的海洋生物與水產學院院長的重任。 他肩上的責任更加沉重。 “我學院將服務海南漁業發展作為學科建設的主方向。 這也為后續的人才引進和科研團隊建設提供了指導。”
近幾個月來,謝松光多次帶著學院師生走出校門,與政府部門、企業面對面交流海里的魚,了解生產一線情況,了解“卡點”了解產業發展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然后開展有針對性的科學研究。 “出去交流也可以讓相關管理部門了解我們科研團隊的實力,為學院建設贏得更多支持。” 謝松光說道。
來源 | 海南日報
記者| 李鵬
排版| 安紅麗
校對| 戴景文
評論 | 徐金草
猜你喜歡
- 2024-02-19 海里的魚 灌南縣檢察院檢察官走訪漁民(攝影:徐建龍)
- 2024-01-12 海馬是海里的魚嗎,為什么屬于魚類
- 2024-01-11 海馬是海里的魚嗎,為什么屬于魚類
- 2024-01-01 龍利魚和巴沙魚的區別,龍利魚是海里的魚嗎
- 2023-12-20 夢見自己是海里的魚的含義,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