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魚種論述
地圖魚學名圖麗魚,亦稱豬仔魚、尾星魚、黑豬魚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鱸形目、麗魚科(慈鯛科)、圖麗魚屬魚類,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20世紀70年代引入我國,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常見個體25~30厘米,最大個體可達40厘米以上。
二、最適水溫
地圖魚是熱帶淡水魚類,可棲息在弱酸性至弱堿性的水體中,生存臨界水溫18~32℃,最適生存水溫24~26℃,攝食臨界水溫20~30℃,水溫過低或過高均不利于地圖魚生存,其中水溫低于20℃或高于30℃時停止攝食,而水溫低于18℃或高于32℃時地圖魚無法生存。
三、主要價值
1、觀賞價值:地圖魚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因形態別致、體色絢麗且容易飼養而備受觀賞魚愛好者的青睞,適合飼養在中大型水族箱中。
2、食用價值:地圖魚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更是具有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無肌間小刺等優點,常作為高檔食用型魚類在餐廳里銷售。
四、飼養方法
1、密度:地圖魚放養密度不宜過大,例如規格80厘米×45厘米×50厘米的水族箱可放養10尾5~10厘米或5尾20厘米的地圖魚,同時還要配備增氧泵、過濾器、溫控及照明裝置等。
2、水溫:地圖魚是熱帶魚類,對水溫要求較高,最適生存水溫24~26℃,水溫過低或過高都不利于地圖魚生存,另外水族箱中的溫差不宜過大,否則容易引起應激反應甚至死亡。
3、水質:地圖魚在弱酸性、中性或微堿性水體均能正常生長,若用自來水要暴曬或靜置2~3天后再使用,夏季每2~4天換一次水,春、秋季一周換一次水,冬季半個月換一次水。
4、飼喂:地圖魚是肉食性魚類,稚魚可投喂水蚯蚓、水蚤、孑孓等,幼魚及成魚可投喂小魚、紅蟲、面包蟲、顆粒飼料、禽畜內臟等,每天喂2~3次,飼喂量以10分鐘吃完為宜。
5、光照:地圖魚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光照,適量光照不但能殺菌和防病,還能使地圖魚的體色更加艷麗,可把魚缸放在有陽光下照射1~2小時,也可用照明設備提供3~5小時光照。
猜你喜歡
- 2024-01-10 云南盤鮈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黃顙魚好養嗎?
- 2024-01-10 鱲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青蛙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 2024-01-10 黃腹滑龜是什么龜?
- 2024-01-10 虎紋恐龍王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黑魚苗吃什么食物?
- 2024-01-10 鱖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淡水白鯧是什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