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魚種定義
黃骨魚學名黃顙魚,俗稱黃辣丁、昂刺魚、嘎魚、黃鴨叫、黃刺魚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鲇形目、鲿科、黃顙魚屬淡水魚類的統稱,我國南北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見的有黃顙魚(指名亞種)、瓦氏黃顙魚、長須黃顙魚、光澤黃顙魚等。
二、名稱論述
黃骨魚是叫法最多的魚類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200余種叫法,因體色呈黃色有黃辣丁、黃姑子、黃鲇魚、黃嗓古、黃丁魚等,因胸鰭毒刺有黃角丁、黃刺骨、昂刺魚、昂公魚、角角丁、黃刺魚等,因能發出“嘎嘎”的叫聲有嘎魚、黃鴨叫、嘎鴨魚、咯魚、咯咯噎等。
三、產地分布
黃骨魚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地區,我國珠江、瀾滄江、閩江、湘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黑龍江等水系均有分布,尤以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閩江流域、淮河流域、黑龍江流域等地最常見,國外主要分布在緬甸、老撾、越南、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等地。
四、代表品種
1、黃顙魚:黃顙魚是鲿科黃顙魚屬指名物種,俗稱黃辣丁、黃角丁、嘎魚等,全國各大水系普遍都有分布,特征是體粗壯、背鰭前距大于體長的1/3、上頜須末端伸達胸鰭基部。
2、岔尾黃顙魚:岔尾黃顙魚是常見的黃顙魚,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尤以長江中下游湖泊中最多,個體不大,產量不多,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特征是尾鰭深分叉、鼻須全為黑色。
3、長須黃顙魚:長須黃顙魚是我國特有物種,主要分布在長江干流及附屬湖泊中,尤以長江中下游的湖泊中最常見,特征是背鰭前距小于體長的1/3、上頜須末端超過胸鰭中部。
4、瓦氏黃顙魚:瓦氏黃顙魚是常見的黃顙魚,棲息在緩流江段及通江湖泊中,比黃顙魚大,最大可達1千克以上,特征是體型大、頭頂被薄皮、須長、上頜須末端超越胸鰭起點。
5、光澤黃顙魚:光澤黃顙魚是常見的黃顙魚,主要分布在長江及附屬湖泊中,個體通常不大,常見個體80~140毫米,特征是頭頂大部裸露、須短、上頜須末端不伸達胸鰭起點。
- 上一篇: 軍魚和鯉魚有什么區別?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10 太湖蟹是什么蟹種?
- 2024-01-10 軍魚和鯉魚有什么區別?
- 2024-01-10 魷魚產地在哪里?
- 2024-01-10 大青鯊是什么魚?
- 2024-01-10 七星魚壽命最長能活多久?
- 2024-01-10 八須魚為什么沒人吃了?
- 2024-01-10 水蚤怎么養最好?
- 2024-01-10 七星魚為什么不能養?
- 2024-01-10 太陽魚產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