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物種論述
螃蟹是常見的節肢動物,別稱爬海、貧其等,在生物分類學上屬于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軟甲綱、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次目的統稱,全世界共有4700余種,多數生活在海洋中,少數棲息在淡水中或陸地上,值得注意的是異尾下目的蟬蟹、寄居蟹、椰子蟹等雖然也有“蟹”字,但并不是真正的螃蟹。
二、血液顏色
螃蟹的血是藍色的。血液是流動在動物血管和心臟中的黏稠液體,顏色由組成血紅蛋白的金屬元素決定,例如人、豬、牛、雞、鴨、蛇類、魚類、蛙類等動物組成血紅蛋白的金屬元素是鐵,血液的顏色是紅色,螃蟹、龍蝦、鱟、章魚、蜘蛛等低等動物組成血紅蛋白的金屬元素是銅,血液的顏色是藍色。
三、生活習性
1、掘穴:螃蟹有挖洞穴居的習性,挖洞能力很強,挖洞時主要靠一對螯足,八只步足作輔助,先用頭胸部推泥造成一個凹陷,再用螯足挖深并用一側步足扒泥將泥送出洞外。
2、食性:螃蟹的食性很雜,在自然條件下主要以食水草、腐殖質為食,嗜食動物尸體,也喜食螺、蚌子、蠕蟲、昆蟲等,偶爾會捕食小魚、蝦等,在食物匱乏時常同類相殘。
3、覓食:螃蟹白天多隱蔽于洞穴中,夜晚出洞覓食,復眼由數千只小眼組成,眼柄能活動,故螃蟹的視覺非常敏銳,就算在極微弱的光線下也能有效的尋找食物和逃避敵害。
4、繁殖:螃蟹的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幼體脫離母體隨沿岸潮流到處浮游,經幾次蛻皮后長成大眼幼蟲,大眼幼蟲再經幾次蛻皮長成幼蟹,幼蟹再經過幾次蛻殼后才能變成蟹。
四、代表物種
1、河蟹: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以魚、蝦、動物尸體等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產卵,第二年3~5月孵化、發育成幼蟹后再溯江。
2、青蟹:青蟹學名鋸緣青蟹,多棲息于河口、內灣、紅樹林等鹽度稍低的泥沼中,除越冬產卵在較深的海區外,基本都棲息于河口、內灣的潮間帶,多夜間活動,白天穴居。
3、梭子蟹:梭子蟹因頭胸甲呈梭子形而得名,又因甲殼中央有三個突起亦稱“三疣梭子蟹”,善于游泳和掘泥沙,常潛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兇猛好斗,繁殖力強,生長快。
4、花蟹:花蟹因外殼有花紋而得名,有時專指蘭花蟹,但因地域差異也有稱紅花蟹為花蟹的,為暖水性蟹類,我國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島等地。
- 上一篇: 為什么桂魚比鱸魚貴?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10 魷魚產地在哪里?
- 2024-01-10 大青鯊是什么魚?
- 2024-01-10 七星魚壽命最長能活多久?
- 2024-01-10 八須魚為什么沒人吃了?
- 2024-01-10 水蚤怎么養最好?
- 2024-01-10 七星魚為什么不能養?
- 2024-01-10 太陽魚產地在哪里?
- 2024-01-10 胭脂魚是幾級保護動物?
- 2024-01-10 七星鱸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馬口魚好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