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評測原理】-飛凡測試
斑馬魚作為理想的人類造血毒性模型,是基于其造血系統與人類造血系統高度保守的進化保守前提。 斑馬魚通過與人類造血相似的信號通路,形成了主要包括紅系、髓系、淋巴系和巨核系統的造血系統。 斑馬魚可以建立多種血液學毒性模型熒光斑馬魚,主要包括紅細胞毒性、白細胞毒性和凝血病毒性三類。 因此,它們主要與斑馬魚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紅細胞和血流有關。 斑馬魚體型小、實驗周期短,可作為評價血液毒性的便捷模型。
轉基因中性粒細胞綠色熒光斑馬魚中性粒細胞自身發出熒光,在熒光顯微鏡下可直接觀察中性粒細胞的數量; 黑色素等位基因突變斑馬魚完全透明,巨噬細胞染色后可直接觀察。 顯微鏡下觀察巨噬細胞數量; 用鄰聯茴香胺對斑馬魚心臟紅細胞進行染色,在顯微鏡下可直接觀察紅細胞數量(信號強度)。
【實驗計劃】-飛凡測試
我們將測試的斑馬魚分為兩組,即正常對照組和測試產品組(測試產品通過溶解到魚類養殖水中被斑馬魚攝入)。
處理后,(1)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并計數斑馬魚中性粒細胞的數量; (2)通過斑馬魚巨噬細胞染色觀察巨噬細胞數量; (3)鄰聯茴香胺對心臟紅細胞進行染色,顯微鏡下觀察心臟紅細胞染色強度。
【結果展示】-飛凡測試
圖1. 斑馬魚中性粒細胞表型圖
(綠點是中性粒細胞)
可見,試驗組中性粒細胞數量較正常對照組明顯減少。
圖2. 斑馬魚巨噬細胞表型圖
(紅點是巨噬細胞)
可以看出,試驗組巨噬細胞數量較正常對照組明顯減少。
圖3 斑馬魚紅細胞抑制表型圖
(藍色虛線框為分析區域,分析紅細胞染色強度)
可見,試驗組心臟紅細胞染色強度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
【評測結論】-飛凡測試
1、經過每組30只斑馬魚的對比實驗,測試組的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數量明顯減少,紅細胞染色強度明顯降低。
2.本實驗證實受試品具有血液毒性。
- 上一篇: (傳釣)自制鯉魚餌料配方之麩不僅聞起來香
- 下一篇: 如何選好一支竿?選購釣竿的個人體會,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 2024-01-13 熒光斑馬魚 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就職的水生生物博物館
- 2024-01-10 熒光斑馬魚是什么魚?
- 2024-01-03 紅斑馬魚繁殖中需要注意哪些要點,對比對比熒光斑馬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