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1.做鬼臉
玩法:當大人對寶寶做鬼臉時,寶寶會大聲笑。
目的:訓練寶寶笑的能力
Tips:如果42天后寶寶還是笑不出來,家長要加強對寶寶的訓練:如果56天后寶寶還是笑不出來,就應該去看醫生。
2.用手腳踢東西
玩法:爸爸媽媽在嬰兒床的一側放置一個軟球或毛絨玩具。 大人將毛絨玩具推到寶寶手上,寶寶用手將毛絨玩具推開; 然后成人將玩具推到嬰兒腳邊。 寶寶會用他的小腳推動玩具。
目的:訓練寶寶手腳的靈活性。
Tips:寶寶的小手小腳不要被睡袋、襪子等遮擋,否則寶寶感覺不到玩具。
適合2至4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
1.誰在給我打電話?
玩法:媽媽豎抱寶寶,爸爸在媽媽身后喊寶寶的名字;
寶寶會扭動上半身,轉頭看聲音;
爸爸先叫右側,等寶寶頭轉向右側,再叫左側;
這時,爸爸可以給寶寶做個鬼臉,讓寶寶大聲笑。
目的:訓練寶寶靈活扭轉上半身的能力,促進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2.撥弄紅球
玩法:在床上放一個紅球,媽媽將寶寶放在球旁邊; 當寶寶看到紅色的球時,他就會伸手去撥弄它,并且準確地伸手去夠球。
目的:訓練寶寶的視覺辨別能力。
溫馨提示:目前寶寶的手指還不能捏,所以不可能拿到球。 但這個游戲表明,寶寶的視力比以前更精確了,他能辨別小東西,手眼協調能力也很好。
3. 躲貓貓
玩法:爸爸抱著寶寶,媽媽從對面跟寶寶說話;
突然,媽媽用毛巾捂住臉,問寶寶:“媽媽在哪兒?”
寶寶聽到媽媽的聲音卻看不見人,很著急。 媽媽把毛巾拿開,說:“貓”,逗得寶寶笑起來;
寶寶一開始很困惑,但當他看到大人微笑時,他就開始笑。
目的:訓練寶寶認人的能力。
小貼士:80天左右的寶寶可以通過媽媽的大概外貌、聲音、氣味、抱法、動作等準確地認出媽媽。
適合4-6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
1.照照鏡子
玩法:大人抱著寶寶站在大鏡子前。 大人一邊喊寶寶的名字,一邊說:“寶寶在哪兒?”
大人舉起嬰兒的一只手,揮手說道:“嬰兒來了!”
大人問嬰兒:“你的媽媽(或爸爸等)在哪里?” (此時可以離開鏡子),立即回到鏡子前對寶寶說:“媽媽來了!” 同時向嬰兒揮手和拍手。
目的:給寶寶提供視覺刺激,幫助建立身體形象。
Tips:寶寶非常喜歡鏡子。 他們會在鏡子前微笑、做鬼臉、撞頭、親吻。
2.頂嘟嘟
玩法:爸爸抱起寶寶,把頭放在寶寶肚子上說“肚子,肚子”;
然后放手,和寶寶一起大聲笑;
如果寶寶想再玩,爸爸累了,可以把寶寶放在大床上繼續玩。
目的:增進父子(父女)之間的感情,讓寶寶有愉快的情緒和情緒。
溫馨提示:注意,這個游戲不適合在寶寶吃完奶后玩,以免引起嘔吐。
3.通過聽聲音找東西
玩法:把一個金屬玩具扔到地上,看寶寶是否低頭在地上尋找;
或者可以讓寶寶看著金屬玩具掉在地上,讓他聽到聲音;
然后將勺子、罐頭等其他金屬物品一一扔在地上;
寶寶會知道金屬掉在地上會發出聲音。 以后如果聽到類似的聲音,他就會低下頭去尋找。
目的:進一步訓練寶寶的聽力能力。
Tips:認識物體需要語言、視覺、聽覺、記憶等活動的參與。 它是大腦許多部分合作的結果。 當嬰兒能夠識別物體、理解語言時,就進入了智力發展的新階段。
適合6至8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
1.爬山
玩法:爸爸趴在地上,讓寶寶從右到左爬過自己的身體,再從左爬回右;
當寶寶爬到爸爸身上時,爸爸將身體抬起小貓釣魚游戲怎么玩,然后慢慢放低,讓寶寶感覺自己真的爬得更高了。
目的:練習寶寶的爬行能力。
Tips:爸爸和寶寶一起玩爬行游戲,可以提高寶寶學習爬行的積極性。
2.球后爬行
玩法:在花球上穿一根繩子,把花球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爬過去去拿;
當寶寶快到花球前面時,爸爸或媽媽拉動繩子,花球向前跑;
寶寶會追逐花球并向前爬行,使寶寶爬行的距離逐漸增大;
等寶寶爬行比較熟練后,把寶寶放在前面,讓寶寶在后面爬。
目的: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Tips:寶寶爬行的環境要干凈、沒有障礙物,以免傷害寶寶。
3.聽聲音并拿起玩具
怎么玩:寶寶已經認識他自己的玩具了。 父母讓他帶球、玩具車、布娃娃等;
如果寶寶答對了,別忘了夸獎寶寶“真棒”、“好聰明”;
當寶寶知道父母在表揚他時,他會嘗試多認一些。
目的:訓練寶寶的認知能力。
溫馨提示:當寶寶得到錯誤的玩具時,父母不要表現出不滿。 如果您的寶寶能夠拿起兩到三個玩具,那就太好了。 別對他要求太多。
適合8至10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
1. 指著圖片回答
玩法:媽媽給寶寶講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 媽媽問:“今天我們講誰的故事?” 寶寶會指著封面圖中的貓;
媽媽可以再問:“貓在做什么呢?” 寶寶又會指著魚,表示貓要去釣魚了。
目的:讓寶寶學會使用肢體語言。
Tips:大人每天給寶寶講故事時,一定要回答問題。 雖然嬰兒不會說話,但他們可以用手指畫來回答。 另外,當寶寶指著圖片回答時,大人要明確說出寶寶所指的內容,為寶寶以后用聲音回答問題做好準備。
2.了解尺寸
玩法: 將一大一小兩個蘋果放在桌子上。 爸爸抱著寶寶坐在桌邊,教寶寶說“蘋果,蘋果”;
然后爸爸讓寶寶拿大蘋果。 如果寶寶答對了,爸爸就會抱起寶寶并親吻他以示鼓勵;
如果寶寶拿錯了,爸爸就拿起大蘋果說“大一個,大一個”,讓寶寶再嘗試拿大的;
通過多次演示,寶寶就能了解尺寸。
目的:讓寶寶學習辨別大小的能力。
Tips:注意先讓寶寶學會抱大的,因為大的很容易引起注意,讓寶寶更容易成功。
3.爬坡
玩法:將被子折成正方形,將寶寶放在床上,周圍有障礙物;
寶寶會克服自己身體的重量,爬到被子上。
目的:幫助寶寶鍛煉下肢的負重能力,為站立和行走做好準備。
Tips:最好每天鍛煉身體。
適合10至12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
1.認識紅色
玩法:媽媽拿一塊紅色的方形積木,告訴寶寶:“這是紅色的。” 寶寶記住了。
然后拿出幾塊形狀相同的紅色方形積木,把它們放在一起,讓寶寶挑出紅色的。 寶寶看到所有的積木都一樣,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
這時,媽媽就可以告訴他:“這些都是紅色的。” 讓寶寶知道相同的兩件東西可以有相同的顏色。
然后把幾個不同形狀的紅色方塊放一起,問:“哪一個方塊是紅色的?”
寶寶看了一會兒,有時還會選擇第一次學的紅色方塊積木。 經過幾次練習,寶寶就會全部認識了。
媽媽再次強調:“這些都是紅色的,寶寶棒極了!”
目的:讓寶寶了解很多東西都是紅色的,接受共性的概念。
提示:類似的游戲應該經常玩。 在生活環境中,可以隨時詢問寶寶哪些是紅色的,讓寶寶能夠辨別出環境中的紅色物品。 讓寶寶逐漸接受很多東西可以有共同的顏色。 估計寶寶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全理解并接受。
2.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當父親回家給嬰兒帶來一個新玩具時,父親說:“當你問我的時候,我就給你。”
當寶寶想要玩具時,他會大聲叫:“爸爸”。 爸爸高興地把玩具交給寶寶,并高高舉起寶寶以示贊揚;
當媽媽回到家時,寶寶舉起雙手,請求媽媽抱抱他。 母親說:“只有我要求的時候,我才會抱他。”
當嬰兒想要媽媽抱時,他會叫:“媽媽”。 這些都是有意識地稱呼父母的方式。
目的: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
Tips:寶寶學習互相呼喚、鞏固是很常見的事情。 寶寶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停止叫爸爸媽媽。 別擔心,建議你還是經常和寶寶說話,讓他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過一段時間,寶寶就能再叫他爸爸媽媽了。
3. 飛行
玩法:爸爸把寶寶高高舉起,然后把寶寶放在肩膀上,寶寶用腳夾住爸爸的脖子;
爸爸穩住寶寶的兩只小腳,讓寶寶雙手抱住爸爸的頭;
爸爸說:“堅持住!我們開飛機吧!” 爸爸先彎下腰走了幾步,然后慢慢直起身來;
讓寶寶感受到從低到高的變化。 父親邊小跑邊說:“呼、呼”;
爸爸有時彎腰,有時向右側傾斜。 寶寶覺得“飛”真好玩!
目的: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增進親子關系,讓全家人幸福快樂。
Tips:這個游戲可以經常玩,但玩前一定要注意速度和方向的變化,讓寶寶保持身體平衡。 否則,寶寶會因為害怕而松手,身體無法保持平衡,導致腰部和腿部受傷。
有關懷孕、分娩、育兒等最新鮮、最熱門的知識和問題,您可以關注芝士媽媽知乎賬號,或者直接添加芝士媽媽微信咨詢:、、、驗證信息:知乎。 這樣你就可以進群和媽媽一起討論,向專家請教。 或者您可以到我的網站進行咨詢!
- 上一篇: 成都蹦迪指南成都目前派對場的三家酒吧我都有去過
- 下一篇: 什么是朝天鉤的好處及綁法?的釣具
猜你喜歡
- 2024-03-17 什么是朝天鉤的好處及綁法?的釣具
- 2024-03-17 成都蹦迪指南成都目前派對場的三家酒吧我都有去過
- 2024-03-17 路亞分享會2020開年特輯——岸投鐵板竿
- 2024-03-17 口字如何加偏旁組成新字后再組詞,你知道嗎?
- 2024-03-17 煮鯽魚最好吃又簡單的做法,你值得擁有!
- 2024-03-17 最真實的野外冰釣技巧,我相信有朝一日你會用得上
- 2024-03-17 (釣魚技巧)大風天出釣,要選用浮力大些的長漂
- 2024-03-17 妹妹考上大學送什么禮物才能表達自己對妹妹的祝福
- 2024-03-17 丸世6號魚鉤的尺寸和拉力值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