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老李又在這里傳話了。 判斷新會陳皮是否“正宗”有幾個標準,比如是否產自新會、是否是新會品種、是否在新會地區自然陳化三年以上等。 等等,而這顆系著紅繩的“陳皮”,并不是判斷新會衰老的標準。
人工制作的老“陳皮薩”
那么為什么有的陳皮上會綁著紅繩子呢? 有道德嗎? 老李上網搜了一下,找到了答案:“以前綁陳皮用紅繩,主要是為了方便華僑攜帶出國,方法是用一根紅繩將三個邊連接起來,綁牢。” ,寓意出門一帆風順,生活富裕。”
網上關于用紅繩綁陳皮的解答
老李知道,古往今來都有華僑帶著陳皮出國的故事綁人的繩子捆法教程,“陳皮”也是方便攜帶、減少運輸過程中損耗的包裝方式之一,但真有這樣的說法嗎?是用“紅繩”拴著的嗎? ,老李從一些文獻中找到了記載。
據中山日報1940年發表的《新會陳皮繩捆扎》報道,由于新會陳皮需要運往外地,陳皮商會將陳皮包裝出口,但包裝用的繩子是不是“麻繩”或“麻繩”。 “紅繩”等,以及用新會產的向日葵葉、稈制成的特別粗的繩子。 陳皮運往外省后,這條“紅繩”就作為新會陳皮(陳皮)的防偽標志。
1940年,《中山日報》發表《新會陳皮扎繩》報道
另外,當時四川等地也產陳皮(作者注:四川紅柑等)。 新鮮陳皮的顏色和味道相似,但功效卻截然不同。 購買者很容易上當,而且由于“葵花扇”在其他省份沒有,而用葵花葉稈制成的繩索在其他省份也無法仿制,所以新會人就用這些葵花稈制成的繩索來裝飾。包裝。
向日葵的葉子有粗大的葉柄,可以當“向日葵繩”
熟悉這款“奎繩”的買家一看就知道,這是正宗的廣東新會陳皮。 也有買家買了這些用葵繩綁著的新會陳皮,單獨出售。 他們還使用繩子來防止偽造。 特點:有時兩個人一起買一包陳皮。 消費者想將繩子一分為二,但商家為了“防偽”不允許買家這樣做。
新會南灘島向日葵林
說到這里,讀者可能還有一個疑問:“新會人”為何要用“葵”作為防偽標簽? 為什么“快手”對新會如此重要? 以葵花扇為代表的“新會葵花藝術”是“老新會人”十分熟悉的老李故鄉記憶之一。
老李從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院編撰的《廣東省民間藝術志》中發現了有關“新會魁文化”的記載。
新會葵花編織工藝始于晉代,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到了明代,新會葵花藝術以葵花扇作為宮廷貢品為主,已形成產業。 新會有一半的人從事葵花扇的種植和加工。
《新會縣志》記載,用葵花葉的“柄”制成的繩子,用來捆扎新會陳皮出口。
到了明末清初,新會葵花藝術產業甚至發展出了頗具規模的行業組織【楚江班】。
清代,葵花藝術達到鼎盛,葵花產業成為新會的主要經濟支柱。 、魁藝遠銷俄羅斯、英國、美國、法國等24個國家和地區。 僅奎扇每年的銷量就達數千萬。
20世紀50年代、1960年代,新會縣棕櫚種植面積恢復到5萬多畝; 20世紀70年代,全縣有大型葵花藝術工廠37家,還有不少家庭作坊,年產葵花藝術1.4億件。 ,創造外匯超過4000萬美元;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現代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導致葵一日用品和葵一扇市場萎縮; 1999年,最后一家國有葵藝工廠倒閉,葵藝的許多傳統技藝即將失傳。
總的來說,用“奎繩”綁新會陳皮確實是一種正品防偽方法,但“綁”陳皮是一種運輸和包裝的方法,而不是陳化方法。
1969年的“陳皮薩”,“紅繩”是后來系上的
陳皮老化的本質是一個緩慢的氧化過程,需要控制溫度和濕度。 但由于陳皮的粘合作用,導致陳皮無法充分干燥、氧化。 尤其是包裝牢固后的陳皮內部容易受潮、發霉。 等等,而且夏天的高溫也會導致皮膚灼傷、碳化。 因此,早期存放的陳皮,三五年后就無法分解,陳皮變硬,互相粘連。
因此,陳皮一般只用于運輸。 當陳皮運輸到目的地后,需要解開捆綁的繩索,使陳皮充分暴露在空氣中進行管理和儲存,以達到陳化的目的。 由此看來,當我們在市場上遇到所謂的“陳皮扎”老陳皮時,我們需要思考一下它存在的意義。
- 上一篇: 求100種淡水魚的名字,你知道嗎?
- 下一篇: (釣魚技巧)魚餌的制作技巧,你知道嗎?
猜你喜歡
- 2024-02-24 螃蟹為什么總是吐泡泡?前段時間買了螃蟹代金券
- 2024-02-24 (釣魚視頻)推薦三款水庫野釣老鬼老鬼餌料配方
- 2024-02-24 螃蟹嘔吐泡泡是什么原因?螃蟹你為什么嘔吐
- 2024-02-24 釣鯉魚捕鯉魚效果差的缺陷及解決技術方案(專利)
- 2024-02-24 釣翁之意不在魚,近水知魚性!
- 2024-02-24 光威的“網銷神桿”承包了新手入坑的裝備
- 2024-02-24 泡軟玉米好用怎么辦?釣魚高手的使用技巧!
- 2024-02-24 吃螃蟹的精髓就在于此——螃蟹到底是什么生物?
- 2024-02-24 玉米釣魚避免跑魚的關鍵是魚鉤的選擇!!
- 2024-02-24 收集民間25種釣鰱鳙誘餌窩料配方清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