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據介紹,今年以來,西島無塑生態島推廣年通過一系列活動取得了成效。 西島1103戶家庭中,已有近500戶登記了“愛島卡”。 他們行動起來,參與垃圾分類回收,變垃圾為文創產品,開啟綠色新生活。
村民辦理“愛心島卡”,可以“交換”自己撿到的垃圾。
7月4日下午,天涯區西島環保服務中心擠滿了從家里趕來的人們。 三亞日報記者發現,一些居民騎著電動三輪車將廢紙箱、塑料瓶、玻璃瓶等垃圾分類到西島環保服務中心; 還有人抓著戶口簿,排隊辦理“愛情島卡”。
西島環保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無塑生態島實施年的啟動三亞西島,中心推出了“愛心島卡”。 “愛心島卡”推廣是西島無塑生態島推廣年的內容之一。 宣傳年系列活動旨在匯聚國際環保智慧,動員全島居民熱愛海島、保護海島,共同建設生態西島。
居民送來的垃圾可以換禮物:第一步將垃圾帶到環保中心稱重,然后計算積分并存入“愛心島卡”; 第二步是居民想用卡內的積分換取禮物。 購買時,將根據兌換禮品的價值扣除相應積分。 禮物是相應的生活用品,比如肥皂、毛巾、電飯鍋等。
“家里、路邊、院子里……每當我看到它,我就把它撿起來帶回家,保存起來并交給環保中心。” 西島居民陳秀菊說,自從登記了“愛心島卡”后,她就開始動員全家人收集垃圾。 當天下午,陳秀菊用三輪車共拉了473個啤酒瓶和10多公斤塑料瓶到西島環保服務中心。 “西島是我的家,我當然要愛護好我的家!” 陳秀菊說:“以前人們覺得撿垃圾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現在卻覺得一起愛護這座小島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三亞日報記者了解到,西島1103戶家庭中,已有近500戶登記了“愛心島卡”,其中近60戶將可回收垃圾送到西島環保服務中心進行回收。 使用。
變廢為寶,變垃圾為“文創產品”
三亞日報記者在環保服務中心看到,居民上交的一些塑料垃圾被變成了各種文創產品,廢紙被加工成紙質禮品或包裝紙,廢舊布料被加工成特殊的環保衣服。 為了變廢為寶,中心正在探索更多的廢物利用方式。
據西島環保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涯區于2018年5月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調研,并率先提出建設無塑料生態島的目標。 2018年8月,籌建西島環保服務中心。 從那時起,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及時準備和行動,西島無塑生態島建設開啟了新篇章。 在此基礎上,西島啟動了2019無塑生態島建設實施年,主題為行動、杠桿、鞏固、發聲。 全年決心探索,讓西島的環境生態更加美好,為三亞“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助力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做出貢獻。
“西島在垃圾分類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各社區學習和借鑒。” 天涯區環衛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繼續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發動全社會參與,讓“垃圾分類從我做起”成為自覺思想,完善長效機制,研究制定全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方案,支持相關措施推進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按照要求,到2020年,全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強制分類,力爭2021年實現資源化率35%以上。
- 上一篇: 徽州臭鱖魚:每桶能飼養一萬斤養殖桶
- 下一篇: 黃河鯉魚 養魚賣魚高手王新利:四年賺上百萬
猜你喜歡
- 2024-02-17 三亞西島 毗鄰景區卻無法受益落后舊貌阻礙百年漁村發展
- 2023-11-24 (西島旅游攻略)三亞西島自助游攻略
- 2023-11-24 三亞西島 無懼“姑娘家打炮以后生不出孩子”流言一心只想保衛家園
- 2023-11-24 三亞西島 從安靜的讀一本書做起在三亞有許多讀書場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