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然而,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許多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土壤生態系統,給蚯蚓等土壤動物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 在受污染的土壤中,一些敏感的蚯蚓種群消失,而耐污染物種群仍然存在,導致密度和群落發生顯著變化。
這表明蚯蚓是土壤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
蚯蚓在農田中的作用
大多數蚯蚓每天可以吃掉相當于其體重三分之一的土壤,這聽起來可能不多,但根據達爾文的保守估計,“健康的蚯蚓種群在一段時間內每英畝土壤移動的土壤量是一樣多的”。年。” 總量超過二十噸。”它們消化并消除蚯蚓堆肥,主要工作是將土壤中的顆粒磨成細粒,并將腐殖質小顆粒與腸道粘液均勻混合。
?改善土壤結構。 蚯蚓活動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水性和透氣性,保護和維持土壤有機質。
?分解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養分轉化效率。 蚯蚓能分解、打碎土壤中粗大的有機質,使有機質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提高土壤養分循環利用的速度。
?改善土壤有效養分。 蚯蚓活動可以提高土壤養分的利用率和養分周轉率。 蚯蚓活動能顯著促進土壤氮的礦化,增加土壤速效氮的含量。
?促進植物生長。 蚯蚓活動促進根部生長、植物發育和作物高產。 同時還能促進植物有益菌的擴散并改變其菌落結構,抑制植物害蟲、寄生蟲、病原菌的數量和活性。
?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蚯蚓和蚯蚓糞為微生物和微土動物的生長以及植物根系的伸長和生長提供了非常適宜的微生態環境。
?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蚯蚓糞中營養物質的高利用率促進了微生物的生長,微生物可以分泌各種降解酶。 蚯蚓糞良好的結構為酶反應提供了合適的空間。 蚯蚓的腸道消化過程也促進酶活性增加。
蚯蚓堆肥對土壤的影響
蚯蚓糞便富含氮、磷、鉀等無機鹽,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 它還可以促進酸性或堿性土壤變成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適合農作物生長。 因此,如果蚯蚓從農田消失,農作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 因為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
1、全面營養
蚯蚓糞不僅含有大量的氮、磷、鋅等元素,還含有鐵、錳、鋅、銅、鎂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18種氨基酸。 有機質含量和腐殖質含量達到30%左右; 每克都含有微生物。 有益菌數量超過1億,更可貴的是它含有拮抗微生物和未知的植物生長素。 這些活性成分是任何化肥、有機肥或微生物肥料都無法達到的。
2、富含有機質,增強土壤肥力,減少化肥用量,從根本上解決土壤板結問題
判斷土壤肥力的首要標準是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 如果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就不可能增產、改善品質、減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
蚯蚓糞的有機物含量約為30%,有機物經過兩次發酵和兩次動物消化。 形成的有機質質量高,易溶于土壤,易被植物吸收。
根據國內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一公斤蚯蚓糞的效果相當于10公斤農家肥,既經濟又方便施用。
3、豐富的微生物菌群,提高作物抗病防病,保護土地生態環境
蚯蚓糞中的微生物含量約為1億個/克,更重要的是,它含有至少兩種拮抗微生物。
這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蚯蚓的生活習性,迅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使有益菌大量繁殖、擴大,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使農作物不易患病。 同時提高植物根系固氮、分解鉀、分解磷的能力。
4、富含腐植酸,調節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
蚯蚓糞的腐植酸含量在21%~40%之間,含有多種消化酶和中和土壤pH值的細菌物質。 能提高土壤中性磷酸鹽、蛋白酶、脲酶、蔗糖酶的活性,從而改善土壤質量。 它提高了肥料供給能力,改善了土壤結構,平衡了pH值,最終體現在作物的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上。
5、抗旱、保肥、壯根、壯苗
在蚯蚓糞獨特豐富的營養成分和獨特的理化性質的共同作用下,農作物的抗旱能力顯著提高,減少了化肥的用量。 特別是農作物的根系變得特別發達,從而使農作物能夠壯苗、抗倒伏、抗逆。 在疾病等方面表現突出。
6、重復種植不減產
由于蚯蚓糞含有豐富的養分,可以顯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土壤結構。 多年的試驗表明,連續使用我公司的產品后,連茬作物的產量都不會降低,甚至馬鈴薯作物的產量還會逐年增加。
7、顯著提高作物品質,恢復作物天然風味
蚯蚓糞具有生物肥料、生物有機肥、有機肥、氨基酸肥、腐植酸肥、細菌肥、微肥的特點,但它并不是這些肥料的簡單組合。 它是蚯蚓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最高級的肥料。 適合植物生長的組合。
為什么農田里的蚯蚓越來越少?
20世紀50年代以來,農作物施肥主要依靠化肥。 由于我們長期注重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殺蟲劑,導致土壤理化性狀惡化,土壤肥力下降,表土流失加速,土壤結皮。 、化學性質惡化(土壤酸化、土壤鹽堿化、土壤板結、土壤肥力喪失等),造成土壤蚯蚓的生存環境被破壞,導致蚯蚓數量減少或滅絕。 蚯蚓的減少可能意味著土壤生物變淺,土壤質量下降!
蚯蚓的生活習性:“六喜六恐”
喜黑暗:蚯蚓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在土洞中冬眠,晚上外出。
喜歡潮濕:天然陸生蚯蚓一般喜歡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尤其是肥沃的花園、菜園、耕地、食堂附近的溝渠、河流、池塘、渠道和下水道、垃圾場等水下。坦克等
喜歡安靜:蚯蚓喜歡安靜的環境。 生活工業和礦山周圍的蚯蚓往往生長不良或逃逸。
溫度偏好:蚯蚓喜歡相對較高的溫度。 低于 8°C 生長停止。 繁殖的最佳溫度是22-26°C。
喜歡甜酸味: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吃腐殖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 蚯蚓味覺靈敏,喜歡甜酸食物。 不喜歡苦味。 它喜歡加熱軟軟的飼料,特別貪吃動物性食物。 它每個月吃的量等于自己的體重。 通過消化道的食物大約有一半作為糞便排出體外。
喜歡同代生活在一起:蚯蚓有母子不愿意生活在一起的習慣。 尤其是在高密度的情況下,如果小個體繁殖過多,老個體就不得不遷移。
怕光:蚯蚓忌強烈陽光、藍光和紫外線,但不怕紅光,喜弱光。 陽光對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由于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
怕震動:蚯蚓喜歡安靜的環境,不僅要求噪音低,而且要求無震動。
怕水浸:雖然蚯蚓喜歡潮濕的環境,但它們不能生活在被淹的土壤中。
怕悶:蚯蚓需要良好的通風來補充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對氨氣、煙霧等特別敏感,當氨氣超過百萬分之十七時,就會導致蚯蚓分泌更多的粘液,導致群體死亡。
害怕農藥:據調查,使用農藥特別是劇毒農藥的農田或果園,蚯蚓數量較少。 一般有機磷農藥如谷甘膦、二嗪農、殺螟硫磷、馬拉松、敵百蟲等在正常用量條件下對蚯蚓無明顯毒害作用,但有些如氯丹、七氯、敵敵畏、溴甲烷、氯化苦、西瑪津、西維因、克百威、涕滅威等、硫酸銅、3911等對蚯蚓毒性很大。
怕酸、怕堿:蚯蚓對酸性物質非常敏感。 可在PH值3.7-4.7之間生存。 最適pH值為5.0-7.0。 高堿度不適合蚯蚓生存。 當氣溫20-24℃,水溫18-21℃,pH值1-3和12時,蚯蚓會在幾分鐘到十分鐘內死亡。
如何增加土壤中蚯蚓的數量,改良土壤?
了解了蚯蚓的生活習性后,只有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時,蚯蚓才能生存和繁殖。 土壤中的蚯蚓可以進一步改良土壤,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山東的土壤沒有那么多蚯蚓。 關鍵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不適合蚯蚓生存和繁殖。 蚯蚓少,土壤改良無法保證。 因此,建議學生和農民朋友一定要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才能保證農田地塊持續高產。 當然,一下子將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到很高水平是不現實的。 土壤需要逐年改良。
?添加有機水溶肥和海藻生物有機肥
有機水溶肥有機質含量高。 施于土壤中,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還能改良土壤肥力,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農作物秸稈還田
土壤中的農作物秸稈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壤鹽害。 建議操作時將秸稈打碎,每畝使用1500-2000公斤。 深耕與土壤混合后,應結合夏季高溫和填料棚進行。 效果很理想。
?腐植酸菌的應用
腐植酸可直接被土壤吸收利用。 它的有機質含量非常高。 施于土壤中,對改良肥沃土壤有明顯效果。 還具有抗重茬、減少鹽害的作用。 每畝只需2.5公斤就夠了。
?添加生物肥料
通過添加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維持土壤微生態平衡,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功能。 建議:蔬菜種植前穴內或溝內施生物菌肥,每畝用量80-160公斤。
部分文字來源來自網絡,僅供學生參考。
過去的亮點:
- 上一篇: 輻鰭魚綱狗魚目狗魚科的其中一種食用價值
- 下一篇:
猜你喜歡
- 2023-11-07 蚯蚓的生活習性 天大恰飯最大,你認同嗎?
- 2023-11-03 蚯蚓的生活習性,你真的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