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泥鰍是一種小型經濟魚類,長期以來從自然界捕獲,很少人工養殖。 但由于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快、餌料易得,也是最容易飼養、產量最高的魚類之一,已成為人們喜愛的魚類。池塘、網箱、園林主要養殖品種之一。 以下是雪臘小編整理的關于泥鰍養殖技術的相關內容。 我希望你喜歡它!
泥鰍養殖技術
1、池塘曝曬和消毒
池塘曝曬對于使用多年的池塘來說,陽光曝曬非常重要。 一般泥鰍苗入池前必須曝曬30天。 池底要曬干成龜背狀。 這對于消滅池塘中的微生物有很大好處。 。 挖掉底部淤泥。 由于大量糞便和剩余飼料沉積在池底,池底淤泥是病原微生物的棲息地。 泥鰍有在泥里鉆的習性,喜歡在池底活動,所以對于泥鰍養殖池來說,在泥鰍苗入池前,必須清除池底的泥。 一般情況下,用鏟子從底部挖出40厘米的淤泥,收集在一起,然后用小車將其推離池塘進行處置。
生石灰消毒 生產時,提前一周左右用生石灰進行消毒。 生石灰能消滅多種病原菌和有害生物。 生石灰溶于水后,變成強堿性溶液,可殺死池塘中殘留的雜魚、昆蟲、水蛭、泥苔、水藻和一些較弱的水生植物,也可殺死寄生蟲和病原菌。 等等,所以殺菌效果特別好。
生石灰用量為每畝1000公斤,直接倒入湯底中。 潑灑后,加入新水。 一周后才能將泥鰍苗放入池塘。
2、泥鰍苗入池
池塘里只能放同等大小的泥鰍。 5~6厘米的泥鰍每平方米可放養100~150尾。 7~8厘米的泥鰍每平方米可放養50~80尾泥鰍。 如果魚塘條件較好,可適當增加放養量,否則應適當減少放養量。 泥鰍放養期間,如果密度太小,就會浪費水資源。 如果密度太高,溶解氧就會減少,對泥鰍的生長不利。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泥鰍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3、飼料配制及飼喂
人工養殖泥鰍需要使用配合飼料,因為配合飼料營養豐富,使用方便,對水質污染小。 泥鰍配合飼料分為三種規格,一種規格為5~8厘米泥鰍苗,一種規格為8~12厘米中型泥鰍,一種規格為12~20厘米成泥鰍。 三種規格的飼料不僅顆粒大小不同,而且蛋白質含量也不同。 泥鰍苗期蛋白質含量要求較高,成泥鰍蛋白質含量要求較低。 使用配合飼料投喂時,應沿池邊撒灑,而且要撒得很均勻,避免過于集中在某一處,造成搶食現象。 飼料每天投喂兩次,投喂量足夠泥鰍在1小時內吃完。 那么,如果飼料散落在池塘里,如何判斷是否吃完呢? 你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觀察平臺來判斷。 觀景臺為杠桿結構,一端固定在岸上,另一端裝有圓形或方形屏幕。 喂食后一小時,飼養員應掀起篩網,看看飼料是否被吃掉。 超過。
泥鰍的飼養技巧
1、四丁投喂技術池塘養泥鰍時,泥鰍苗入池后2天內不添加飼料。 待泥鰍苗適應池塘后添加飼料。 做到定時、數量、質量、定位。
2.飼養技術的四點觀察。 泥鰍繁殖期間投喂時,可以通過觀察池塘表面現象來判斷實際投喂量是否合適。 一看進食時間的長短,二看泥鰍個體的生長情況和大小,三看水面的動向,四看水質的變化。
泥鰍的飼養管理
1、泥鰍放養模式一是把當年放養的苗收成泥鰍,即在4月份之前培育出體長4-7厘米的上年苗,下半年采集。十月至十二月。 這既有利于泥鰍生長,提高飼料效率,能達到當年的市場規格,也能減少因囤積和運輸造成的疾病和死亡。 尺寸太大,容易性成熟,成活率低; 如果規格太小,秋季就不容易養殖商品泥鰍。 二是次年下半年收獲,即當年9月飼養體長3厘米的泥鰍,次年7-8月收獲。 4月至5月上旬是泥鰍產卵的時期,最好避開放養時間。 泥鰍繁殖季節,可選擇2月至3月或6月中旬以后放苗。
2、放養時的處理 泥鰍種子放養前要用3%-5%的鹽水消毒,以減少水霉的發生。 浸泡時間不應超過5-10分鐘。
3、水質控制 養殖池的水質對泥鰍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 控制泥鰍池塘水質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及時調節水色,保持池塘水質“肥、活、爽”。 養殖泥鰍的池塘水色以黃綠色為宜,透明度以20~30厘米為宜。 溶解氧含量達到3.5mg/L以上,pH值為7.6-8.8。 養殖初期主要是加水。 養殖中后期,每2-3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20-50%。 當池水透明度大于25厘米時,應增施有機肥。 當透明度低于20厘米時,應減少或停止追肥。 時刻注意水色的變化。 當發現水色變為深褐色或水體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時,應及時添加新水,或更換部分舊水,并開啟曝氣機。定期開啟以避免泥鰍應激反應。 二是及時施肥,一般15天一次,每畝每次施有機肥15公斤左右。 根據具體水色,每畝每次可施尿素1.5公斤或碳酸氫銨2.5公斤無土泥鰍養殖技術,保持池水黃綠色。 三是及時消毒。 6月至10月每兩周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 如果發現池塘水質變得富營養化,也可以使用微生態制劑與一些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結合使用來控制水質。 四是有效控制溫度。 泥鰍生長最適宜的水溫為18-28℃。 當水溫達到30℃時,泥鰍大多鉆入泥中避暑,極易導致缺氧窒息死亡。 這時,必須經常換池水。 并增加水深來調節水溫,增加水體的溶氧。 第五,每天檢查并清理食臺一次,觀察其食量。 每20天向整個水池撒灑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每半個月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對美食廣場進行消毒。 六是防止缺氧。 如果水面有大量泥鰍漂浮而無法驅散或驅散后迅速聚集,則說明缺氧嚴重。 此時必須立即進行救援。
4、病害防治 泥鰍病害發生的原因大多是日常管理操作不當引起的,而且一旦發病,治療起來也非常困難。 因此,應優先預防泥鰍病害。
5、防治有害生物:泥鰍體型較小,容易被有害生物捕食,影響泥鰍的攝食效果。 養殖期間要注意捕殺和驅趕有害生物,如蛇、蛙、水蜈蚣、火柴鳥、鷗、鴨等。
6、釣泥鰍的方法有很多種。 比如用須須籠捕捉泥鰍效果更佳。 在一個池塘里放幾個須簍,籠子里放適量的炒米糠,將須簍放在靠近飼養地或隱蔽的地方,捕獲率比較高,捕獲率可達80%以上。 當大部分泥鰍被捕獲后,可以將網套在外套上,然后放入水中捕獲它們。
7、產量一般飼養8-10個月即可捕獲。 經過幾個月的飼養,高產泥鰍每平方米產量可達500-800克,相當于畝產350-450公斤。 每尾長約15厘米,重10-15克,達到商業規格。
看過《泥鰍健康養殖技術》的人還瀏覽了:
.泥鰍最正確的飼養方法
2、泥鰍養殖常見病害
三、泥鰍魚的養殖方法
4、泥鰍養殖商業計劃
五、泥鰍飼養管理技術
6.無土泥鰍養殖技術與方法
- 上一篇: 養魚老道原創家庭養殖觀賞魚上濾系統的優缺點
- 下一篇: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落下帷幕
猜你喜歡
- 2023-12-18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落下帷幕
- 2023-12-18 養魚老道原創家庭養殖觀賞魚上濾系統的優缺點
- 2023-12-18 “京東白洋淀”李妍:見證“萬畝蘆葦塘”壯美景象
- 2023-12-18 漢石橋濕地公園調研報告濕地
- 2023-12-18 謳思卡海竿套裝德里克經典款超硬海竿
- 2023-12-18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是什么?魚目鯨鯊科
- 2023-12-18 2020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是怎么定的呢哪些因素
- 2023-12-18 海竿都有什么牌子好?思卡怎么樣?
- 2023-12-18 北京順義漢石橋濕地公園門票預約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