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1、生活習慣
白斑狗魚生活在寒冷地區水域,是冷水性魚類。 其適溫范圍為0℃~30℃,最適生長溫度為22℃~26℃。 在幼苗階段,它們以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和其他浮游動物為食白斑狗魚,當它們長大后,它們會捕食其他魚類。 當食物不足時,它們會互相殘食,是一種大型兇猛的肉食性魚類。 在自然水體中,最大個體體重可達40公斤。 幼魚成群活動,成魚則分散覓食,移動迅速敏捷,常在水草間活動。
2、魚苗培育
白斑狗魚幼蟲初出膜時長8.5~9毫米,卵黃囊被吸收后長11~14毫米。 此時即可轉入魚苗培育階段。
1、網箱養殖:網箱規格為1×1米,深0.3米。 籠子四周用木板圍住,籠底用40目網密封。 網箱可放置在大池塘里,要求水質新鮮,溶氧量高; 也可以放置在大型水泥池中,需要微流水,以保持水中較高的溶氧量。 飼養密度為1000~1500只/平方米。 以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為飼料,以1-2日齡的麥鯪苗為飼料。 每天喂4次,每次喂量不宜過多。 每條魚苗投放飼料魚3~5條為宜。 白斑狗魚幼體吃多了很容易死亡,所以每次喂飼料魚的時候都要注意,防止投喂過量。 經過10天左右的培養,魚苗可長至3厘米。 這時要及時分箱、間苗。
2、水泥池養殖:水泥池水面面積10×60平方米,池深0.5平方米。 每平方米飼養密度為100~150只。 喂養小型浮游動物或其他剛剛從膜中長出來的魚苗,例如觸須。 水泥池育苗時,必須及時調整換水,保證水中溶氧含量高,飼料充足。 當魚長到4-7厘米時,如果飼料不足,它就會吃掉自己。 因此,體長3~5厘米的魚苗必須移至大池塘并間苗成魚養殖。
3、池塘養殖:池塘面積約1~3畝,水深1~1.5米。 水最好靠重力排水和灌溉。 放苗前15天,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施農家肥250~300公斤,培養足夠的浮游動物開餌。 放苗前三天,每畝倒入豆漿2~3公斤,保證飼料魚有足夠的生物飼料。 放魚前一天,每英畝放生20萬至30萬尾須苗,作為白斑狗魚苗的飼料魚。 每英畝投放白斑狗魚魚苗2萬至3萬尾。 釋放后應每兩天喂一次食。 豆漿用作魚飼料。 每畝用大豆2~3公斤。 當魚苗長到體長4.5厘米時,應及時投喂。 將魚用拉網進行間苗后轉移到成魚池進行養殖。
3、成魚養殖
1、池塘條件:面積5~8畝,水深2米,水源充足,重力排灌,保證高溫季節能降低水溫。 同時,應在池面放置睡蓮等浮性百合遮蔭。 池塘內最好種植雪松苗等水生植物作為藏身之處,防止同類相食。
2、準備飼料:白斑狗魚苗入池前,應準備充足、適口的飼料魚。 體長5厘米的魚大約可以吃6條飼料。 一般采用原塘養殖,即放苗前進行消毒,施肥培養飼料魚,當飼料魚5~6齡時,投放5厘米長的白斑狗魚魚苗。投放后,每畝投放魚1000尾。
3、養殖管理措施:隨著白斑狗魚的生長,所需飼料魚的適口規格和數量也不斷增加。 喂食一定要掌握及時。 同時,每月必須拉網一次,將大、小規格分開,減少剩菜現象。 如果飼料充足,魚苗可養殖到當年12月底,單魚可達1公斤,達到上市規格。
4.疾病預防與控制
白斑狗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病害少。 如果發生細菌性爛鰓,可以全池使用0.3微克優氯或0.3微克二溴乙內酰脲,每天一次,連用兩天,效果很好。 同時,高溫季節每15天用0.2微克優氯消毒一次。 同時注意向池塘或水池中注入溪水或河水,保持水質新鮮,水溫涼爽,更有利于其生長。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了解了白斑狗魚的養殖技術。 白斑狗魚主要棲息在植被生長的湖泊和河流中。 為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等為食,在我國僅產于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流域。
猜你喜歡
- 2024-01-09 白斑狗魚 如何淹死一條魚,得先知道魚是怎么呼吸的
- 2023-12-15 白斑狗魚 (釣魚學堂)狗魚苗攝食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 2016-05-22 《野釣江湖》第17集 南島湖冬季冰釣白斑狗魚
- 2016-01-23 《野釣江湖》第7集 黑龍江南島湖冬釣白斑狗魚
- 2014-09-04 《極限釣魚》第四季 第4集 俄羅斯白斑狗魚北極紅點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