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前言:由于近年來蝦病多、養蝦難,不少蝦池開始養石斑魚。 由于市場對育苗的需求較大,且石斑魚外塘育苗投資較低,很多蝦類養殖外塘只需稍加改造即可用于石斑魚育苗。 特別是石斑魚苗圃的利潤還相當可觀等原因。 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轉產石斑魚育苗。 本文作者朱工,多年前就有豐富的石斑魚育苗經驗。 近年來,他一直在協助海南樂東等地的石斑魚育苗戶,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
本文是朱工對多年來石斑魚育苗技術看法和經驗的總結。 由海南正強公眾號以連載形式推送,供大家參考。
經常巡塘,注意魚苗生長狀況
每天早晚經常巡塘,仔細觀察仔魚和幼魚的活力和生長情況,及時噴灑2畝高穩C+適應王1+1,緩解仔魚的應激反應。
當幼體長到7~10日齡,開始長翅時,就要提高魚苗的活力。 可用蒜+高穩C1+1噴灑1.5畝,有效防止魚苗因外力(風、氧合)而活力差而導致魚苗蜂擁而至。 機等)導致翅膀纏在一起,導致魚苗死亡。 特別是在“機翼收起”期間必須使用它。
若水質惡化,晚上應使用五星級衛4~5畝/包+蒜1畝/包,去除粘性,增氧解毒,幫助魚苗順利回翅。
喂食
一般情況下,池塘中應飼養一些飼料生物,如輪蟲、橈足類無節幼體等石斑魚養殖,供幼體取食。 每天早、中、下午檢查池水中生物餌料密度3次。 如發現生物餌料密度不足,可適量添加輪蟲、橈足類等生物餌料,保持池塘餌料生物充足; 如果沒有生物餌料,可以適當撒上螺旋藻粉、蝦片等餌料(投喂前根據魚苗大小用200-80目篩網過濾魚苗),減少自殘并提高魚苗的成活率。
育苗后期可添加適量的碎魚、貝類肉,或直接飼喂0.15~0.3ppm粉狀配合飼料。 每天檢查餌料密度2~3次,喂至魚苗吃飽為止。
投喂順序為:幼體入池后10天內,主要投喂輪蟲+螺旋藻粉或蝦片; 幼體入池后7~15天內,主要攝食輪蟲+橈足類; 幼蟲入池14天后,投喂順序如下:20~20天內,主要投喂橈足類成蟲+鹵蟲幼蟲; 幼蟲入池后20~30天內,以大型橈足類和鹵蟲幼蟲為主(鹵蟲幼蟲應進行營養強化,不超過當日活餌料的30%); 當幼魚長到2.5厘米羽化時,可用鹵蟲成蟲或蝦幼體投喂,并可開始吃魚糜或拌有顆粒餌料。
濾餌
開場前兩天,可用200目過濾器將輪蟲撈出,投喂前可用150目過濾器過濾掉較大的餌料生物; 橈足類幼蟲可用120-150目過濾器撈出; 橈足類可用80-100目的過濾器撈出。 通過網狀過濾器撈魚。 注意:從外部購買的輪蟲、橈足類等活餌,一般應先用含復合碘1~3ppm的潔凈海水清洗1~2次,然后再喂魚苗。
抗應激反應
魚入池前后,以及天氣突變時,天氣變化前后,溫差較大,陰雨天,雷雨等天氣變化時,使用高穩定C+適應王2畝1+1混潑,及時為魚苗做好抗應激工作。
①抗缺氧、提高活力:魚苗成群時,晚上使用五星衛8畝/包和蒜1畝/包混合。
②防治藻類侵染:在天氣變化前2~3天進行追肥、培藻。 使用藻力+活菌王(4畝1+1)浸泡2~3小時潑灑,增強藻類活力。
③當魚苗游浮于水面時,使用活菌王+多維1+2撒施1.5畝,改善魚苗體質,增強其抵抗力。
④高溫天氣:使用五星衛士4畝/包+蒜1畝/包潑灑,讓魚苗安全度過炎熱天氣。
(信息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晉升)
猜你喜歡
- 2023-12-29 陳剛:石斑魚養殖模式有何不同?池塘養殖
- 2023-12-28 石斑魚養殖面臨的問題,你知道嗎?!!
- 2023-12-28 石斑魚養殖 影響極大日本政府今年8月24日起處理過的核污染水
- 2023-12-28 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與龍游石斑魚養殖大戶王權武
- 2023-12-28 石斑魚養殖常見的幾種細菌性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 2023-12-02 石斑魚養殖 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思路院士專家分享產業發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