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釣鯽魚的餌料窩很多,走釣需要十個左右。
每個窩的深度都不一樣,釣魚的時候需要試一下水線。
同時調整一次漂移既浪費時間又麻煩。
調整浮頭有技巧,方法可靠、簡單。
魚竿一端應畫橫線,油漆顏色應鮮艷。
每個巢點上的浮頭位于線路所在的桿上,
漁民的意圖一定要準確,這個環節非常關鍵。
九、釣鯽魚的相關技巧以及釣鯽魚的時機
在自然水域中,除3月、4月、11月外,很容易遇到大鯽魚。 其他季節想要釣大鯽魚,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間,迎合大鯽魚外出覓食的條件——安全和旺盛攝食的氣象條件。 。
以下是通常釣大鯽魚的時間:
1.黎明
在昏暗寂靜的環境中,大鯽魚警惕性最低,很容易上鉤。 對于魚來說也是如此。 通宵釣魚的人,常常有黎明時意外釣到大魚的經歷。
2. 黃昏
日落后天色變暗的時段也有與黎明時相同的環境效果,也容易釣到大鯽魚。
鯽魚很少咬鉤的原因
在5級左右的大風中釣魚,沒有任何熱感或溫熱感(風力對釣魚的影響)。 由于風浪的作用,水中的溶解氧增加,水對陽光的反射率也增加。 水底會顯得發黑,大鯽魚很容易失去警惕,出去尋找食物。 夏季除南風、西南風(釣魚風向)外,當風向達到5級左右時,就可能形成大鯽魚開口的條件。
炎熱的夏季,強冷空氣南下的機會很少,但卻是釣大鯽魚的絕佳機會。 可以緩解炎熱的天氣,非常適合大鯽魚的需要,因為大鯽魚有適應惡劣氣候——酷暑的能力。 遠不如小鯽魚。
釣魚時,有時會出現鯽魚長時間不咬鉤或很少咬鉤的情況。 這是什么原因呢? 根據很多釣友的經驗,我們總結了鯽魚很少咬鉤的原因如下:
1. 氣候
氣候往往是影響鯽魚攝食的關鍵因素之一。 例如,夏季,雷雨來臨前,氣壓低,天氣悶熱,水體處于缺氧狀態。 這時,鯽魚不吃食; 但在大霧天氣,尤其是早上水面有霧的時候,水中溶解氧較少,鯽魚就不會進食。 它喜歡吃; 當氣溫急劇下降或上升時,鯽魚會因為環境的刺激而變得不太愛吃東西。 在這樣的氣候下,應該盡量少出去釣魚。
2. 時間
釣魚時間不同,釣魚地點不同,釣魚效果也不同。 例如,蜘蛛喜歡在早上和晚上溜走,中午游到深水處。 所以,早晚釣水邊,中午釣水邊。 魚在深水區的水中央。 陰雨天,鯽魚多離開深水,趨向淺水。 這個時候就應該在淺水區垂釣。
3. 釣魚點
一個好的釣點是鯽魚反復上鉤的保證。 如果釣點噪音太大,餌料魚感覺不安全,就會避開。 在這樣的釣點釣魚是很難釣到魚的。 這個時候就應該換釣點了。 ; 如果釣點的水草太密,里面的鯽魚游動就會受到影響,外面的魚就很難進入。 在這樣的地方釣魚也很難釣到魚,釣點也要變換; 如果釣點水底暗,草多,餌鉤夠不到水底,魚就看不到餌料,所以釣到的魚就很少。 你可以嘗試換個位置。
4、魚餌
在不同的水域,鯽魚對餌料的反應也不同。 同樣的餌料在這個水域非常有效,但是在另一個水域效果就不明顯了。 因此,釣魚者應準備多種餌料。
5. 漁具
不同的漁具對釣鯽魚有直接的影響,因為鯽魚生性膽小,多疑。 如果用粗線、大鉤釣鯽魚,鯽魚很容易發現可疑,不敢咬鉤。 這時候可以用細線或者小鉤來代替; 另外,鯽魚吞咽時的漂浮反應較小。 如果使用大的浮子,反應就會不靈敏。 可以用小浮子代替。
6.釣魚技巧
釣鯽魚的技巧有很多。 手竿垂釣時,要注意下鉤后輕提餌鉤數次,以引起鯽魚的注意。 用鯽魚喜歡的活餌釣魚也是技巧之一。
漂浮和提桿計時
1. 匯款
這是指浮子從水面慢慢升起。 鯽魚吃食的時候非常小心、穩重。 它首先圍著誘餌轉圈,想吃又怕危險。 確認沒有危險后,小心地含在嘴里,然后抬起頭,保持身體平衡。 如果浮漂慢慢上升離水面1-2厘米,然后停止上升,說明小魚正在吞食餌料。 當浮子上升速度減慢即將停止時,應迅速提竿。 這是小浮標。
如果浮漂慢慢抬起離水面3-4厘米,甚至傾斜或躺下,說明中鉤了較大的鯽魚,稱為大浮。 魚越大,浮漂升得越高,甚至整個浮漂躺在水面上,稱為橫漂。 這時候魚鉤大部分已經鉤住了魚唇。 如果能及時提竿,就能釣到鯽魚。
2、顫抖、飄忽不定
也就是漂尖慢慢地、輕微地上下顫動,這往往是大鯽魚把餌鉤叼在嘴里的標志。 應及時提竿,否則魚會吐鉤飛走。
3. 有趣
漂浮是指浮子在水面以上和以下以較快的速度上升和下降,但上升和下降的幅度不大,一般在1厘米以內。 這是一種在餌料周圍來回徘徊的魚,猶豫著要不要上鉤,又沒有下定決心要吃掉。 如果你舉起魚竿,就很難抓住它。
4. 拖動和漂移
也稱為領子漂移。 這意味著浮子的上端沒有浸沒在水中,而是以傾斜的狀態緩慢地向附近的草叢或逆著水面移動。 這多半是鯽魚上鉤的征兆。 傾斜度越大,運動越快,魚越大。 此時應立即起桿。 一般在淺水區釣鯽魚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拖拽現象。
5、黑漂
這意味著浮標全部浸沒在水中。 鯽魚咬鉤的時候,黑漂并不多。 但在淺水區,當水底是斜坡或山脊時,就容易出現黑漂現象; 當魚吞下餌料后游下坡或游深時,可能會出現黑漂現象; 當幾條魚爭奪餌料,或者底部懸浮時,上鉤時也會出現黑漂。
6.特殊形式
A、冬季冰釣時,有些水域鯽魚可以將10厘米浮漂大部分或全部送出水面,甚至躺下。 只有這樣才能將桿舉起來。 如果浮子剛升起就提竿,就會空提。 春夏釣魚時,300-400克重的大鯽魚咬鉤,吞餌很輕。 浮子就像一條小魚在鬧。 如果移動兩三次,如果不及時提竿,魚就會吐鉤游走。
B、是否有水草,或者釣魚水域的深度不同,鯽魚咬住浮漂上鉤的反應都會不同。 水深、水草較深的盆、池,隱蔽性好,魚有安全感,浮漂穩定高; 在水淺、無水草的盆、池塘里,鯽魚總是有些害怕,感覺不安全,往往會急忙吞下餌料,然后漂得很高。 它浮得又快又低,即使達到1厘米以下,也會浮得“黑”。
C. 點漂移。 有些魚塘經常有人釣魚,有時浮尖會動一下就停,過一會兒又動。 這是魚被騙了,不敢輕易吞鉤的征兆。 它咬了一口就放下,然后轉兩圈再回來咬另一口。 發現這種現象后,釣魚時要有耐心,不要輕易提竿。 否則,魚兒上鉤試探時,如果你急于提竿,它就會被嚇走,再也不會回來。
D. 直接送漂白劑。 有的魚塘里,不管鯽魚有多大,餌料都不嘗嘗就一口吞下去。 所以,魚漂并沒有提前移動兩三下,而是突然直接將浮漂送了出去。 一旦釣魚者注意力不夠集中,魚很容易逃跑。
提竿的最佳時機應該是鯽魚把餌料吸進嘴里,還沒有吐出來的時候。 這時,一定要充滿信心地提竿。 當浮漂出現頂漂、橫漂、黑漂、拖拽等現象時,如果釣魚者沒有及時提竿,浮漂會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說明餌料已離開魚口,此時無法抬起桿。 如果餌料不吃,鯽魚又會把餌料吃進嘴里。 釣魚者應集中精力耐心等待,當吞鉤信號再次出現時才提竿。
如果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浮漂又出現反應,說明餌料已經嚴重損壞或者不存在了,需要提竿換餌。 一般來說,調竿魚咬鉤的最佳時機有四個:
一種是頂浮,浮漂緩慢上升,上升過程中竿子抬起;
二是水平浮動。 浮過水面時,提起竿;
三是拖動浮漂,提竿,浮漂緩慢斜行;
第四個是黑浮子,當浮子沒入水中時提起竿子。
一般漂流時不宜提竿,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比如冬天或者雨天釣魚,如果出現漂流,竿子往往能釣到大鯽魚。
對付狡猾的鯽魚
鯽魚是淡水捕撈的主要魚種。 如何在人們經常釣魚的水域捕獲更多的鯽魚,尤其是那些被漁民認為狡猾的鯽魚,是漁民經常討論的話題。 對付這種狡猾的鯽魚,重在一個“誘”字。
1、根據鯽魚吃甜食的習慣,采取迎合其喜好的方法。 將甜果汁或濃縮橙汁用少量水稀釋后與黃沙、蛋皮混合,然后加入少量酒米加蜂蜜打窩,將三物混合在一起撒上進入巢穴。 此餌料色香味俱全,能在水下形成一片甜香區。 但多空少實,確實讓魚食量少、食散。 魚聞到氣味后聚集,難以進食,并且不愿離開味覺區,增加了魚的饑餓感,使魚在該區域停留時間較長。 這時候用鉤釣魚,餌料也應該是香甜可口的素餌。 鯽魚會把餌料吃掉,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上鉤率。 釣鯽魚的素餌可以用面粉、維維豆奶粉、濃縮橙汁各半混合配制而成。 另外,蜂蜜與煮熟的米粒混合也很有用。 釣鯽魚也可以用釣具店里賣的甜甜的餌料。
2、秋季釣鯽魚,或者水質渾濁的水域,鋪窩時可以采用“二合一”誘魚方法:在釣點拿泥團,做成泥團。比乒乓球大一點,用手指在泥球上戳一個洞,將準備好的活紅線蟲放進泥球里。 制作6-8個泥球,夠一次使用。 泥球一半裝滿紅色線蟲,另一半裝滿加工好的膏狀碎蚯蚓,一起放進窩里。 水下含有蚯蚓的泥球會向各個方向散發氣味(注意:一定要堵住泥球的孔,然后用樹枝戳很多小孔)。 含有紅色線蟲的泥球中的紅色線蟲會沿著小孔鉆出來,用這種方法吸引魚進窩。 當鯽魚在泥球周圍啄食并咬住時,紅色線蟲就會縮回,其中一些會被魚吃掉。 但畢竟吃的東西太少了,魚兒總是圍著泥巴轉圈。 這時,水面上不斷出現氣泡。 這是釣魚的好時機。 餌料上還掛了捆綁紅蟲,上鉤情況比較好。 還可以用細紅蚯蚓或蠅蛆,俗稱“顆粒”來釣魚,效果也不錯。 最好采用自養“粒化”,因為它又白又干凈。 取一塊軟豆腐,挖一個洞,將“粒芽”放入豆腐洞中,用挖好的豆腐塊蓋住,一塊存放在大口瓶或盒子里。 豆腐中儲存的“粒芽”品質優良,顏色潔白,目標明確,帶有一點豆腥味。 鯽魚特別喜歡吃。
3、盒蓋餌釣法:找三四個直徑6-8厘米左右的罐頭瓶蓋或者其他盒蓋。 它不需要很深。 在蓋子的側面鉆孔,并用電線將它們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陷阱。 字形或字段字形。 尼龍線的一端綁在瓶蓋上,另一端綁在一塊有浮力的小木塊上。 木塊被涂漆以顯示水下蓋子的位置。 取一根細鐵絲,將其彎曲成小半圓形,然后將其固定在木塊上。 將釣點的泥放入盒蓋中。 然后均勻地撒上一層酒米,味道又香又甜。 用拇指按壓并使用手桿。 只要把魚鉤掛在小木塊的鐵絲上,拿到書房去取下魚鉤就可以了。 從水下盒蓋到小木塊的尼龍線可根據水深上下調節。 這種誘魚方法節省餌料,誘魚快,而且可以根據情況隨時更換釣點。 當魚進窩不能吃酒米時,它們不肯放棄,聚集在箱蓋周圍啄食。 這時魚鉤放下,只要餌料靠近盒蓋,魚就會浮起來。 根據該水域的具體情況,釣餌可以是素餌,也可以是肉餌。
4、對于那些吃過酒米,不愛吃其他食物的鯽魚,釣法是:找到經常有人拋米打窩的地方,用香曲酒和細黃沙作為餌料。 然后加入少量酒米,拌勻,撒入窩內。 巢的面積可以稍大一些。 這樣,酒米就散了。 水中的魚可以吃少量的酒米。 因為不滿足自己的貪婪,魚兒會在這個區域停留一段時間,繼續尋找食物。 這是釣魚的好時機。 餌料是用餃子粉或面粉和成面團,然后用水清洗,去掉淀粉,只留下軟糯的面筋。 在鉤子上掛一點,然后粘上香甜的蜂蜜和酒米拌勻。 ,形成一個酒米小團,里面藏著一個魚鉤。 鯽魚習慣吃酒米,會為了沾滿酒米的餌料而打架。 這種方法可以用來釣那些習慣吃酒米的狡猾的鯽魚。 因為酒米小團子比其他餌料稍大一些,所以上鉤的鯽魚個體一般都比較大。
釣鯽魚時,多使用手竿,但也可以使用海竿。 手竿可以是竹竿、玻璃纖維竿或碳桿。 目前多采用玻璃纖維桿和碳纖維桿。 合適的長度是5-6米。 對于較寬的水域,可以使用8-9米的長竿。 在水草較少的水域,宜使用軟竿,以增加釣魚的樂趣。 在水草茂盛的地區,宜用硬竿將鯽魚快速提出水面,以免被水草纏住。 鉤子要小,線要細。 釣鯽魚最好的魚鉤是伊塞尼型魚鉤。 根據魚的大小,可以使用1-5號鉤; 如果釣特大鯽魚,可以使用6-7號鉤。 釣魚線應該很細。 一般來說,釣鯽魚用的線越細越好。 很好,可以提供靈敏度。 鯽魚咬鉤輕微,所以為了讓反應更靈敏,建議選擇細浮或者小浮。 為了增加浮漂在水中的穩定性和靈敏性,通常在深水中使用長浮漂鯽魚,在淺水中使用短浮漂; 近處使用短浮子,遠處使用粗浮子。
冬天用海竿釣鯽魚
嚴冬氣溫下降,鯽魚喜歡聚集在水底深水洼地和有障礙物的地方。 他們吃得更少,動得也更少。 很多釣友用海竿釣大鯽魚,效果都不錯。 冬季用海竿釣鯽魚,必須掌握以下幾點:
1、釣具組合
冬季需要使用3米長以內的軟尖竿,線要細,一般是2-2.5號,腦線可以和主線一樣粗; 鉤6-7號伊塞尼鉤,很難釣到大魚,而且不需要浮漂。 沒有掛鈴。 除了使用串鉤外,還可以使用稍加改進的爆炸鉤。 首先,尾鉤線一定要長,不能小于1.5厘米。 誘餌架周圍的兩個掛鉤應伸出 15 厘米以露出。 鉤子埋在食物垃圾里,露出的兩個鉤子和尾鉤用來掛蚯蚓或河蝦。 鉛墜用小鉛墜,一般15克就夠了。 將4-6個小鉤子綁在一對繩鉤上,但要注意最后一個鉤子必須接觸底部。
2、釣點選擇
釣點的選擇非常重要。 若同時使用兩根投擲棒,投擲點應為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 冬季,鯽魚在水的深處,尤其是魚塘,多呈鍋底形,中心低,邊緣略高。 因此,如果使用一根或兩根拋竿,只需拋到池塘中央即可; 如果投擲桿較多,則可以投擲成扇形或W形。 冬季,如果每15分鐘沒有魚咬鉤,就要換點重投,不斷地由遠近尋找魚窩。 冬季蚯蚓一般不會主動尋找餌料。 只有不斷探索,才能有所收獲。 如果在某個登陸點釣到魚,就應該繼續將鉤餌拋到這個登陸點。 注意盡可能準確地施法,一定會得到好的收獲。
3. 誘餌
釣鯽魚打窩的餌料怎么制作? 冬季水中氣味的擴散大大減弱,因此使用氣味濃烈的餌料很重要。 將小米或碎米浸入酒中,拌入糯米中。 冬季海竿釣鯽魚用的是劣食,主要起誘魚作用。
4. 誘餌
使用蚯蚓作為誘餌(如何將蚯蚓放在魚鉤上)。 一是海竿拋擲時,力量較大,蚯蚓不易脫鉤; 其次,蚯蚓被譽為萬能餌料,深受各種魚類的喜愛。 但在選擇蚯蚓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冬釣使用的是小鉤,所以要選擇稍小一些的。 蚯蚓太粗,容易滑落; 如果太小,就會變得困難或會破裂。 另外,蚯蚓需要把整個東西穿起來。 整條蚯蚓穿線的方法仍然是頭露尾部,兩端各留0.5厘米。
5、提桿時機
由于冬天蚯蚓活動較少,咬鉤輕,只要看到竿尖稍微向前彎曲,就可以判斷有蚯蚓咬鉤,就可以提竿了。 由于鉤小、線細、竿尖細,所以魚竿的反應非常靈敏,其靈敏度可與傳統手竿釣魚的浮漂反應相媲美。
6、收線、提桿
立桿時,桿體與地面平行即可。 嘗試將桿尖降低至距地面20厘米左右,使桿線呈90度角。 這樣,空間中留下的線條就會很短,而且很容易觀察到線條的變化。 無論短緊還是松松都易于控制,并且還具有良好的防風性能。 釣到魚后,一定不要快速搖動手輪。 這是因為竿尖太細,比海竿第一節長很多。 如果收線速度快,竿尖擺動劇烈;
特別是,桿子不能升得太高,這樣第一線環和第二線環會靠得很近,容易造成纏繞,導致線材打結而無法收集。 正確的方法是擊魚后將竿向后抬起,將魚鉤牢,然后后退幾步,慢慢收線,逐漸將竿向前平展,這樣收線時就不會造成纏住。
冬季野釣鯽魚的體驗
冬季通常被認為是釣魚的淡季。 想要釣到好魚是很困難的。 雖然冬天釣魚不如秋天釣魚快。 但冬季野釣往往會釣到大鯽魚。 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收獲。 下面我將我冬季釣野生鯽魚的經驗介紹如下:
1、冬季釣魚宜選擇晴天
最好在連續幾個晴天之后進行。 或者很多天晴天突然陰天,有微風。 但水溫最好在10度以上。 【就是我坐在河邊感覺冷。 但當我的手伸進水里時,仍然感覺溫暖]。
2、選擇河邊向陽的釣位
這里的回水處常常有深水灣。 這里的氣溫也比河流其他地方要高。 如果這里雜草叢生。 可以帶一把砍刀來修剪、砍伐釣位的草。 有樹只能砍樹枝,砍伐野生樹木涉嫌違反環保
3、釣點要選擇在水草附近。
或者在草洞里。 而且鯽魚喜歡躲在水草里。 鮮嫩的那種。 如水生植物已被污染。 干枯。 變色。 魚不會住在這里。 就像水草又深又密,無處可鉤。 但肯定有魚的活動。 你可以帶一個錨鉤[河里用來掛魚的那種。 魚店有售]。 在水草上掛一個長度30厘米以上的草洞。 形成良好的釣魚點。
4. 釣魚前或釣魚中
多注意水中的魚。 魚兒活躍的地方,經常會看到略顯渾濁的水體。 氣泡。 魚過海浪。 有腥味等如玉情況確定。 靜下心來看看釣魚吧。 魚有規律地進食。
5、冬季釣魚一定要有耐心
由于天氣寒冷。 魚進食的頻率較低且間隔相對較長。 但小鯽魚、小雜魚的耐寒能力比較差,此時一般不進食。 只要浮起來,一般都是大鯽魚。 漂流時不要操之過急。 我的野釣經驗是先找漂再提竿。 也就是說,當浮漂不斷運動,用力下沉或上浮時,正是提竿的好時機。 【各地魚情不同。 大家可以自行討論】
6、餌料必須是整條紅蚯蚓
最好是魚鉤長度的四倍左右。 讓頭部和尾部蠕動。 傳統的沉底釣法效果較好。 還提供雙掛鉤。
7、原則上需要找到三個釣魚窩點
冬天最好的打窩方式就是甜酒飯。 窩里沒有魚或者釣到魚后半個小時以上沒有魚上鉤。 離開前應換到下一個釣位。 再做一把窩料,用來捕捉歸來的魚。
8、注意隱藏自己
因為冬季野釣水太清,所以釣魚時一定要注意隱藏自己。 沒有來回走動。 盡量不要讓人物照入水中。 利用河邊的植被作為掩護。 迷惑魚的視線。
- 上一篇: 冬天釣魚的4個技巧,能釣上魚更多
- 下一篇: (釣魚技巧)冬釣鯉魚需要注意到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歡
- 2024-03-20 (藥酒配方)秋冬交替季節釣鯽魚使用的餌料配方
- 2024-03-20 (釣魚技巧)冬天釣鯽魚的注意細節,你知道嗎?
- 2024-03-20 (釣魚技巧)程寧底釣鯽魚的技巧和經驗分享
- 2024-03-20 秋季釣鯽魚的5個特殊習性,你知道嗎?
- 2024-03-19 春天釣魚技巧春釣鯽魚的相關技巧有哪些嗎?
- 2024-03-19 秋末冬初釣鯽魚的方法有哪些?怎么做?
- 2024-03-19 水庫野釣鯽魚的餌料配方有哪些呢?怎么辦?
- 2024-03-17 (釣魚學堂)釣鯽魚最好用的幾種魚鉤
- 2024-03-17 (釣魚技巧)蚯蚓釣鯽魚的魚鉤選擇標準,你知道嗎?
- 2024-03-17 想要學會如何釣鯽魚,了解鯽魚的習性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