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病原體】由毛癬菌和毛癬菌的某些種類寄生而引起。
【流行特點】毛癬菌全年均可檢出,主要危害魚類。 流行時間為四月至七月,尤其是夏秋季節。 適宜的水溫為20~28℃。 當環境不利時,如飼養密度過大、連續陰雨等,毛足類動物往往會大量繁殖而發病。
【主要癥狀】魚體色變黑,失去光澤,食欲不振,甚至停止進食加州鱸魚,成群在池邊游動。 鰓上皮組織壞死并解體,產生大量粘液。 鰓絲呈深紅色。 病情嚴重時,鰓絲變白并失去吸收氧氣的能力。
【預防】
(1)全池噴灑CuSO4和FeSO4(5:2),濃度為0.7mg/L; 或使用其他專門殺滅毛蟲的水產品。
(2)殺蟲后,用聚維酮碘或二氧化氯對水體進行消毒。
(3)完成步驟(1)(2)后,最好用干燥的多元有機酸對水體進行解毒,配合水體優化菌調節水質。
2. 鈣孢子蟲病
[病原] 杯孢屬。
【熱門特色】魚體蟲是一種附著在各種水生生物體表和鰓上的纖毛蟲。 主要危害淡水和海水魚苗、魚種,流行于3-5月育苗期。
【主要癥狀】病苗浮于水面,狀如浮頭,體色黑色,體表及鰭條上附著老棉絮狀物,顯微鏡下可見大量蟲體。 。
【預防】
(1)全池噴灑CuSO4和FeSO4(5:2),濃度為0.7mg/L; 或使用其他專門殺滅毛蟲的水產品。
(2)殺蟲后,用聚維酮碘或二氧化氯對水體進行消毒。
(3)完成步驟(1)(2)后,最好用干燥的多元有機酸對水體進行解毒,配合水體優化菌調節水質。
3、瓜蟲病
【病原】小瓜蟲,種子多。 它廣泛寄生于淡水魚的鰓和皮膚上。
[流行特性] 對宿主沒有選擇性。 各年齡段的魚類均可被寄生,尤其是魚苗和魚種受害嚴重。 主要流行于春、秋兩季。
【主要癥狀】體表出現小白點。 病情嚴重時,軀干、頭部、鰭、鰓和嘴上布滿小白點。 魚體變黑、變瘦、游動異常、皮膚被侵蝕、鱗片脫落。 鰭條可能會破裂,甚至爛鰭或失明; 當大量寄生蟲插入時,粘液就會增多,引起貧血。 魚體經常會與固體物體發生摩擦,最終死亡。
【預防】
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控制:
(1)用2~3%食鹽溶液藥浴。
(2)全池噴灑CuSO4和FeSO4(5:2),濃度為0.7mg/L。
——待定——
- 上一篇: 外國人不懂就叫電子釣魚竿啊!
- 下一篇: 蝦農補蝦籠從海中補撈上岸并非垂懸
猜你喜歡
- 2024-01-07 未來加州鱸魚的發展前景怎么樣?未來鱸魚養殖前景
- 2024-01-01 加州鱸魚飼養技術之若以鱸魚的養殖技術介紹及選擇
- 2023-12-31 加州鱸魚 威水!南海加大鱸魚攻關破解農業芯片“卡脖子”難題
- 2023-12-31 浙江紹興加州鱸魚養殖怎么建設?池塘建設做的好
- 2023-12-30 武陟縣的加州鱸魚養殖技術,養殖成功率高且適合
- 2023-12-30 加州鱸魚,大嘴巴鱸、黑鱸,魚的種類規格型號
- 2023-12-28 加州鱸魚價格要多少錢一斤?應該怎么養?接下來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