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食用珍稀野生動植物直播
涉事平臺也應承擔責任
近日,某網紅美食博主在自己的賬號上發布了一段“吃鯊魚”的視頻。 網友發現,視頻中的鯊魚疑似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食人鯊。
隨后,經相關部門鑒定,視頻中的鯊魚確實是食人鯊。 目前,該主播賬號已被封禁,相關人員已被警方控制。
盡管該視頻自始至終都貼著“人工養殖供消費”的標簽,但專家指出,“人工養殖”的標簽并不能作為主播能夠規避非法風險的證據。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偉表示,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我國野生動物不得擅自獵捕、食用。 這些都是違法行為。 “目前大白鯊品種還沒有成功的繁殖案例,所以即使有所謂的防御標記,實際上在科學領域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它是一個假標記。”
近年來,因發布小說吃播視頻而違法的案件時有發生。 2020年7月,一位粉絲超過300萬的美食博主在視頻中采摘瀕危植物“水母雪兔”,與方便面一起煮。 2021年5月,一名主播因發布吃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蝸牛的視頻,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對此,專家指出,發布傳播食用受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視頻不僅主播及相關人員要承擔法律責任,涉事平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某主播嘗試“網上第一次吃生食材”
這種行為可能會危及生命和健康
還有一些新奇式的吃播節目,食用不尋常或危險的食材,會損害主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也會傳遞不正確的價值觀。
近來,一種名為鱷魚雀的“怪魚”在我國多地頻繁出現。 它是世界上最兇猛的肉食性淡水魚之一,可以長到2米長,重達數百磅。 鱷魚雀的蛋有毒,吃了很危險,而且肉質粗糙,但有些主播卻把它做成了酸菜魚。
南京市江豚保護協會技術專家丁兆晨介紹,雌性鱷鱔在繁殖季節的卵巢具有劇毒。
記者在短視頻平臺搜索“吃播”相關內容發現,有不少博主以食材的新穎為賣點。 很多博主還會用視頻中最搶眼的食材作為視頻的封面圖,并添加“百年一遇”、“網絡第一吃”等極端形容詞,強調食材的特殊性并吸引用戶點擊觀看。
還有一些主播以記錄“鄉村美食”為名,發布吃活魚、昆蟲、野生菌等的視頻。 然而這種“吃播”卻隱藏著很大的健康隱患。 生吃肉、魚、蝦、昆蟲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生吃野生菌則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專家還指出,發布、傳播此類吃播視頻也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
流量至上,催生新奇吃播
多管齊下,遏制“吃奇怪的東西”之風
“吃播”的初衷是帶網友“在云端享受美食”。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出現了“大胃王”、“暴飲暴食”式的吃播直播,通過夸大食量和吃食來爭奪流量,并引發了假吃、嘔吐等行業亂象。
2021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物浪費法》正式頒布,嚴禁制作、出版、傳播宣揚過量飲食、暴飲暴食等食物浪費的內容。 “大胃王”吃播視頻被叫停。 后來,一些主播開始利用大家的好奇心,制作吃稀有食材的視頻。
專家指出,要有效管理新奇吃播,必須多管齊下,從立法、執法、合規三個層面建立立體合規管理體系。
近年來,為促進網絡直播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相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相繼發布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網絡直播服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指導性文件。 《網絡直播營銷行為準則》。
今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明確提到網絡主播要堅持健康的作風和品味,自覺摒棄低俗、低俗、媚俗等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流量。 霸道、審美變態等不良現象。
猜你喜歡
- 2023-11-28 鱷魚屬于什么動物鱷魚是什么類動物屬于脊椎類爬行動物
- 2023-11-28 鱷雀鱔 關于《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制定的主要考慮和遴選依據
- 2023-11-28 探秘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驚人秘密!太恐怖了!
- 2023-11-26 吃鱸魚為何要少吃?有什么營養價值價值?
- 2023-11-26 長江刀魚最高峰能賣7800元一斤!你吃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