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巧
釣魚新手會遇到很多概念,釣行程就是其中一個,如果不加以解釋,理解起來總是會有偏差的。
其實“釣行程”是相對于“釣底”、“釣定層”、“釣翻身”而言的,它屬于“釣浮”但又不完全是“釣浮”的一種釣技。本期《漁課堂》就來談談釣行程的技巧。
釣行程釣的是水面到水底之間的水層,釣魚新手總是把“釣行程”和“釣浮”搞混,“釣浮”是先確定魚的泳層,然后再相對定層施釣的,而“釣行程”則是從浮漂入水翻身站立開始,到浮漂下降到設定的釣目為止的全過程。這樣解釋估計大家對釣行程就完全了解了吧。
當魚在不適應水情、產卵期、缺氧或出現身體不適等情況時,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離底表現,這時魚的吃餌呈現立體狀態時,也就是上、中、下水體都有魚口,這種情況釣底和釣浮都難以有滿意的魚獲,我們就要考慮釣行程了。
要想釣好行程,我們要知道餌料的下落過程。從餌入水到落底,餌料會有三次下擺的動作,一是入水后帶動上方釣組下落到浮漂翻身。二是鉛墜下沉帶動子線和餌料下擺。三是鉛墜到位后與浮漂平衡,子線則會繼續向下帶餌料下擺。釣行程要的就是在這些個行程中產生吃口。
釣行程技巧有以下總結。
1.用拉餌不用搓餌。這是為減輕餌的比重,以讓餌能在水中的運行時間增長。
2.多用短竿不用長竿。長竿有長竿的優勢,但釣行程卻不適合,它不利捕捉浮漂信號,釣行程遇到大魚的機會不多,故短竿更合適。
3.拋竿要近不能遠。釣行程本來浮漂信息就亂,拋近更能看清浮漂,且能把魚窩做近更能控制。
4.能釣控層就不釣亂層。釣行程時一旦中上層吃口減少,底層的魚口感覺增多時,要趕緊換釣法,把釣行程換為更易掌握的釣底。
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到各位釣友,如您有不同意見或有更好技巧,請盡情吐槽。
猜你喜歡
- 2018-10-17 釣魚遇到9個問題!幫你一一解決
- 2018-10-17 陰天釣魚優勢在哪里?
- 2018-09-26 長竿短線釣草洞,釣友總結8年經驗技巧
- 2018-09-26 釣秋魚的三種釣法,受益終身
- 2018-09-25 秋天釣鯉魚找魚窩的訣竅,4種找魚技巧讓釣友輕松上魚!
- 2018-09-25 最簡單的配餌公式,新手必看!
- 2018-09-25 冬釣鯽魚怎么搭配線組?
- 2018-09-25 打窩,是打的集中好還是分散好?
- 2018-09-20 刮風時怎樣選擇釣點?
- 2018-09-20 伊勢尼 伊豆兩種魚鉤的優缺點分析以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