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物種定義
藤壺是帶有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別稱馬牙、蚵沏仔等,在生物分類學上屬于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蔓足綱、無柄目、藤壺亞目的統稱,全世界有8科540余種,幾乎所有海域的潮間帶至潮下帶淺水區都可以發現其蹤跡,我國有110余種,代表物種有白脊藤壺、紋藤壺、鐘巨藤壺等。
二、原因論述
藤壺喜歡附著在鯨魚身上,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鯨魚的游泳速度緩慢,不容易沖刷掉身上的藤壺;其二是鯨魚的皮膚比較粗糙,特別適合藤壺附著;鯨魚被藤壺寄生后不會死,但如同跗骨之蛆,會給鯨魚造成極大的痛苦,值得慶幸的是多數鯨魚都能通過刷沙、摩擦等方式清理掉藤壺。
三、生活習性
1、環境:藤壺是變滲性動物,只能生活在鹽度接近體液且變化不大的潮間帶和潮下帶,常成群附著在巖石和水下建筑物上,有的甚至附著在鯨魚、海龜、大型甲殼類等動物身上。
2、食性:藤壺是濾食性動物,主要以橈足類、枝角類等小型浮游動物及有機碎屑為食,攝食時通過漏斗狀的結構將周圍水體吸入,從中篩選出食物,然后將過濾后的水排出體外。
3、繁殖:藤壺雖然雌雄同體,但多數種類異體受精,在熱帶地區幾乎全年均可繁殖,在寒帶地區則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卵孵化后經歷無節幼體、腺介幼體等階段后發育成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