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1、魚線基礎知識
魚線的種類很多,價格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按用途大致分為主線和副線兩類。
主線:又稱大線、總線線、通道系統,在線組配置中起到連接魚竿和八字環的作用。 主線一般都是彩色的,主要是為了增加主線的比重,以達到更好的切水性能(所謂的切水性能是指主線投入水中后,可以將主線拉直)使主線能夠快速切入水中(一般臺灣競技釣魚對主線的切水性要求比較高)。 衡量主線質量的幾個標準包括水切割、抗拉強度、耐磨性等。
子線:又稱子線、腦線,子線主要用于綁鉤子。 子線一般是透明的,主要是為了降低魚的警覺性。 衡量子線質量的標準是繞線阻力和拉力。 、柔軟度等。
一般在配置線組時,主線和子線盡量使用同一品牌的魚線。 由于每個品牌的魚線張力值不同,主線和子線配置不當,釣魚時遇到大魚可能會導致主線斷裂。
主線特點:
顏色: 一般有顏色
伸長率:小,長度穩定
切削性能:良好
防卷曲:平均要求
柔軟度:不要求非常柔軟
耐磨性:非常要求
直拉和結節拉:高且穩定
子線特點:
子線一般顏色透明,主要是為了降低魚的警覺性。 衡量子線質量的標準包括抗纏繞性、拉力、柔軟度、耐磨性等方面。
顏色:一般透明
伸長率:可稍大一些
水切割能力: 不需要
防毛躁:非常好要求
柔軟度:要求非常柔軟
耐磨性:一般要求
直拉力和結節拉力:高,更穩定。
魚線也有保質期。 長期不用的魚線會老化、變弱。 因此,買來的魚線要及時使用,不宜長期放置。 每次釣魚結束后,注意在收線的同時穿主線。 如果發現主線損壞,應及時更換主線。 子線程更換的頻率比較高。 一般情況下,如果旋梭出現問題或者子線盤繞,必須及時更換子線。
常用魚線尺寸、直徑、張力對照表
電話號碼
線徑(mm)
拉力(公斤)
0.4
0.104~0.105
0.88~1.33
0.6
0.128
1.51~1.80
0.8
0.148
1.80~2.30
1.0
0.165
2.20~3.00
1.2
0.181
2.60~3.60
1.5
0.203~0.205
3.20~4.50
2.0
0.225~0.235
4.10~5.40
2.5
0.250~0.26
5.10~6.10
3.0
0.285
6.00~7.20
3.5
0.309~0.310
6.80~8.20
4.0
0.330~0.331
7.80~11.20
2、臺釣線組如何綁
臺釣全套線組圖解
主線與電桿的連接方法
八字環如何連接主線
子線和八字環如何連接
3、主線與副線的搭配
搭配線組時,主線和子線最好都使用同一品牌的線,這樣性能更加統一。
(1)當子線小于1號時,可按如下配對關系進行匹配。 基本上就是拉力加倍的對應關系。
子線0.4(0.105)---主線0.8(0.148)
子線0.6(0.128)---主線1.2(0.181)
子線0.8(0.148)---主線1.5(0.203)
子線1.0(0.162)---主線2.0(0.234)
(2)當子線大于1.2號時,子線的拉力大,對倍的基數也大,所以不必遵循上述配對關系,如使用1.2 -2.0、1.5-2.5、2.0-3.0 對應。 因為雖然主線的拉力還沒有翻倍,但是拉力的絕對值已經足夠大了,也足夠了。
小魚:蓬皮、餐條、瓜子、鯽魚主線0.4-0.8號,子線0.2-0.4號
鯽魚主線0.4-1.0號、子線0.2-0.4號三兩以下
三兩至半斤鯽魚 主線1.0-1.2號 子線0.4-0.6號
半斤以上鯽魚,主線1.2-1.5號,子線0.4-0.8號
一至三斤鯉魚 主線1.2-2.0號 子線0.6-1.2號
三公斤以上鯉魚,主線1.5-2.0號,子線0.8-1.5號
五斤以上鯉魚主線2.0-3.0號,子線1.0-2.0號
4、子線的長度及其優缺點
子線長度的選擇是初學者釣魚時面臨的問題。 主要包括短子線的特點、長子線的特點、釣鯽魚子線合適長度、釣鯉魚子線合適長度、如何選擇子線根據魚情的變化。 線等.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子線長度的主要優缺點:
短子線:
優點:1.靈敏2.餌料可以快速到位。
缺點:1、提竿時打不到魚(容易過沖)2、誘魚效果差3、靠近鉛座,子線弧度一般較小,魚不敢吃。
長子系:
優點: 1. 堅固耐用; 2、子線擺動大,誘魚效果好; 3、離鉛皮座較遠,子線曲率一般較大,魚才敢吃。
缺點:1、矛魚掛在魚上的情況很多。 2、信號傳輸損耗大,容易鈍。
1、春季釣鯽魚,子線長度為20cm--25cm。 這是因為越冬后鯽魚剛剛開始尋找餌料。 它膽小但貪吃,聚魚速度慢,但對活食比較敏感。 子線應該是這個長度。 擺動大,落底前上下鉤餌與子線之間有自然的捕獲,有利于魚口的吸入,因此中魚率較高。 適合的釣法有搓餌釣底、搓餌釣界面等。
2、初夏釣鯽魚時,子線長度為15cm-20cm,因為此時鯽魚的嘴很好。 只要調漂準確,上魚率就很高,魚有一定的速度。 適合搓餌釣底或者拉餌釣魚。 結尾
3、拉餌釣鯽魚時,子線長度為10--12cm。 這時主要考慮的是魚的密度大,追求速度,所以適合用餌釣釣浮。
4、懸鉛釣鯽魚時,子線長度為5-8cm。 為了增強信號傳導和靈敏度,此時必須使用短子線。
5、釣鯉魚時,子線長度為20-30厘米。 由于鯉魚體型較大,警惕性較高,使用長子線可以有效減少魚撞線等虛假信號。 同時,中魚后,子線的強度也能得到提升。 特殊情況下,釣鯉魚的子線長度可以增加到40厘米。 如果更長,你就不容易扔竿了。
6、滑口釣鯽魚時,子線長度為18-20cm。 這時就可以避免一些錯誤信號,靈敏度也不會太低。
7、釣草時,子線長度為25-30厘米,與釣鯉魚相同。
8、釣鰱魚時,子線長度為25-50cm。 子線擺動大,餌料霧化面積大,誘魚效果好。
不同長度子線的使用方法也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比如深水底釣快鯽魚用15厘米子線,水底釣鯽魚用12-15厘米子線。淺水區等
魚線種類及線組綁法圖解
老釣友在競技平臺上展示釣線組配置技巧
大家都知道,釣魚時,竿和線是必不可少的。 當他們搭配在一起的時候,能夠很好的發揮出自己的力量。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地將它們連接起來。 魚竿、魚鉤、魚線的關系 綁法有很多種,掌握一二就能釣好魚。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臺釣的綁線方法以及一些技巧。 我希望你喜歡它!
1、準備工作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筆者今天特地在家里開始了表演。 在開始之前,大家應該像筆者一樣準備好所有的臺釣線組制作工具。 這里需要魚竿、魚鉤、剪刀、浮漂座、鉛套、子線、太空豆、主線、鉛套座和主線。 秋季釣魚時,如果釣魚者要去河里釣魚,可以多準備幾個線鉤,防止掛在水底。
2、臺釣線組綁法實戰練習
1.綁住竿尖繩
拉出桿子的前部,即桿子頂部非常細的部分,找到繩子。 大多數時候,它是黑色和紅色。 作者這里是紅的。 我在離紅繩1.5厘米的地方打了一個結如何綁魚鉤子線與主線活扣,剪掉多余的線頭,然后用打火機燒了。 這將使結更牢固。
2.卷鉛片
這件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 剪的時候最好準備剪刀,用量根據個人需要而定。 不管需要多少,一定要慢慢增減,這樣才能保證整套臺釣線的狀況! 調整漂移的時候也要慢慢調整!
3.桿與主線稍有連接
最后來說說今天的重點,臺釣線組的制作:先將魚線綁在竿頂上。 這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很多魚線都非常光滑,泡在水里很容易松動。 這對秋季江河釣魚威脅很大。 因此,將魚線系在竿稍上方的方法需要使用8字扣。 系完第一個8字扣后,留出2厘米來系第二個8字扣。
4.取出桿并放線
慢慢拉出桿子的每一節,并拉到底。 桿子撐起后,剪斷比桿子長10到15厘米的線。 多這條線是因為后期綁線的時候會有一些損耗!
5. 獲取兩顆太空豆。
6. 坐上浮動座椅。
7. 上太空豆,兩顆。
8.繼續在這里間隔豆子。
9. 插入鉛皮座。
10. 繼續此處的 Space Bean。
11、主線上,還有一個操作不能省略。 做起來非常簡單。 很多新手都知道,但很容易被忽視。 也就是直接在主線上打一個結。 這種綁魚線的方法簡單粗暴,然后套上8字形環。
12. 剪掉比桿長的多余線。
13.領帶鉤
子線的長短取決于具體的釣魚需求,所以要注意不要隨便使用。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是休閑釣魚,你會使用30-50厘米的線,但在正式的競技釣魚比賽中,線應該控制在60厘米以內。
14.將另一側的掛鉤系上。
15、最后將魚鉤連接到圖中的8字環上,一套臺釣線就完成了。
釣魚者需要使用的小件有很多,它們有不同的作用。 它們可以小到 8 字形戒指,也大到吊墜。 他們不能被忽視。 今天辛苦了,希望大家能夠掌握作者建天介紹的知識。 不過,這些內容也是作者可以分享的一部分。 現在正是秋季捕魚的旺季。 希望大家都能在河里釣魚得更好。 還有一點大家要注意的是,在實際釣魚期間,如果我們所在的水域雜魚較少,可以適當延長臺釣線組的子線,這樣可以減少被魚咬傷的風險。魚逃跑。 感謝各位釣友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 如有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指出! 再次感謝各位釣友!
- 上一篇: 拉絲粉的制作步驟,不看會后悔!
- 下一篇: 老在黑坑魚塘這些地方釣魚會不會野釣?!
猜你喜歡
- 2024-03-02 (釣魚技巧)各種餌料適合什么情況下使用,怎樣開餌?
- 2024-03-02 溫州文成最高氣溫達35℃,下周氣溫將跌回個位數!
- 2024-03-02 手絲釣的究竟有什特點嗎?怎么收魚?
- 2024-03-02 這幾款魚竿都很結實,你可千萬別想著又便宜
- 2024-03-02 提督的“軍門”與“加提督銜”
- 2024-03-02 石斑類老鼠斑和東星斑哪個更貴更好
- 2024-03-02 《荒謬的釣魚》游戲特色:神秘的海底是什么?
- 2024-03-02 (釣魚學堂)釣紅尾用什么魚鉤最好?
- 2024-03-02 到底什么樣的釣魚竿才是好魚竿?
- 2024-03-02 世界上最神秘的鋸鰩生物,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