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在這個人人都自稱“吃貨”的時代,河南菜很少受到關注,代表菜就更少了。 幾年前,《舌尖上的中國》很紅。 說到河南菜,很多地方都是低調的。 除了黃河鯉魚焗面,還講述了一位在上海讀書的河南媽媽學會紅燒肉的故事。 該節目播出后,在網絡上引發了關于如何做紅燒肉的巨大爭論。
事實上,無論你問外地人還是當地人,河南有代表性的地方美食是什么,大多數人都會回答“紅燒面”。 但在當地美食家和廚師看來,這是對河南菜的赤裸裸的侮辱。 鹵面只是一種小吃。 怎么能代表河南菜呢? 只有大菜、名菜、硬菜才能算。 但尷尬的是,沒有人能說出幾個河南名菜的名字。
說起來,河南菜的歷史不僅不蒼白,而且還有一段輝煌的歷史。 且不說北宋汴梁,就是20世紀上半葉,豫菜的地位可與魯菜媲美,而中國最早的餐飲連鎖店就是豫菜館厚德福。 為何河南菜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洛陽水宴起源于唐代。 宴會共有24道菜,其中冷盤8道、主菜4道、中菜8道、桌菜4道。牡丹沉香是必出場的人物。 成品就像一朵牡丹花,潔白如玉,色澤耀眼,浮在湯面上。
河南菜是怎樣形成的?
中國烹飪的發展往往與歷史的發展密不可分,河南菜也不例外。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開王就在河南豫州舉行國宴,宴請各地諸侯。 史稱“釣臺閣”。 商代伊尹提出的“五味和”和“以湯喻美味”,是最早與河南菜相關的烹飪理論。
河南歷史上的幾座都城也促進了河南美食的發展,如史書記載的“周朝八寶”、唐代武則天定制的“洛陽水宴”等。 到了宋代,國都汴梁是全國最大的消費城市。 《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餐館、酒樓、酒樓、茶館遍布大街小巷; “店”、店里出售的菜肴有上百種,河南菜達到了頂峰。
后來宋朝南遷,河南菜的影響力有所下降,但對江南烹飪仍然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明清時期,豫菜盛行衰落,但在各大菜系的競爭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明代《梵律叢錄》記載:“晉、山東、四川、云南、河南、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各有口味、特產。”
影視劇中的袁世凱
清末民初,袁世凱上臺,河南菜也迎來了輝煌時代。
清末的北京,只有魯菜最為盛行,完全壓倒了其他菜系。 據《中國烹飪》記載:“北京有名的大飯店,包括唐、居、樓、春等,從掌柜到服務員,十個有七八個是山東人,主廚廚房里有膠東口音。”
在魯菜的包圍下,有一家河南菜館取得了突破,這家菜館就是厚德福。 厚德福創始人陳蓮堂是河南杞縣人。 他的父母都是乞丐。 陳蓮堂十幾歲就來到京城,在一家餐館打工。 后來他學會了廚藝,廚藝也越來越好。 1902年,北京大柵欄煙店倒閉,陳蓮堂創辦厚德府,主營河南菜。
最初幾年,厚德福的生意并不好。 但隨著清朝的滅亡,一個人的崛起改變了侯德福的命運。 這就是袁世凱,河南項城人。
袁世凱喜歡吃魚,也喜歡釣魚。 隱居環上村時,自號環上老人,建魚塘養魚。 袁世凱最喜歡的魚是開封北部黑崗口的黃河鯉魚。 他認為其他地方的魚無法與之相比。 袁世凱最喜歡吃鯉魚軟面,也叫魚軟面。 這是一道享譽中外的河南名菜。 它是用糖醋醬制成的。 又稱糖醋軟黃河鯉魚焗面或軟黃河鯉魚。 烤面條。
說起烤鯉魚面,其實做起來并不復雜。 主要原料是來自黃河的大鯉魚。 由于黃河水流急冷,黃河大鯉魚的肉質“鮮、白、緊、嫩”。 然后用糖醋醬將魚煮熟。 與烤好的面結合起來,一道鯉魚烤面就完成了。 而吃這道菜更是有講究。 一定要用勺子盛魚和醬汁,用筷子夾住面條,同時放進嘴里,才算完美。
至于住在北京的袁世凱如何吃新鮮的黃河鯉魚,史料中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是河南地方官員在箱子里裝滿未凝結的豬油。 將剛捕獲的活魚扔進豬油里。 當油凝結時,魚就會窒息而死,與外界空氣完全隔絕; 第二種說法是,當地官員把泉水裝進大桶里,把撿來的魚裝進大桶里,用火車運到北京。
另據記載,馮國璋任北洋大總統時,命人從中南海撈魚高價出售,其中包括袁世凱放行的河南魚。 因此綜合來看,第二種說法更為可信。
隨著袁世凱的崛起,厚德府這家河南餐館成為達官貴人的聚集地,厚德府的生意一下子好起來了。 厚德福借用了“河南人”的口號,一時間生意越做越大,資金充裕,名廚云集,成為當時京城有名的酒家。
百年豫菜館厚德福關門前的店面位置位于北京德勝門內大街。
在梁實秋的筆下,河南菜可以與流行的魯菜相提并論。
袁世凱死后,侯德福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這是因為,侯德富的手藝在當時的京城里確實是排名靠前的。
梁實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梁實秋幾乎能告訴你北京哪條巷子有名吃,哪家飯館有特色菜。 他在《雅舍談美食》一書中記述了許多京菜佳作,其中包括全聚德、便坊的烤鴨; 正陽樓、丫包灣、丫包集的烤羊肉; 厚德府鐵鍋雞蛋、瓦片魚、核桃腰子; 雨花臺的水晶蝦、湯包、甜湯核桃奶酪; 致美齋的鍋燒雞、煎餛飩、炸雙酥、炸牛肚; 東興樓的芙蓉雞片、烏魚線、蝦仁烤冬筍、酒釀蒸鴨肝; 忠心堂的油炸蝦、鹽焗蝦等。
這些餐館大多是魯菜,這也是當時京城的主流。 唯一的河南菜館是厚德福。 在梁實秋的筆下,厚德府堪比那些大魯菜館,厚德府的幾道名菜:黃河鯉魚焗面、炒核桃腰子、鐵鍋雞蛋、瓦片魚、二種魚等,讀了讓人毛骨悚然。我流口水了。
瓦魚選用肉厚的黃河鯉魚或鰱魚,選取中部最好的部分。 刀法也很有講究。 不僅要把魚片去皮、切成適中的厚度,還要避免將魚骨切成過多的碎片。 切好的魚片外面沒有裹面糊,而是裹上蛋白粉和肉汁。 鍋中倒入溫熱的油,煎至焦黃,然后加入好的藕粉和冰糖,制成糖醋汁。 趁熱,加入一勺熱油,淋在炸好的魚片上,最后撒上姜末即可食用。
著名的炸核桃腰肉采用最好的豬腰肉制成,切成矩形塊。 表面有垂直和水平兩種。 用立刀用橫刀劃出紋路,然后入油鍋煎。 此時油要熱而不沸,炸至黃色,腰部收縮卷成圓形,刀口張開成核桃狀,故名核桃腰。 將核桃腰子炸至金黃色,沾上花椒鹽,趁熱食用。 皮脆肉嫩,不軟不硬,充滿辣椒香味。
民國十五年(1926年),北京《晨報》曾寫道:“北京著名的河南菜館是大柵欄厚德府,菜品有‘瓦魚’、‘紅燒蚌’、‘燒肉’” ” 核桃腰子、脆皮海帶、風干雞最好。 意大利面是自制的,非常精致。 月餅有棗泥、豆沙、玫瑰花、火腿,味美可遠,可與南方茶店做的相媲美。 , 非常不一樣。”
不僅如此,厚德府在民國時期鼎盛時期,還開了十多個分號。 專賣店已拓展至上海、天津、沉陽、哈爾濱、西安、青島、重慶、南京、長春、成都、中國臺灣等地。
如今黃河鯉魚哪里最出名,提起河南美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河南鹵面。
二十、三十年來,連土生土長的河南人都不明白,河南菜館是記住歷史的。
1949年以后,豫菜也有過短暫的輝煌時期。 河南記者焦素芳撰寫的《河南美食百年》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河南長垣因其豐富的烹飪歷史文化而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青睞。例如,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國務院餐廳、全國政協餐廳、北京人民大會堂、部委等使用的行政總廚和廚師外交部、公安部、冶金部、衛生部、交通部,甚至北京軍區都來自河南長垣。”
20世紀80年代以后,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在中國的街頭。 川菜、粵菜、西餐、日餐……各種菜品開始流行,但河南菜卻始終沉寂。 作為河南菜的招牌,厚德府在文革期間更名為河南菜館。 1988年恢復老字號,此后20年多次易址。 最終,2010年10月,厚德福因經濟表現不佳而關門歇業。
早在1999年,河南省政府就提出“振興豫菜”,此后每隔幾年就會有相關活動。 然而時至今日,即使是河南人,對河南菜也了解不多。
道口燒雞也是河南的一道名菜。 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河南菜為何幾近絕跡?
河南菜從流行到冷落,只用了一百年的時間。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河南菜失寵了?
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首任主廚、國寶級烹飪大師侯瑞軒是河南人,也是河南菜大師。 他的弟子、中國烹飪大師李志順曾在鄭州開過一家酒店,銷售正宗的傳統河南菜。 李志順以秉承豫菜傳統技法而聞名于業界。 他每天堅持在店里熬湯。 湯是河南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成本高,費時費力,他心胸太高了。 最終,酒店關門了,李志順又開了一家餐廳。 找別的地方吧。 有人評論說:“師傅開店不成,開店就死,自古如此。” 與河南菜類似的還有魯菜。 由于對食材、湯料等有著極高的要求,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魯菜館已經不再享有民國時期的輝煌。
王學泰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說:“菜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條件。地域菜系是地方菜系的升華,需要該地區有相對發達的商業、交通、文化,特別是城市的繁榮。只有形成了繁榮的城市,才會出現大量的餐館和酒吧,在這個以烹飪為主業的地方,烹飪技藝才能廣泛交流和提高,從而產生大量的名菜;只有當一個城市繁榮,則成為萬物聚集地,烹飪獲得豐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從而形成的名菜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八大菜系大部分產自上世紀經濟發達的地區。 川菜雖誕生于內陸省份,但仍得到成都、重慶等發達城市的支撐。 反觀河南,從清末到民國時期一直飽受戰亂的困擾,至今仍不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 1949年以后,開封這個曾經的豫菜核心城市的地位逐漸下降。 新省會鄭州長期不是區域中心城市,豫菜的影響力逐漸衰落。
最根本的是味道。 就像辣椒的受歡迎一樣,有各種內在和外在的原因,但基礎是辣椒對人們的吸引力。 河南菜名師在總結豫菜特點時表示,豫菜五味和諧,質地、口味適中。 “中”是指河南菜不太甜、不太咸、不太辣、不太酸,而應介于甜、咸、酸、辣之間,平衡,清淡。 “和”就是將東、西、北、南融為一體,統一起來,將甜、咸、酸、辣融于一鍋,達到一味一和。
然而,近兩三十年來,最吸引人的食物要么是濃郁的地域特色,要么是極致的風味,無論是麻辣的川菜還是美味的海鮮。 但河南菜口味一般,缺乏特色,未能給食客留下深刻印象。 它成為一種不尷尬的存在。
苦樹福利
庫叔叔的捐書活動一直在進行中! 長江文藝出版社向庫叔贈送了20本《二十二次離別》作為禮物送給熱心讀者。 講述了一個男孩成長為男人的故事。 這也是一個家庭面對不幸的絞殺,從逃避到反擊的故事。 這是一部跨越兩次世界大戰的命運史詩。 請在文章下留言,點贊數前3名(30以上)將獲贈書本一份。
- 上一篇: (釣魚技巧)筏釣磯釣的作釣方法和過程
- 下一篇: 一種冷水性魚,如今數量多卻不能吃
猜你喜歡
- 2024-02-26 (釣魚技巧)大鯽魚喜歡果香還是腥香?
- 2024-02-26 釣鯽魚、釣鯉魚純蟲拉餌與“肉夾饃”紅蟲餌的制作技巧
- 2024-02-26 沙河水庫來“貴客”野外巡護隊員發現兩只東方白鸛
- 2024-02-26 深海魚之間有哪些區別?黃花魚的肉有什么區別
- 2024-02-26 (內蒙古美食)儒艮的拼音是什么對應的知識點
- 2024-02-26 又稱逆戟鯨為何只吃大白鯊的肝臟而不吃它們的肉
- 2024-02-26 丹江口水庫是釣魚天堂,釣位不差的話爆了!
- 2024-02-26 補辦戶口本要交錢嗎?補辦的流程是什么?
- 2024-02-26 虎鯨靠什么讓大白鯊“聞聲而逃”?
- 2024-02-26 開平大沙河水庫“游”向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