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首創土池養殖模式
斑節對蝦同時采用兩種模式養殖:400平方米水泥池半精養和4畝水面土池精養。 經過幾年的養殖實踐,他認為土塘集約化養殖模式較好。 水泥池半精養雖然產量高,但也需要較大的水、電、飼料等投入,風險控制要求較高,投入產出比較低。 沒有土池那么高。 而且蝦子挖到底的習性似乎更適合土塘養殖,所以他推薦了土塘養殖模式。
選擇好的苗木和養殖節點也是養殖成功的關鍵。 幾年來斑節對蝦,他養育了“南海一號”、“莫諾杰王”、“一品優”等品牌苗木,以及海南苗木及周邊本地苗木。 他告訴小編,“一品友”的抗壓能力比較好。 好,產量高,但出苗時間短; “斑節魚王”前期食量大,生長快,但對水質變化敏感,容易發病; 海南苗木運輸時間長,投放后適應性差; 本地苗木運輸方便,適應環境快。 張欣通常每年種植2粒種子。 育苗時間主要根據當年的氣候、蝦苗出苗時的價格等因素而定。 如果有苗木出苗,當然會優先考慮品牌苗木。
根據經驗,每年春節前后、公歷五月、中秋節前后、農歷十月市場對斑節對蝦的需求量較大,蝦價也較高。
斑節對蝦養殖3次左右即可批量投放市場。 因此,張忠勝建議,最好選擇蝦預計高價出售的時間,然后制定出合適的放流時間。
在水下培育幼苗
養殖的第一步是培育水源。 干塘、疏塘、干塘后,必須在塘底添加一些生石灰,對生石灰進行消毒,同時也增加養殖水的堿度。 養殖斑節對蝦的水體需要一定的鹽度。 張忠勝建議放苗時溫度在25℃左右,鹽度在4格(6%)以上。 有條件的情況下越高越好。 南海東永地下水礦化度較高,達11至13級。 他通常會抽取地下水并在池塘中添加一些淡水。 新抽取的地下水重金屬和氨氮含量較高。 需通風10天以上,并用漂白粉消毒。 只有這樣你才能開始種植水。
定植前先灌一次水,使池水深度達到1.5米。 鹽度按規定調整。 一般在后續的養殖過程中不會添加或更換新水,而是跟隨自然降雨和太陽蒸發的相互作用。 讓養殖池里的水逐漸變淺。 將地下水抽入養殖池曝氣后,再對整個池塘噴灑微生物制劑和光合細菌,持續3至5天,培養水體中的有益藻類和細菌。 要保證水體中的藻類培養良好,等到水體具備各種物理、化學條件后才進行。 只有指標保持穩定才可以準備放苗。
投放蝦苗的最佳尺寸為1~1.5厘米。 如果太小,它們就不容易生存,如果太大,則很容易在運輸過程中死亡。 放苗前應進行試水,蝦苗成活率應在90%以上。 張忠勝的苗密度為每畝5萬至7.5萬株。
喂養有益細菌
出苗后,不必急于喂食。 一般可以等到3天后,等蝦慢慢適應水環境后,再開始投食。 斑節對蝦是一種對飼料蛋白質需求量較高的蝦類。 還有斑節對蝦專用配合飼料。 不過,張忠勝透露,他經常使用南美白對蝦配合飼料進行養殖。 他覺得養殖效果基本是一樣的,南美白對蝦也是一樣的。 對蝦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較低,養殖成本會降低一些。 最重要的是,水體中投入的蛋白質較少,不會對養殖水體造成過大的負擔。
為了保證所有混合飼料盡可能地被蝦吃完,張忠勝每天至少投喂3次,根據情況每天最多可添加飼料5次。 配料混合好后,張忠勝就會繞著池塘走一圈,將飼料均勻地撒在池塘周圍。 每次喂食也是巡塘時間。 最好控制喂量,一小時內吃完。
養殖第一個月,飼養臺上的飼料一般不能被蝦吃掉,因此很難正確觀察蝦的食量。 這必須憑經驗,少量多次投喂,并經常巡塘仔細觀察,直至掌握基本認識。 每餐喂食量。 一個月后,投喂臺上的飼料基本可以被蝦吃掉。 這時,可以更好地掌握進食時間,估算每天的喂食量。 飼養后期,喂食次數可逐漸增加至每天5次。
精細化管理
他在自己的4畝水面的小池塘里安裝了2臺增氧機和1臺增氧機,還為整個池塘配備了底部增氧和供氧設施。 張忠勝表示,以現在的技術,不需要擔心水缺氧的問題。
他認為,如此高密度養殖斑節對蝦,最關鍵的問題是保持水質的優化和穩定。 基本上每周左右測量一次水質,每半個月定期施用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來調節水質。 育種后期實施的頻率會更高。 輸入量大,陳化時會使用一些氧化劑對水進行消毒。 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首先,定期向水體補充活性鈣,尤其是蝦蛻皮前后。 既要保證水色鮮艷,又要給蝦補充足夠的鈣,以促進脫殼或提高蝦脫殼后的恢復能力;
二是冬棚養蝦。 入冬棚前必須保證蝦有2個月以上25℃的生長期。 如果入冬棚太早或者蝦太小,整個冬棚期間蝦都不會生長。 這樣的話,高成本的冬棚養殖時間就完全被浪費了。
由于斑節對蝦有挖洞到底的習性,因此土池養殖的斑節對蝦比水泥池、覆蓋物池養殖的斑節對蝦更容易發生黃鰓、黑鰓和爛鰓病等病害。 因此,要特別注重文化中后期的提高。 底部,定期使用一些底部修飾產品,可預防黃鰓、黑鰓等病害。
養殖過程中其他常見病害還有白斑病、纖毛病、斷須病等。白癜風病因復雜,病毒性疾病很難治愈。 一般來說,以預防為主,重點管理水質,努力消滅病原體。
籠網收獲并批量上市
經過3個月左右的養殖,大蝦即可捕撈,小蝦即可收獲并批量投放市場。 由于第一批斑節對蝦出塘時大小有差異,一般采用蝦盆捕捉,防止對池塘養殖的蝦造成傷害。
張忠勝說:這對蝦生產需要大量的知識,也是養殖利潤差異最大化的地方。 通常分3批出售。 第一批蝦在養殖后90天左右出售。 不管當時蝦的價格是多少,第一批蝦一定要生產出來。 否則,如果繼續以這么高的飼養密度飼養,很容易出現問題,飼養也困難。 變得。 所以,放出第一批蝦,基本上不是為了賺錢。 一是降低養殖密度和水培能力,二是減輕資金壓力。 第二批蝦最好在20天后放出,主要是為了避免斑節對蝦脫殼。 期間還可以查看市場價格來決定是否放蝦; 第二批蝦放流后,此時池塘的養殖壓力就會小很多。 最后一批蝦不用急著上市,等好價后就會放行。 。 這樣,對蝦的批量生產可以減少很多養殖風險,同時也可以保證資金的回流和運作。
隨著其他養殖品種的利潤下降,高風險的花蝦養殖值得嘗試。 我國沿海國家有一定的養殖區,國內很多地區也開始嘗試。
任何地區都不能保持不變。 如果沿用古老的、遺傳的模式和品種,競爭力會越來越差,養殖環境也會越來越差。 改變原有的模式和養殖品種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影響。
如果您在看,請支持一下↓↓↓
- 上一篇: 斑節對蝦養殖技術有哪些?養殖環境與設施?
- 下一篇: 關于海豚救人的故事流傳很久,它為什么會救人?
猜你喜歡
- 2024-02-01 斑節對蝦養殖技術有哪些?養殖環境與設施?
- 2024-02-01 斑節對蝦 大食物觀逐漸樹立向海洋要食物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
- 2023-12-19 池塘里的斑節對蝦野生親蝦的質量和卵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