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吳作人《齊白石》
李可染《紹興社戲》
十一月的北京中國美術館熱鬧非凡。 作為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畫,其文化藝術色彩并沒有絲毫減弱,而是在不同時期引起了全社會的熱烈反響,充分說明了中國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難得一睹畫家的真實本性
畫畫并不難,但能畫好、畫出真心就不容易了。
從藝術本身的角度來欣賞,本次中國美術館館藏特展中,有不少令人矚目的畫作。 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畫作不做作——從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吳作人、李可染、傅抱石等人一一看去。 無論是整頁,還是一寸墨,都是歷史的瞬間,自然的瞬間,人間的一種狀態,也能看出畫家的種種思想。 就牧童而言,雖然是齊白石、李可染畫的最輕松的題材之一,但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相比于李可染畫中的牧童知足、安靜、少動,齊白石畫中的牧童顯得更加活潑有趣。 例如,他92歲時畫了《小牛郎》,作為禮物送給老舍、胡潔青。 生動的細節揭示了老人畫作的真實本質:一條長長的線憑空飛翔著一只傳統的紙鳶,隨著繪畫的進展,極度的拉長使國畫顯得空白而有趣。 低頭看著小牧童,他靠在老牛背上,玩得很開心,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
徐悲鴻1942年創作的《戰馬》,至今仍以當年的白皮書為藍本。 得益于藝術家的初心用墨,它雖然只是一匹駿馬,卻依然保留著戰馬的雄姿:它仿佛聽到了號角的聲音,馬蹄即將邁動。 收費。 畫是熟悉的,馬還是徐悲鴻的馬,筆墨還是國畫的。 再看再想,我的心里突然涌現出一種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以往,有關徐悲鴻畫馬的討論,都離不開“中西結合”四個字。 事實上,情況并非如此。 所謂“中西結合”從何而來? 是筆墨色彩的結合還是構圖意識的結合? 是“中”結合“西”還是“西”結合“中”? 我始終相信,如果你不能解釋清楚,就不要繼續下去。 僅僅因為徐悲鴻先畫油畫,再畫國畫,我們就不能簡單地將其描述為中西結合,曲解了畫家在創作中追求突破、創新、筆墨的追求。 就像獨立的初衷一樣。
同一藝術家的油畫與國畫在同一個展廳展出,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其中,展出最多的是劉海粟和吳冠中。 與吳冠中的工筆和抽象寫實不同,劉海粟的繪畫風格常常混淆中西風格,完全忽視了繪畫材料的差異。 簡單地說,他用油畫代替彩墨,在畫布上描繪出中國畫的感覺和神韻。 至于從遠處看的“花”和“花樹”,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中國畫。 藝術的魅力不僅來源于畫家審美意識的不斷更新,更得益于圖像本身的生命意義和藝術再生。 吳冠中的油畫《廢棄的船》完美地體現了這一點:在殘水和枯草之中,一座昔日的船漁民的房子就像擱淺在近乎干涸的海灘上的荒野茅草屋。 原本寂寥無鄰,但因為有大片肥沃的紅土,整個畫面充滿了異常熱烈的氣氛,令人十分期待。 如果改變不了命運,那就改變一下生活環境,再去欣賞《野草》那隱約相似的構圖。 遐想中,我看著魯迅在草叢中歪著頭,閉著眼睛沉思的樣子,突然發現,他那斑駁、凌亂的黑絲、白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燒不掉的“野草”。那個時代的。 再看一遍,整個畫面仿佛時光的寫意,如夢……如果吳冠中先生還在,我想告訴他我的看法 展覽心得:你用中國畫意識去改變西方油畫美學。 這很棒!
難得一見的素描杰作
素描不小,大家都很棒。
著名藝術家的專輯一直占據拍賣會上的榜首。 2011年,傅抱石畫的八開毛澤東詩集以2.3億元成交; 2009年,齊白石《花鳥工蟲》13開冊以9250萬元成交……這并不奇怪。 在本次中國美術館精品藏品特展中,傅抱石、齊白石的冊頁素描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其中,以傅抱石的八開人物畫為焦點,將歷史與神話融為一體,開創了國畫新傳。 當時我在中國美術館看到了傅抱石贈郭沫若題寫的長卷《美麗人行》原作。 現在我看這組人物畫,匯集了楚辭《九歌》中的著名人物云中君、香君。 、向夫人、大思明、邵思明、董軍、河波、單桂。 他們的雕像不到一英尺高,但卻沒有微型感。 看著久了,我突然感受到了神與人之間深深的依戀,以及嘗試失敗的悲傷。 情感將畫面無限放大,還原了遠古的天、地、云、水,以及永遠不會忘記的過往。 沒有真情的畫,很難造人。 稀有的是圖像、情感和外部世界的創造。 每幅畫上傅抱石留下的長款題跋都在同一卷中,極為珍貴。
同樣精彩的一幕還有李可染的《紹興社戲》。 不算山前舞臺上的演員和水上載著客人看戲的近三十艘木船,抬起頭、抬起頭的村民遠遠超過了一百人。 他們一動不動,有的被戲迷住了,想要詢問戲的情況,但從彼此的臉上卻分不清誰是誰。 他們只知道自己周圍都是前來追劇的普通人……這看似現實,實則寫意。 精雕細琢的小畫,讓世人關注到如大戲般精彩的現實生活。 難怪人們在畫前感嘆。 沒有人能夠想象自己無法想象的事情。 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吳冠中創作的小幅國畫《岳飛兵士圖》。 與李可染在社會劇上大手筆的筆墨相比,這部作品只有一個用線條勾勒出的奇怪人物,站在中央,遠看像人又像雕像,近看又像一個人。人類和雕像。 這些雕像也看起來像人。 若不是藝術家有詩云:“岳家石人是兵將,容貌已被歲月模糊扭曲。” 它有這樣的歷史身份。 又讀了一遍,突然覺得很有趣。 誰說岳飛的士兵不能進入吳冠中的著作,誰說岳飛的軍隊不能完全控制自己! 生活創造藝術,藝術詮釋生活。 只是吳冠中采取了更加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化的創作方式,這樣他的小品才更有趣。
難得的升值模式
為了促進書畫的收藏和欣賞,展示許多長期被隱藏的真跡,也是中國美術館特展所凸顯的一種文化責任感。
從欣賞角度看,取材于毛澤東語錄的《萬山紅》是首選之一。 李可染一生共畫了七幅同名異構的《萬山紅》,其中三幅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院、榮寶齋收藏,一幅遺存于李可染手中。他的家人,其余3件為國內外收藏家所有。 ,如此一來,面對面觀察的機會自然就少之又少了。 哪里可以欣賞到《萬山紅》這樣價值過億的杰作? 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藝術家創作的文化底蘊和開拓創新的思想境界;二是藝術家創作的文化底蘊和開拓創新的思想境界。 其次,在領悟畫意的同時,享受藝術帶來的好心情。
如果讓我選擇齊白石和傅抱石之間的兩塊“石頭”之一作為深入探究的欣賞對象,我會更喜歡后者。 齊白石的花草蟲蟲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和人生真相,而傅抱石的人物作品則往往取材于歷史文化方面。 即使他畫的是同樣的山水,里面的人物也大多是古今的。 另外,流傳作品數量的對比,更是難得一見。 《傅抱石》更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蘭亭》是傅抱石的代表創作題材。 與歷代畫家所畫的蘭亭相比,特別注重氣勢的淡雅和華美。 整體結構是一體化的。 遠看,人在畫山漁人之家,近看,山在圣賢之中。 在里面,無論有多少文人墨客,你都不會注意到畫面的擁擠,無論樹木有多茂密,你都不會注意到筆墨的微微散落。 人們在由衷感嘆《蘭亭序》永恒序列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傅抱石一舉開景的大自在:山無古今,年年有春秋,何須哀悼? !
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這種館藏中同一藝術家作品的集中展示,為藝術品市場的真偽鑒別提供了絕對真實可靠的模式,而允許所有展品免費攝影的新舉措也必然成為真實藝術的普及也將對長期以來猖獗的假畫、假專輯、假名家畫展等各種造假行為提供一定遏制。 我只是想知道,在吳作人的油畫《齊白石》中端坐了63年的老人,當得知他的背后有這么多人偽造他的畫,而且偽造得有多么嚴重時,他會不會憤怒地大笑? 。
- 上一篇: 三架山水庫在哪,誰知道山東第三大水庫,是那個市的~~
- 下一篇: 《小姐好辣》有哪些平臺可以免費看?
猜你喜歡
- 2024-01-24 漁人之家 把自然世界的奧秘與人事的奧妙相匹配,是宋代人所努力追求的高度
- 2024-01-24 漁人之家 牽牛星和織女星真的在七夕相會嗎?
- 2024-01-03 漁人之家論壇,psp王國之心BBS
- 2024-01-02 漁人之家論壇,王國之心 BBS
- 2023-12-31 漁人之家論壇,為什么漁人之家論壇到現在還上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