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燕窩行業近來頗為不穩定。 不久前,辛巴在某網絡平臺發表長文,指責該平臺在“糖水燕窩”問題上實行雙重標準。 他說,很多網紅、明星都賣過同款燕窩,其中就包括當紅的劉耕宏。 劉耕宏事后為此道歉。 這一“指責”再次將燕窩行業亂象推向輿論焦點。
全文共6147字,閱讀時間約12分鐘。
新京報記者孫文軒編輯徐超
“如果買燕窩時擔心遭遇雷雨,可以購買燕條或半干燕窩,不用太擔心清潔問題,這樣可以減少遭遇雷雨的機會。” ” 燕窩經銷商張莉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你可以跟商家說,我要半摘燕跳或者燕盞。如果你能說出這些話,就不會那么容易上當了。” ”
燕窩行業近來頗為不穩定。 不久前,辛巴在某網絡平臺發表長文,指責該平臺在“糖水燕窩”問題上實行雙重標準。 他說,很多網紅、明星都賣過同款燕窩,其中就包括當紅的劉耕宏。 劉耕宏事后為此道歉。 這一“指責”再次將燕窩行業亂象推向輿論焦點。
我國燕窩市場持續增長,2020年將達到400億元。燕窩的消費群體日趨年輕化,品類也越來越多元化。 不少新老品牌和企業都在加緊努力,搶占潛在市場。
然而,燕窩市場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混亂局面。 行業中假冒偽劣、偽劣產品、粘膠、假追溯碼、化學漂白等問題依然存在。 隨著線上渠道逐漸成為燕窩銷售新趨勢,產品端的亂象也蔓延到了電商平臺。 業內人士直言,燕窩行業“深度太深”,亟待加強監管。
──────────
行業亂象:以次充好、
化學漂白、刷膠、貼片
▲圖片/IC
“我們家最熟練的采摘工一天只能采摘200克,像我這樣半專業的人一天也只能采摘50克。” 擁有多年經驗的燕窩產品從業者李青告訴記者,新采摘的燕窩往往嵌有鳥毛和雜質,采毛已成為燕窩產品加工的重要環節。
不過,這樣的采摘工作是相當費力的。 李青告訴記者,根據員工的技術水平,挑選出來的燕窩質量也有所不同。 為了省力,一些廠家走捷徑,直接使用化學漂白劑來簡化拔毛過程。 漂白后,黑發就看不見了。
燕窩產品的細分品類很多,包括燕杯、燕條、燕片、燕餅等,其中燕窩是經過加工的完整燕窩。 李青表示,正是因為品類繁多,才給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以次充好的經營空間。 比如,燉燕窩的原料是什么,其實很難說清楚。 即使商家用碎燕窩當燕窩,消費者也分辨不出來,而且燕窩與燕窩的價差很大。
因此,燕窩粘連、破碎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現象。 李青說,有的燕窩本來就臟,把羽毛挑出來后,留下的縫隙就比較大。 這時,商家就會在上面貼上一些鳥屑,以填補空隙,讓燕窩顯得更加完整。 有些商家會用一些膠類物質將燕窩碎屑粘在燕窩底部,以增加產品的重量。 “在燉燕窩之前,需要將燕窩泡在水里。如果沒有破損的燕窩,浸泡前和浸泡后的重量會基本相同。但如果有破損的燕窩,燕窩的底部就會變軟。”燕窩一泡水就碎了,如果變成渣,重量就輕很多了。
除了上述亂象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燕窩行業部分產品存在的問題還包括價格陷阱、產品走私、虛假宣傳等。
李青分析說,燕窩市場不斷混亂,主要是因為燕窩知識較多,大多數消費者并不了解產品本身。 “現在燕窩行業有很多所謂的品牌,但即使是做燕窩的人,很多人對燕窩也不太了解。”
以燕窩內部的囊絲(燕窩內部的網狀結構,為雞蛋和鳥類提供保溫和壓力緩沖)為例,李青解釋道,燕窩采摘時需要將其剪斷由于環境不同而關閉。 囊絲的程度也不同。 剩余的胞囊絲的多少可以推斷燕窩之前環境的質量。
“比如一個燕窩,大部分的囊絲都被剪掉了,這說明這個燕窩的內部比較臟。” 以季節為例,她表示,雨季的燕窩品質是一年中最好的。 這是因為燕子此時會比旱季有更多的食物。 另外,經常被雨水沖刷后,燕子的清潔度會更高。 因此,雨季的燕窩比旱季的燕窩更受業內人士的青睞,價格也更高。
又如毛燕的采摘方法。 最好的采摘方法是干采摘(將頭發噴濕后采摘),也有濕采摘(將頭發浸泡在水中后采摘),以及介于干摘和濕摘之間的半采摘方法。 干采摘法。 “燕窩是水溶性蛋白質,干采營養損失最小,濕采營養損失較大。” “但外行人分不清什么是干采、什么是濕采。”李青說。
記者發現,在社交平臺和各大購物網站上,有關燕窩產品的負面評價和投訴并不少見。 截至目前,黑貓投訴平臺上已有583起有關燕窩的投訴,涉及燕小廚、燕美娘、燕之屋、小仙燉、同仁堂等品牌。 投訴內容包括燕窩內有異物、產品霉變、產品損壞、產品重量缺失、購買假燕窩、產品功效虛假宣傳等,涉及平臺包括多個主流電商和短視頻直播廣播平臺。 事實上,根據消費者投訴信息,辛巴燕窩事件涉及的產品明智燕窩此前已在多個平臺上架。
──────────
“血燕”丑聞后,溯源碼登場
▲圖片/IC
根據品質等級的不同,燕窩的價格往往從每克十幾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作為一種昂貴的營養補充劑,燕窩行業的問題近年來并不新鮮。 十多年前,整個行業經歷了一場“大地震”。
當時,一些商家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發明了“血燕”這個品類,謊稱這些燕窩是燕子“吐血”形成的,因此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據當時央視報道,從2011年6月開始,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連續三個月對市場上銷售的血燕產品進行了抽查。 結果,537批次、3萬余支血吞產品100%不合格。 一些所謂的血燕子的亞硝酸鹽含量高達每公斤11000毫克,比標準高出350倍。 據了解,攝入過量的亞硝酸鹽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含量超標的食物,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經調查發現,這些血吞產品主要從馬來西亞等國家進口。 此事件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 盡管媒體揭露該產品是假血燕窩,但當時消費者對所有燕窩都持不信任態度。 一時間,整個燕窩行業陷入危機。 同年7月,中國開始禁止進口海外燕窩。 從事燕窩生產的企業陷入困境,媒體報道稱90%以上的燕窩滯銷。
直到2013年國家恢復合法進口燕窩,燕窩市場才開始回暖。 2014年,我國燕窩政策正式放開。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與印尼、馬來西亞主管部門的協議,輸華燕窩產品加工企業必須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注冊后方可進口。 合法進口的燕窩產品也符合一系列相關標準。 輸華燕窩產品還應建立追溯體系,確保產品可追溯,出現問題時能及時召回相關產品。 中國燕窩追溯管理服務平臺應運而生,燕窩行業進入追溯碼時代。
追溯碼已成為識別合法燕窩產品的主要標識。 “根據產品認證相關規定,境外燕窩產品加工企業使用的燕窩應來自官方注冊的燕窩(洞)。境內燕窩產品加工企業應使用經國家質檢總局(中國質量檢驗研究院)可追溯的合法進口燕窩。檢驗檢疫)作為原材料。” 中國檢驗檢疫研究院表示,CAIQ追溯標簽作為進口燕窩的身份證,已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2021年1月,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燕窩追溯報告》顯示,目前,獲得我國準入的三個燕窩出口國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 我國海關總署注冊的燕窩生產企業共有60家,其中馬來西亞生產企業35家、印度尼西亞生產企業23家、泰國生產企業2家。
目前官方認可的追溯碼不止一種。 業內人士介紹,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發布的追溯碼(CAIQ)于2014年首次發布,是目前市場上較為主流的追溯碼,也稱為國際碼。 CCIC集團還在2019年推出了追溯系統,簡稱CCIC。 CCIC的追溯碼目前主要用于馬來西亞進口燕窩。 與國際碼不同的是,是直接在國內加工的。 類別。 此外,還有兩個官方認可的追溯碼,一是欽州燕窩產業園(中國檢驗檢疫系統)的追溯碼,二是廈門東南鹽都的追溯碼。
但追溯碼并不能完全保證消費者購買的燕窩產品的質量。 “溯源碼可以幫助你查詢流通渠道。有正規溯源碼的燕窩產品基本上都足夠干燥,所以不需要考慮水分問題,但這并不能完全保證產品的質量。” 燕窩經銷商張莉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燕窩產品進口過程中,海關會檢查亞硝酸鹽等部分元素是否超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但不會檢查燕窩是否打膠或打補丁,“因為沒有機器有專門的標準來檢查打膠和打補丁的情況,所有這些都必須由人工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溯源代碼本身也并非沒有遺漏。 一些不法分子也在這方面做文章。 “為了冒充偽劣產品,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帶有假冒CAIQ追溯標簽的燕窩產品。”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CAIQ)公布的案例顯示,該產品“在包裝上清楚標明了成分”。 整體外觀與中國檢驗檢疫研究院注冊的燕子圖案基本一致。”
李青透露,燕窩行業有一條專門做追溯碼的供應鏈。 商家購買并貼上追溯碼,可以說是自己的工廠。 “主要看B端經銷商的需求,想要就放,不想要就放。” 不,就像防偽碼一樣。” 她進一步解釋,碩源碼的最初目的是讓消費者知道產品的來源以及是否符合標準。 “但是燕窩進來的渠道太多了,而且很多都不是通過正規渠道,而大多是通過快遞,所以不會有正規部門的核查資質。”
除了燕窩溯源碼本身的疏漏外,產品銷售渠道和平臺也往往缺乏嚴格的審核和控制。 一位燕窩從業者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于燕窩產品的入駐,此前有的平臺主要要求營業執照和食品許可證,有的看重品牌影響力,有的平臺要求產品許可證(特殊類別)。 項目中的產品需要上報并審批后才能上線交付)。
某平臺官網顯示,燕窩等傳統營養補品屬于定向邀請范疇。 即商家只有經過平臺的邀請和審核許可,才能發布相應品類的產品。 具體來說,定向邀請需要滿足的條件包括:需要滿足相關資質要求和資費標準; 需要滿足行業對店鋪品牌定位、商家實力、運營能力等要求。 另一平臺的準入說明顯示,傳統滋補品的準入標準要求主要包括:商戶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經營國產滋補食品。 生產企業需取得近六個月內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掃描件。 進口貨物報關單掃描件,以及近六個月內同批次貨物的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明或出入境檢驗檢疫健康證明掃描件; (如果是進口干燕產品,需同時提交原產地證書,且國外生產企業需是國家認監委批準注冊的國外生產企業)。
不過,不少受訪者表示,目前平臺需要審核的信息并不能完全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品質。 “這種審查主要看營業執照、營業執照等,一些特殊問題,也可以找機構花錢解決。” 廣東滋補行業從業者楊正表示,“(對于燕窩產品的質量審核,表示)前期不太現實。平臺前期要求的是商家數量和燕窩產品質量”。板材的尺寸,后期可能抽檢也可能不抽檢,因為檢測費用很高,費用誰來承擔? 他進一步解釋說,“平臺要求是在國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最大化GMV(商品交易總額),所以審核不會特別嚴格,特別是在前期。具體的安全性還在取決于國家。” 廈門燕窩從業者李峰也表示,“如果你賣的東西有問題,需要你自己處理,平臺上肯定沒有辦法控制。”
──────────
品牌公司依靠高額營銷費用來增加收入
▲商家展示已加工完成的巖展。
中國是燕窩的主要消費國。 據觀燕報告網發布的《深入分析中國燕窩市場發展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以下簡稱《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燕窩市場規模全國燕窩產業規模達35億元。 這一指標今年幾乎增加了兩倍。
近年來,常溫即食燕窩、鮮燉燕窩等產品的出現后,燕窩的消費變得更加便捷。 市場總體呈現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增長格局,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2020年,我國燕窩產業交出了4億億元的成績單。 國燕委主任馬增軍表示,雖然進口有所增加,但市場需求仍存在較大缺口。
幾大電商平臺的一些銷售數據也佐證了這一趨勢。 據相關統計,五年內京東燕窩銷量增長了30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98%。 《2020年燕窩行業疫情生存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天貓燕窩銷售額為20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50%。618銷售額約為6.3億,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50%。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100%。 據抖音數據分析服務平臺蟬媽媽發布的《抖音2022年第一季度滋補飲食行業報告》顯示,從去年一季度到今年一季度,與藏紅花、沙棘同品類的醫藥食品主要原料、燕窩成品為代表的燕窩滋補品類占據前兩名位置,銷售額連續多個季度持續增長; 在補充劑品類中燕窩銷售,即食燕窩的市場份額已攀升至第一。
上述《研究報告》稱,從消費群體來看,1985、90后人群逐漸成為燕窩的主要消費者。 對于年輕人來說,高顏值包裝的燕窩產品、跨界聯名的燕窩產品,或者是“燕窩+”新花樣的產品更有吸引力。
近年來,在國內已形成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品牌有燕之屋、小仙燉、燕安居、燕福、喜燕燕窩、天賜福燕、青島正典、同仁堂等,其中,小仙燉近年來表現不俗。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小仙燉成立于2014年,憑借創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吸引了眾多資本,共獲得6輪融資。 官方數據顯示,其2018年銷售額為2億,2019年達到8億。2020年,其在618和雙11促銷中的銷售額總計達到7.1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小仙燉還是老燕窩品牌,其業務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銷和廣告方面的高投入。 以小仙燉為例,其營銷手段包括邀請豪華明星陣容代言、KOL在小紅書等社區平臺種植、頭部主播直播產品、集中投放電梯廣告等。 一位燕窩從業者曾對媒體表示,小仙燉每年的廣告費用約為67億元。
多位接受采訪的燕窩從業者表示,公眾對燕窩的認知度較低。 由于我們不知道燕窩的好壞,很容易買到假燕窩或劣質燕窩。 “有些顧客為了防止上當受騙,只能購買品牌燕窩,但有些品牌的溢價夸大,有時甚至是市場價的3-8倍。” 燕窩行業從業者趙晨說。
《研報》認為,新進入的品牌均以即燉和即燉為主要賣點,但在品牌建設和銷售網絡建設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燕窩產業距離良性的行業競爭和集群發展還很遠。
──────────
爭論仍在繼續:燕窩真的有營養嗎?
▲圖片/IC
時至今日,關于燕窩是否真的具有相應的營養價值,仍然存在爭議。 有人認為,燕窩是一種營養非凡的高檔滋補品。 還有人說燕窩中的蛋白質質量較差,不能與肉、蛋、奶中的蛋白質相比。 靠吃昂貴的燕窩來補充唾液酸,成本太低了。 效果也不明顯。
廣東省食品安全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表示,國家標準的缺失是燕窩行業亂象頻發的主要原因。 在他看來,只有有了國家標準的支撐,整個行業才能進入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規模化的循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國燕窩產品尚無行業和國家標準,相關企業主要依據罐頭食品國家標準加工燕窩產品。 近年來,燕窩行業企業雖然制定了一些團體標準,但在如何規范燕窩產品質量安全、如何規范檢驗等方面還存在差距。
有業內人士表示,燕窩標準的制定并不容易。 這是由于原料本身的多樣性造成的:每只燕子產出的燕窩不同,里面的營養成分也不同; 每個公司對原料燕窩的加工方式不同,在這個過程中,產品標準也再次變得復雜。 ; 此外,東南亞各地也有不少生產燕窩的公司。 不同地區的燕子品種不同,不同國家的標準也不同。 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燕窩標準的制定變得非常困難。
該行業普遍受到更嚴格的監管。 多位受訪者表示,相關部門對燕窩產品的抽查頻率不斷增加,對指標的把控也更加細致。 楊正說,“現在整個燕窩行業比以前規范了很多。” 不過,他仍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燕窩產品時“盡量選擇干燕窩”。
“對于消費者來說,由于燕窩的單價不低,他們通常會去社交平臺或互聯網上進行研究。” 李青表示,想要買到好的產品,還是需要多學習一些鑒別知識。 “如果你打算長期吃燕窩,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自己多了解一下燕窩,這樣才能更快地選擇合適、靠譜的商家和靠譜的產品。”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受訪者均為化名)
值班編輯李佳佳康呵呵
猜你喜歡
- 2023-12-27 池沼公魚 新疆水產逆襲之路:從養魚改養南美白對蝦開始
- 2023-12-26 芳村花卉市場 “云上花市”開啟云端待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