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八年前,烏魯木齊周邊幾乎沒有人養蝦。 馬鞍公鎮農民王景輝從養魚轉向養白蝦。 年產量達到30噸,他的收入也增加了好幾倍。
這只是新疆水產品逆襲的一個縮影。 提起新疆,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戈壁和沙漠。 20世紀50年代,新疆的水產養殖業還是一片空白。 如今,從大閘蟹到白鮭魚,從三文魚到天山雪鱘,新疆的水產品品種越來越多,品牌也越來越好。 已銷往內地各大城市,有的甚至出口國外。
產業繁榮之路:特色經濟漁業產業集群逐步形成
9月下旬正是南美白對蝦上市的季節。 王景輝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來買蝦的卡車在他的池塘邊排隊。
蝦上市時,王景輝一家平均每天能搬700公斤蝦,有時能搬1噸。
蝦的價格與其大小成正比。 蝦越大,價格越高。 6至7厘米長的蝦收購價可達50元/公斤。 王景輝養的一些蝦,拉長后只要100塊錢。
不少從馬鞍公鎮采購的蝦在烏魯木齊北園春海鮮市場出售。 市場經理宋麗君注意到的變化是,近年來,新疆的水產品越來越多。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活蝦、活蟹一半以上產自新疆。”宋利軍說。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正是一年中螃蟹銷售最火爆的時期。 在烏魯木齊從事螃蟹生意20年的經銷商李阿良表示,新疆地產蟹和江蘇蟹的銷量“平分秋色”,而且本地螃蟹的價格更便宜,近50元一只。公斤。
與過去不同,水產養殖依賴的是“運輸”。 目前,新疆水產養殖已形成以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鯽魚等大宗魚類為主,名優特色品種為輔的結構層次。 名優特產品種多達100種。 20種。 其中虹鱒、河蟹、白斑狗魚、沼澤胡瓜魚、鳊魚、蝦等產量較高。
自治區漁業局副局長蘇德學表示,20世紀50年代,新疆漁業以捕撈為主,養殖業一片空白。 20世紀60年代,水產養殖業開始騰飛。 同時,逐步引進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鯽魚等長江水系魚類,極大豐富了新疆經濟魚類品種構成。 后來,隨著人工養殖技術的普及,新疆的養殖業逐漸發展起來。
如今,新疆漁業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特色經濟魚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特色經濟魚產品品牌初步創建。
綠色高效之路:優質水質是新疆水產品的“金字招牌”
9月24日,烏魯木齊時代廣場一家“三文魚”餐廳試營業。 這里的服務員告訴顧客,三文魚來自伊犁地區尼勒克縣。
尼勒克縣冷水資源豐富,新疆天韻有機農業有限公司在此養殖鮭魚。 2014年,第一批鮭魚子從美國阿拉斯加引進。 經過近三年的成長,于2016年9月在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首次亮相,推出“天山躍三文魚”品牌。 社會知名度。
新疆天韻有機農業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姚定祥表示,在三文魚養殖區,每個智能養殖車間都包括浮箱、智能投喂系統、廢物處理裝置、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等。 ,可實現水質預警和廢物利用。 等,是一種綠色環保籠具,擁有多項技術專利。 這種綠色養殖方式還獲得了農業農村部“數字漁業工程”的支持。
去年,天韻三文魚銷量達到2300多噸,主要銷往烏魯木齊、上海等地,實現收入9000萬元。 今年的銷售目標是突破1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疆優質的水質是新疆水產品最大的“金字招牌”。
新疆水產研究所總工程師蔡靈剛表示,新疆漁業水域不高度發達。 水源來自雪山。 甘甜清澈,水質純凈無污染。 是發展無公害漁業、生產有機水產品的理想場所。 目前,博斯騰湖、賽里木湖、烏倫古湖等水域均已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
隨著自治區實施旅游振興戰略,新疆漁業正積極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漁業+旅游”,加快培育城市休閑漁業。
自治區漁業局水產養殖和產業發展處副處長于山江于蘇普表示,新疆休閑漁業以捕撈、餐飲、觀光為主,經濟產值已達2.73億元。 其中,福海縣烏倫古湖冬釣文化旅游節是國家級示范性漁業文化節。
品牌發展之路:打造新疆水產品整體品牌形象
陽澄湖大閘蟹年產值已達300億元,但新疆本土河蟹大閘蟹的品牌效應無法比擬。
為此,新疆正在打造“綠色新疆、優質漁業”的水產品整體品牌形象,讓品牌增加效益、增加附加值。
據統計,新疆主要水產品企業已注冊商標20個,共71個產品。 其中“賽里木湖白鮭魚”、“天云鮭魚”、“冰川魚”、“吉利湖”已是著名商標。
每年冬天,賽里木湖的冰釣景象堪稱奇觀。 新疆賽里木湖漁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加工廠廠長孫晶表示,剛捕撈上來的活魚在加工廠內快速冷凍、包裝、冷藏,通過冷藏車運往烏魯木齊,然后空運到全國主要省會城市,可以保證“從捕撈起24小時內送上餐桌”。
賽里木湖白魚是從俄羅斯引進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高白魚已成為亳州的特產之一。 由于白鮭吃天然餌料,年捕撈量僅300~400噸,經濟價值較高。 鮮魚出廠價達到每公斤188元,高檔酒店的價格至少翻倍。
如今,賽里木湖白魚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等內地城市,甚至遠至芬蘭。 這是新疆水產品首次進入歐盟國家。
此前,博斯騰湖的公魚已出口到日本和韓國。 博斯騰湖釣站站長張莉表示,博斯騰湖胡瓜魚進入日本市場后,被指定為特A品,占日本沼澤胡瓜魚市場的70%。
今年,賽里木湖白魚魚子醬有望出口芬蘭,伊犁的鱘魚魚子醬也即將上市。 各大水產品龍頭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完善價值鏈。 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監事長吳春梅表示,公司建立了水產品深加工研發中心,加大野生魚罐頭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充分利用博斯騰湖野生魚類資源及周邊綠色有機農產品,形成多品種、多層次的產品結構,提升品牌影響力。
物流護航之路:為新疆水產品“走出去”插上翅膀
今年,新疆農產品特產可從產地直運到顧客家中,這將便利新疆水產品拓展內地市場。
以順豐速運為例。 此前,這家物流公司發運的新疆農產品特產分批運往西安、杭州等地,然后包裝發運。 物流信息顯示,并非新疆生產。
“這極大削弱了消費者對新疆農產品的認知。” 順豐速運(集團)公共事務部新疆辦事處總經理李守國表示,今年各大物流公司都在力爭“直運”,即從產地直接運送到消費者手中。
李守國表示,順豐有一架可以運載28噸貨物的專機。 每天從烏魯木齊起飛,抵達杭州中轉樞紐池沼公魚,然后將貨物發往華東、華北地區。 再加上冷鏈物流系統,可方便“直達”全國各地。 以阿勒泰冷水魚為例,可以保證部分省會城市12小時內到達。
同樣,為保證新疆水產品的時效、安全,南航貨運開通了“綠色通道”。 來自新疆各地的水產品每天早上6點開始登機,全部當天空運出疆。
據統計,今年以來,南航新疆分公司航班累計運往疆外水產品624噸。 其中,數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凍魚、對蝦和河蟹。
南航新疆分公司貨運部國內航線銷售經理曲毅表示,新疆水產品已被列為優先貨物,無論是冷凍還是生鮮,都可以空運全國。
除了便捷的運輸方式,新疆本土企業也在不斷探索高效的物流方式,為水產品“走出去”插上翅膀。 海虹國際物流港位于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擁有集冷凍倉儲、分級包裝、電子結算、食品追溯等為一體的農產品冷鏈流通供應鏈,并連接國家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臺。 ,實現整個冷鏈的可視化。
海虹國際物流港副總經理陳德志表示,今年專門成立了進出口業務部,重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發揮烏魯木齊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中歐班列等優勢,逐步打造建立立足新疆、輻射中亞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讓更多優質的新疆水產品出去”。
- 上一篇: “燕窩”“控訴”再把燕窩行業亂象推到輿論聚光燈下
- 下一篇:
猜你喜歡
- 2023-12-27 池沼公魚 獨特的自然因素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禮物,值得收藏!
- 2023-12-19 池沼公魚的生態類型及水系分布圖,值得收藏!
- 2023-12-09 池沼公魚 歐洲鱸魚入侵新疆,2年即可繁殖。 整個博斯騰湖“迷失”了嗎?
- 2023-12-09 池沼公魚 2023-2029年中國池塘冶煉行業市場運行情況及發展趨勢
- 2023-12-09 池沼公魚 “黃瓜魚”起源于日本,入侵中國北方海域,現被日本管理并轉售。
- 2014-07-23 《想釣魚跟我走》第一季07 冰釣池沼公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