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潑魚》不誤導、不夸大、不炒作!
中華鱉(鱉)是我國廣泛分布的次生水生爬行動物。 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文化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多年來,由于過度捕撈和棲息地惡化,野生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自然產量大幅減少; 隨著中華鱉產業的迅速崛起,中華鱉的產量持續大幅增加,而人工養殖產品的質量也在不斷下降。 因此,極大地推動了仿生態、仿野生、仿自然等中國鱉養殖技術的研究。 筆者結合多年中華鱉養殖的應用研究以及近期與安徽省不倒翁賓館有限公司大圍農場、安徽省喜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技術合作實踐,探討中華鱉如何-甲魚模仿自然(模仿生態、模仿野生動物)。 總結了養殖關鍵技術,供養殖戶參考。
1、池塘環境選擇及設備
1.1 養殖池的選擇
根據中華鱉喜靜怕驚、喜陽光怕風、喜清潔怕臟的自然生活習性,所選池塘應環境安靜,無以下污染源:工業“三廢”和生活及醫療廢物; 應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準,排灌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溶氧高,采光好; 土壤重金屬、農藥不超標,水源符合NY5051要求,空氣質量符合GB3095二級及以上標準,土壤符合GB15618要求。 龜池適宜面積為1畝,水深1.2米至1.8米,坡度為1:2.5至3.0。 入口和出口設置在相對側。 進出水口均采用50目雙層鋼網過濾,防止龜逃走和天敵入池。 中間池脊夯實嚴實,不漏水。 防逃設施由石棉瓦制成。 四周墻高出池脊50~60厘米,埋入土下約30厘米。
1.2 模仿自然環境的池塘的組裝和建造
1.2.1種植水生植物。 種植苦草、伊樂藻、紫錐菊等沉水植物和蓮藕等挺水植物,并種植鳳眼蓮、蘿卜蘋果等浮水植物。 水草覆蓋率50%左右。 種植適當的水生經濟植物不僅可以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還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 在龜池種植水草有五大好處:一是為龜提供棲息地;二是為龜提供棲息地。 二是凈化水質,增加溶氧; 第三,它是海龜的天然餌料; 第四,調節水溫,特別是在夏季高溫季節,可以提供有效的遮陽降溫; 五是清潔龜體。
1.2.2養殖鮮活水生動物。 在自然環境中,中華鱉主要以螺類、蛤類以及軟體動物中的底棲動物的幼蟲為食。 在池塘中移植螺、蛤等底棲動物和野生小魚、小蝦,讓其自然繁殖,作為中華鱉的天然餌料。 用量為100~200公斤/畝。 5月至6月,可將產卵的鮮蝦適量放入龜池中,不僅可以為中華鱉的生長提供活餌料,而且可以作為甲魚體內生物鏈的一個環節。池塘生態系統,改善水質。 投放螺螄不僅可以清除殘留餌料,凈化池底,改善水質,還可以提供龜喜歡的活性蛋白餌料。 放入蝸牛前,應用8~10毫克/升的錳酸鉀消毒10~15分鐘。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如發現池內螺類不多,應適量補充水。
1.2.3定期施有機營養肥。 中華鱉主要生活在水中,養殖過程中的水生態環境和水營養源非常重要。 許多引起中華鱉疾病的病原體都生活在龜池的水環境中。 如果水質受到污染,它們就很容易繁殖。 這是中華鱉患病的主要原因。 通過定期施肥,可以改善水質,促進螺類、蛤類等底棲動物和野生小魚蝦的生長。 可以通過藻類調節水質,抑制致病病原體的生長。 即使每月換水一次,水質也不會受到影響。 也不會被污染。 如果頻繁換水,不僅成本較高,而且還會影響龜的生長環境,導致池塘中本應存在的浮游生物不能正常繁殖,無法抑制致病的生長。病原體。
2、苗(幼龜)的選擇和放養
選擇體質強健、無病傷、品種純正、四肢健壯、龜體豐滿、無病傷、個體整齊、色澤鮮艷、反應靈敏的健康中華鱉苗進行放養。 放養時動作要輕快,以免傷苗。 入池前用3%~5%的鹽水浸泡15~20分鐘消毒。 一般投放幼鱉500尾/畝,鰱鳙30~20尾/畝,草魚50尾/畝,黃顙魚魚苗20~50尾/畝。 為了保證鱉的正常攝食,鯉魚一般不混養于池塘。
三、日常管理及飼料投喂
3.1 飼料喂養
根據生態養殖原則,飼喂的飼料均為天然動植物飼料。 主要以新鮮野生魚、蝦、螺、蛤、動物內臟為主,配合少量小麥、玉米、南瓜等作為龜的適口餌料。 放養后1周內,可以以豬肝為主飼喂中華鱉,誘導其進食。 后期可適當喂食小雜魚、蛤肉等動物性飼料。 誘餌必須放置在平臺上,最好是剛好在水面之上。
堅持“時機、定位、數量、質量”的原則。 當水溫達到20℃時開始喂食。 每日投喂量約占龜體重的2%~3%。 當水溫達到25℃以上時,投喂量一般占龜體重的3%~4%。 當水溫達到28℃以上時,投喂量一般占龜體重的5%~7%。 為了降低餌料系數,避免破壞水質,餌料必須在2小時內吃完。 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喂不同粒度的飼料。 前期將魚、蝦、蚌肉剁成粒度1.0~1.5厘米的塊喂。 當龜體重350克時,直接喂帶殼的螺螄肉或魚蝦肉塊,可以鍛煉龜的野性,提高其肌肉質量。
3.2 水質調節
保持水體透明度小于30~40厘米,水色宜為藍綠色或黃棕色。 為保證龜的正常攝食和良好生長,水位一般保持在1.5米至1.8米。 水質調節方法有物理、化學、生物三種:①物理法。 依靠外部河流水源及時換水、補水,利用水草、螺類的自然調節。 ②化學法。 6月至9月每月全塘撒生石灰15~20公斤/畝,保持水體pH值7.0~7.5。 ③生物調節。 利用光合細菌、EM細菌、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制劑交叉使用,降低池塘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
3.3 日常管理
堅持早晚巡塘,注意檢查龜類活動情況、水質變化、水草生長情況、池內螺類數量,修好防逃設施,觀察是否有池塘周圍的敵人,及時清除殘留的餌料和污垢,并清潔食物臺和工具。 同時,注意保存各種生產記錄,觀察中華鱉的活動和進食情況,定期檢查網片和石籠,防止鼠害。
4.疾病預防和治療
苗木放養前,用5%的鹽水浸泡10分鐘左右,或用20毫克/升的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 在養殖期高溫病害流行季節,將25毫克/升生石灰溶液潑入水中2~3次,殺滅水中病源,及時補充水中鈣質,調節pH值。
堅持生態防病為主、中草藥防病為輔的原則。 藥品的使用必須符合NY5071-2001的規定。 根據情況,4月下旬可采用藥物殺死鈴蟲。 5月初以后,每15天用生石灰消毒一次。 高溫期間每10天消毒一次。 6-9月選擇使用黃柏、大黃復方中藥,餌料中添加VC、VB和益生菌,增強龜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抗病能力。
5. 總結
池塘仿自然養殖,可以保持中華鱉的野生習性,營造池塘模擬生態環境,多投放天然餌料。 飼養的中華鱉體形勻稱,甲殼光亮,裙擺寬大,肌肉強健。 當切開時,它們可以看到淺黃色。 肥肥的,味道好極了。 中華鱉與其他魚類混養,可以有效利用水域空間,優化生態環境,促進養殖水域物質循環。 養殖產品品質優良、營養價值高、市場價值高、生長速度快、增重倍數高。 一般為1.5~2.0倍。
中華鱉養殖的放養密度是決定養殖效果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合理設置放養密度應考慮水體負荷能力。 綜合水體承載能力和利潤預期,最終確定養殖數量。 適宜的飼養密度和適宜的飼養規格有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姜野、林、丁鳳琴、舒偉虎、錢超兵、陳華良、李翔。內容稍作修改并由“鳳翔漁業”公眾號配圖)
- 上一篇: 不吃不喝守候寶寶60天:帝企鵝爸爸帝
- 下一篇: 池塘中體質無傷的成鱔留種專池培育箱
猜你喜歡
- 2023-11-20 池塘中體質無傷的成鱔留種專池培育箱
- 2023-11-19 不吃不喝守候寶寶60天:帝企鵝爸爸帝
- 2023-11-19 子牙童趣三農致富能手姚志剛養殖龜鱉一年銷售上千萬元
- 2023-11-19 雄性海馬負責生育后代,海馬爸爸是如何產崽的?
- 2023-11-19 海星沒有腳,它們是靠什么移動的?
- 2023-11-19 清潔工魚突然死了怎么回事魚爛了用什么藥
- 2023-11-19 (釣魚學堂)蚯蚓的繁殖多在8~10月份
- 2023-11-19 海馬是典型的卵生動物,被歸為魚類,其繁殖方式是卵生
- 2023-11-19 (釣魚技巧)晚春釣草魚的發酵類餌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