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餌料
近期,多位專家提醒,老年人感染COVID-19后需警惕“無聲缺氧”。
什么是“無聲缺氧”? 有什么壞處呢? 如何識別和應對居家護理“無聲缺氧”? 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話,要小心了!
01什么是“無聲缺氧”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師牛洪濤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人體的肺部主要執行維持生命的氣體交換任務,吸氣時為體內每個細胞提供氧氣,呼氣時除去二氧化碳。 當血液成分不足(貧血)或血液中含氧量低(低氧血癥)時,就會發生缺氧,這會導致組織供氧不足。 當缺氧時,呼吸頻率通常會增加,以增加吸入的空氣量,這也是身體發出的一種“警報”。
但也有一種情況,身體的血氧含量下降了,但沒有同時出現氣短或呼吸困難等信號。 “這種‘無聲’缺氧就是‘隱形缺氧’,也稱為‘無聲缺氧’。”
如果身體缺氧卻未能及時拉響“警報”,就會對身體的重要器官造成不可挽回的致命傷害。
現實中,“無聲缺氧”的患者可能看上去狀態良好,但血氧飽和度可能已降至70%以下。
02哪些老年人需要特別注意?
60歲以上高危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癌癥、惡病質等高危人群需高度警惕。
感染COVID-19時,上呼吸道癥狀不嚴重,發熱不明顯,甚至出現體溫過低,但病毒載量持續呈陽性并緩慢轉陰。 雙肺毛玻璃樣炎癥變化可能會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發生,并且可能危及生命。
“無聲缺氧”作為一種病理現象值得高度重視。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Omicron疫情嚴重病例造成的“無聲缺氧”現象并不常見。 關注但不恐慌才是正確的態度。
您可以在家準備一個指夾式血氧計(俗稱“氧飽和夾”),幫助及時發現危險的低氧血癥:
如果血氧飽和度低于90%,需要盡快去醫院;
對于一些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特別是肺部疾病的患者來說,血氧飽和度可能已經很低。 如果突然出現大幅下降,下降率超過5%以上,應高度警惕,盡快就醫。
如果買不到血氧儀,可以密切關注老人的呼吸狀況、活動耐量等,以識別“無聲缺氧”的發生。 具體方法:
成人正常呼吸頻率為12~20次/分鐘。 病情嚴重時,呼吸頻率可超過30次/分鐘,應及時就醫。 當輕體力勞動、平地行走100米或爬2層樓時,出現呼吸頻率明顯加快、呼吸困難、說話斷斷續續、嘴唇發紫、大量出汗或氣短時,應提高警惕并就醫。盡快。
此外,還可以通過觀察患者的皮膚變色(變紅或紫色)、發紺(唇色由自然色調變為藍色或紫色)、耐力下降(輕體力勞動、平地行走100米或上兩層樓,你會大汗淋漓或氣短)來識別“無聲缺氧”的發生。
來源:健康新聞
03老年人感染后
什么情況下需要及時就醫?
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李彥明建議:
對于老年人,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陪護家屬要定期監測體溫、心率、脈搏以及末梢血氧飽和度的變化。 家人可以先了解老人的整體基本情況,比如平時的基礎心率、基本血氧飽和度等。 在了解基本情況的基礎上,他們可以密切監測并第一時間了解情況。 有什么明顯的變化嗎?
“如果這些指標比較穩定的話,就沒有關系,如果出現不穩定,特別是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就應該及時送醫院治療。” 李彥明表示,越早就醫,治療成功率就越高。 高的。
此外,李彥明建議,家人還可以觀察老人的全身狀況變化。 例如,你是否能吃得好,你是否有尿失禁,你的排便是否正常,你的尿量是否明顯減少,你的精神狀態是否有明顯的變化。
“老年人有時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不適,但如果老年人表現出明顯的昏昏欲睡,或者突然不認識人、不知道人在哪里、或者說話不合邏輯,這些都是一些危險的信號。” 李彥明說道。
此外,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如果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持續存在或加重,也需要特別關注,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新的異常,如突然出現一側肢體活動不良或精神異常等,需要及時送醫生就診。
另外,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冠心病、糖尿病等,如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基礎疾病本身加重,尤其是老年人的慢性基礎疾病呼吸系統,需要及時送醫。
李彥明提醒,對于80歲以上、患有多種基礎疾病未得到很好控制、未接種過COVID-19疫苗的老年人,家人在觀察這些指標時要更加小心。 如果出現問題,請就醫。 更及時一些。
家里有老人
面對 COVID-19,您需要了解什么
- 上一篇: 低張性缺氧對機體的影響有哪些?
- 下一篇: 海月水母無性生殖的主要方式及結果和結論
猜你喜歡
- 2023-11-04 海月水母無性生殖的主要方式及結果和結論
- 2023-11-04 低張性缺氧對機體的影響有哪些?
- 2023-11-04 從低海拔進藏者需有六項注意:高原缺氧
- 2023-11-04 “倒立水母”是最適合于新手飼養的嗎?
- 2023-11-04 新疆規模最大甲魚養殖孵化基地落戶巴音郭楞蒙古
- 2023-11-04 網紅吃播吃的鯊魚究竟是什么物種?海錯拾遺
- 2023-11-04 (釣魚技巧)子線長度到底設定多長最合適?
- 2023-11-04 世界上還有溫柔的濾食性鯊魚,全都很兇猛
- 2023-11-04 臨床醫學基礎護理——皮膚完整性受損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