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餌料
近日,一則“網紅涉嫌利用瀕危大白鯊烹飪食物”的新聞報道登上熱搜話題。 視頻中,一條人高、號稱“人工飼養”的大鯊魚,被網紅切成碎片煮熟。
視頻一經發布,就有科普博主和專家指出,視頻中的鯊魚是食人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人工飼養。 隨后,該視頻被Mukbo刪除。 在后續報道中,該美食廣播公司聲稱他購買的鯊魚是“尖齒鯊”,并表示他受到了誹謗。
原視頻已被刪除
那么,這次鯊魚到底吃的是什么? 是否違法? 海措十一將一一解答。
身份查驗!
要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我們首先要了解上面提到的“食人鯊”和“尖齒鯊”到底是什么物種。
Carcharodon carcharias這個名字對于大家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是說到這個物種的昵稱——大白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是的,這是現存最大的掠食性魚類,以其兇猛的性情和巨大的體型而聞名。
大白鯊| 翼手蛛 / 維基共享資源
該物種幾乎遍布世界各地的溫帶至熱帶海域。 在中國,食人鯊的分布范圍北起遼寧,南至海南。 該物種符合大眾對“鯊魚”的基本印象,幾乎是鯊魚的代名詞。 可以說是人盡皆知。
至于吃播中提到的尖齒鯊,我們查了相關資料后發現,它就是Chaenogaleus的中文譯名。 此譯本由臺灣學者翻譯,大陸譯為Chaenogaleus。 目前,該屬僅被稱為 Chaenogaleus。 現存種之一——Chaenogaleus macrostoma(大陸名:Chaenogaleus macrostoma)。
該種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海域,目前相關資料匱乏。 據《中國動物區系:圓孔藻與軟骨魚綱》記載,該種分布于南海及臺灣西南部海域。
那么,這次涉及的是哪種鯊魚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張長齒鯊的圖片:
巨齒鯊 | 哈里斯,M. / Fishbase
現在我們來看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的巨齒鯊手繪圖。
根據圖片數據和文獻描述,我們可以大致總結出長齒鯊的以下特征:
1.吻部尖端鈍而尖,吻部比較平坦。
2.瞳孔呈橢圓形,橫向,虹膜淡黃色,有瞬膜
3.第二背鰭和臀鰭較大
4、尾鰭向上傾斜,尾柄細長,無尾柄側突。
5、車身長度小于1m
我們再看一下視頻中的鯊魚。 吻尖鈍,呈圓錐形; 瞳孔圓形,虹膜黑色,無瞬膜; 第二背鰭和臀鰭較小; 尾鰭接近正常尾部; 體長估計為1.8m左右。
原始視頻截圖
顯然,巨齒鯊的顯著特征與視頻中的鯊魚并不對應,因此這條鯊魚絕對不是尖齒鯊。
為了驗證這條鯊魚的身份,我們不妨看一下視頻中捕捉到的鯊魚的尾巴:
原始視頻截圖
雖然這條魚的尾巴經過了改造,但我們還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顯著特征——粗壯的尾柄和近乎新月形的尾鰭(視頻中的鯊魚還年輕,所以上刃的比例尾鰭(會稍長),這是紫菜科的顯著特征。
鼠鯊科現存的五種物種幾乎在世界各地的所有開放水域中占據了食物鏈的頂端。 它們的獵物通常是敏捷的頭足類動物、魚類甚至海洋動物。 因此,為了提高它們的游泳速度,鼠鯊家族進化出了發達的尾柄側突(這種結構也見于快速游動的魚類,如金槍魚和劍魚)。 粗壯的尾柄和新月形的尾鰭意味著更強大的推進力,從而保證了這些掠食性魚類的速度。
在鯊魚的總目中,只有鼠鯊科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征,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它是鼠鯊科的一員。
中國領海分布著三種鼠鯊。 其中,長鰭灰鯖鯊(Isurus paucus)的記錄主要限于臺灣省,因此暫時可以忽略。
我們的答案在于剩下的兩個物種——食人鯊和尖吻灰鯖鯊(Isurus oxyrinchus),后者相對更常見。
這是一張尖鼻鯖鯊的照片,它的體長接近原始視頻中的長度。 你可以比較一下|
尖吻鯖鯊的顯著特征如下:
1.身體顏色為青藍色,死亡后會褪成青灰色(原視頻為深灰色)
2、胸鰭腹面無黑色尖端(原視頻01:09處可見右側胸鰭有黑色尖端)
3.鼻子比較尖,鼻孔比鼻子更靠近眼端(原視頻中的鼻子鈍圓,鼻孔到眼端和鼻子端的距離基本相同)
4、背鰭起點到達胸鰭結束的垂直線(原視頻中,背鰭起點沒有到達胸鰭結束的垂直線)
5、同樣體長的尖吻灰鯖鯊比食人鯊粗很多。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確定視頻中涉及的鯊魚顯然是食人鯊。 當然,如果能夠收集相關樣本并在分子水平上進行鑒定,則可以使結果更有說服力。
翻看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我們可以看到水生生物中白紙黑字寫著“食人鯊二級”字樣。 這也意味著博主的行為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殺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或者非法收購、運輸、銷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行為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財產。
為什么食人鯊受到保護?
那么,在中國海域分布的數百種鯊魚中,為何食人鯊如此特殊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上的鯊魚只有三種:鯨鯊、姥鯊和食人鯊。 由于長期缺乏系統的普查和深入的研究,目前我們對我國軟骨魚種群現狀的認識還比較模糊,這也直接造成了國內軟骨魚保護的缺失。
野生鯨鯊 | Abe Khao Lak / 維基共享資源
姥鯊 |Greg Skomal / NOAA 漁業服務
目前列入保護名錄的三種鯊魚都符合體型大、壽命長、性成熟時間長、繁殖率相對較低的特點。 這些特征意味著它們很容易受到人類活動導致的人口減少的影響。 因此,保護??這些物種勢在必行。
鯨鯊和姥鯊是溫順的濾食性鯊魚,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 食人鯊已成為對人類最危險的鯊魚,有354次攻擊記錄。 我們為什么要保護他們?
事實上,一個物種的價值不是由人類的好惡決定的,而是由它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決定的。 食人鯊是現存最大的掠食者,占據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 食人鯊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海域的生態狀況。 保護食人鯊在一定程度上也間接保護了其生存的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物種。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食人鯊。 它是海洋中的“傘物種”。
同時,由于食人鯊一直被大眾視為力量的象征,具有特殊的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食人鯊也可以被視為“旗艦物種”,這有助于食人鯊的保護和宣傳。 提高公眾對海洋生態系統的認識。
大白鯊| 阿爾班/維基共享資源
食人鯊長期以來被人類視為“白色死神”,而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恐怖電影《大白鯊》更是加深了人們對這一物種的誤解。 事實上,食人鯊是非常謹慎和聰明的捕獵者。 在發現獵物后,它們會反復測試,然后再決定是否吃掉它。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許多食人鯊襲擊事件中,受害者都能夠死里逃生。
大多數食人鯊襲擊人類的記錄都是由于食人鯊的誤判造成的。 與肥碩的海獸相比,人類的脂肪含量太少,因此并不是食人鯊的首選獵物。 盡管鯊魚很危險,但對這個物種的誤解所造成的恐懼遠遠大于鯊魚攻擊自己。 只有理性、客觀地認識這個物種,我們才能體會到它真正的魅力。
食人鯊可以人工飼養嗎?
接下來我們再討論一個問題:食人鯊可以完全人工養殖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問題。 水族館養殖和商業養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是為了展示物種,二是為了實現商業化量產。 事實上,以目前的技術手段,商業化飼養鯊魚還只是一個幻想。
綜合考慮養殖空間、飼料投入、繁殖能力等,目前理論上可以飼養的鯊魚主要是底棲小鯊魚,如條紋竹鯊。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曾嘗試商業化養殖條紋竹鯊,但因成本過高最終被擱置。 目前市場上看到的鯊魚,無論大小,基本都是野生捕獲的。
圖片| 羅蘭-巨齒鯊Eric
那么,大型水族箱能養活食人鯊嗎? 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人類嘗試繁殖食人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美國太平洋海洋公園。 不幸的是,這條1.4m長的幼鯊只存活了不到一天。 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數十家水族館試圖在水箱中飼養這種掠食性魚類。 然而,由于鯊魚壓力大、脾氣暴躁、胃口巨大,每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以失敗告終。
直到2002年9月14日,美國蒙特利灣水族館從野外引進了一頭1.41m長的雌性鯊魚。 這是博物館第二次引進鯊魚。 為了保證繁殖過程順利進行,該館挑選了體型較小、抗逆力相對較弱的幼體,提前將幼體放入海水網箱中,以適應圈養環境。 最終,這條鯊魚在圈養198天后被放回野外。
直到今天,這仍然是圈養食人鯊時間的世界紀錄。 此后,蒙特利灣陸續從野外引進了四只小鯊魚進行繁殖。 2011年10月25日,蒙特利灣水族館將水族館內唯一的食人鯊個體放回野外。 不久后,由于漁民的安排,它就死了。 刺網。 于是,博物館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最終被迫叫停“白鯊計劃”。
蒙特利灣水族館的大白鯊 |Brocken Inaglory / Wikimedia Commons
2016年1月5日,日本沖繩縣漁民意外捕獲一條3.5m長的雄性食人鯊,該個體隨后被送往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進行展示。 三天后,該人死亡,可能是由于捕獲和運輸過程中的壓力。 這是迄今為止飼養的最新一起食人鯊案例。
目前,出于成本和動物福利方面的考慮,世界上還沒有一家水族館飼養食人鯊。
鯊魚可以吃嗎?
那么,鯊魚到底能不能吃呢? 吃鯊魚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鯊魚肉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食材。 鯊魚肉柔軟,味道很少,比“普通”海鮮便宜。
由于軟骨魚體內存在尿素等用于調節滲透壓的物質,所以鯊魚的肉會有氨味。 氨味的大小由魚的品種和新鮮時間決定。 但只要加工得當,鯊魚肉也可以成為很好的食材。
在中國,除鯨鯊、姥鯊和食人鯊外,其他鯊魚的登陸、保留和銷售目前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但考慮到一些大型鯊魚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性成熟,繁殖率較低,并且容易受到過度捕撈,因此應盡量避免食用這些物種。
此外,由于食物鏈中的富集效應,大鯊魚體內的重金屬等污染物濃度也較高。 為了您自己的健康,請避免食用大型鯊魚。 種群數量多、繁殖能力強、壽命短的小型鯊魚,如大吻鯊、條紋竹鯊等,都是不錯的食物選擇。
圖片| 羅蘭-巨齒鯊Eric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分布的鯊魚種類中,低鰭鯊等大型鯊魚已有鯊魚毒素中毒的病例,食用時要小心。
- 上一篇: (釣魚技巧)子線長度到底設定多長最合適?
- 下一篇: 新疆規模最大甲魚養殖孵化基地落戶巴音郭楞蒙古
猜你喜歡
- 2023-11-04 新疆規模最大甲魚養殖孵化基地落戶巴音郭楞蒙古
- 2023-11-04 (釣魚技巧)子線長度到底設定多長最合適?
- 2023-11-04 世界上還有溫柔的濾食性鯊魚,全都很兇猛
- 2023-11-04 臨床醫學基礎護理——皮膚完整性受損的防治措施
- 2023-11-04 櫛水母而非海綿才是所有動物最早的遠古“親戚”
- 2023-11-04 稀有水母化石發現迄今最古老游泳型水母
- 2023-11-04 珊瑚“鹿角珊瑚”與蟲黃藻共生的外殼和遺骸
- 2023-11-04 烏龜交配如何分公母,分辨烏龜的方法有哪些?
- 2023-11-04 中國算是桃花水母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