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餌料
看到老釣手使用1米左右長度的子線,有時看到他們使用十厘米左右的子線,新手們一臉困惑,回頭看看自己的子線盒里同樣長度的子線贏得世界。 ,嘀咕這里面有沒有什么可說的? 子線該長還是短,肯定是有話可說的。 這不僅是線長短的問題,還與釣法、釣法有關,與魚的感情密不可分。
眾所周知,線組落入水中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鉛墜隨主線下沉并擺動,我們稱之為擺動。 第二階段是鉤餌下沉,隨子線擺動。 我們稱之為第二次揮桿。 第一次擺動的擺動幅度基本固定。 它是由鉛墜的重量、浮力和水線的長度決定的。 那么第二次擺動的擺動幅度,不包括魚鉤和餌料的重量,是由子線的長度決定的。 擺動幅度與子線的長度成正比。 子線越長,擺動越大。 那么問題就變成了,什么時候應該使用長子線呢? 什么時候使用短子線? 子線長度多少最合適? 下面我們分析幾種情況:
1、釣一些小雜魚需要很長時間。 釣小雜魚時,魚鉤嚴重。 這時候我們就要盡量讓餌團順利到底。 我們使用短子線來縮短第二次擺動時間,讓餌料快速到達底部。 一般我們用20到30厘米左右的子線對折。 不過夜釣的時候,小雜魚幾乎不再打擾魚鉤了。 這時,誘魚促食就成為重中之重。 然后選擇使用較長的子線,并通過加大擺動幅度來增加誘魚效果。 用60折到80厘米的子線處。
2、釣點被淹時。 許多自然水域或大風天都會發生漏水現象。 如果水流不大,可以先通過釣魚、調整重量來對抗。 然后可以參考魚的情況來確定子線的長度。 還應考慮水下環境和綜合條件等因素。 看來還是用比較短的子線比較合適。 一般使用30~50厘米對折的子線比較合適。
3、釣大魚時。 釣點有大魚的話,小雜魚自然就少了。 這時候我們就選擇長子線釣魚。 第二次擺動幅度較大,使餌料的下落形狀更加自然,降低了大魚的警覺性。 使用長子線還可以減少魚的數量。 為了錨魚、架橋和脫鉤率,此時將80厘米以上的子線對折最為合適。
4、釣快魚時。 如果能釣到快魚,當然魚況很好,魚兒聚集成群,積極尋找食物。 此時,應適當縮短子線的長度,并盡可能減小擺動幅度,以便使餌料能夠快速送達。 黑坑釣魚前期搶魚、保證漁獲量是常有的事。 特別是飛敲時,常用60~80厘米對折的子線。
5、釣慢魚時。 魚嘴很稀疏。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魚兒不積極覓食或上浮。 這時一般建議放大線,加大兩次擺動的擺動幅度,甚至釣半飛鉛或全飛鉛,增加誘魚力度。 ,其次,搜索魚層。 這時最常用的是1米左右的魚線。
釣魚沒有固定的方法。 建議大家在釣魚過程中多做一些分析和驗證。 什么時候用十厘米子線合適? 什么時候用1米子線合適? 應根據環境和魚情的變化而變化。 釣魚,多釣魚才是正路!
本文由優樂好原創。 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了解更多!
- 上一篇: 世界上還有溫柔的濾食性鯊魚,全都很兇猛
- 下一篇: 網紅吃播吃的鯊魚究竟是什么物種?海錯拾遺
猜你喜歡
- 2023-11-04 網紅吃播吃的鯊魚究竟是什么物種?海錯拾遺
- 2023-11-04 世界上還有溫柔的濾食性鯊魚,全都很兇猛
- 2023-11-04 臨床醫學基礎護理——皮膚完整性受損的防治措施
- 2023-11-04 櫛水母而非海綿才是所有動物最早的遠古“親戚”
- 2023-11-04 稀有水母化石發現迄今最古老游泳型水母
- 2023-11-04 珊瑚“鹿角珊瑚”與蟲黃藻共生的外殼和遺骸
- 2023-11-04 烏龜交配如何分公母,分辨烏龜的方法有哪些?
- 2023-11-04 中國算是桃花水母的“活化石”
- 2023-11-04 百度巴西龜怎樣分公母圖片,下面是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