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
人們常說“藝有專長”,但自從我1984年加入市釣魚協會以來,我既不專長于“藝”,也不專長于“專業”。 我只把釣野生鯽魚當作最大的樂趣。
天氣越來越熱了
1、餌料的軟硬度
大家都知道,野外釣鯽魚時,餌料的柔軟度要和耳垂的柔軟度一樣。 但在野釣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餌料越軟,釣到的鯽魚平均個頭就越小;餌料越軟,釣到的鯽魚平均個頭就越小;餌料越軟,釣到的鯽魚平均個頭就越小。 餌料越硬,釣到的鯽魚平均個頭就越大。 在海河九號橋釣點,我用軟餌釣到的鯽魚平均1兩左右,而同行的兩個老李只釣到了2、3兩。 他們開玩笑說“讓大鯽魚啃小石頭”。 小孩子們都站在一邊。 在新開河紅星橋東,我經常用軟餌釣魚,釣“雙飛”,3個小時就釣到5、6斤小鯽魚,而老李則用傳統的笨釣,大硬餌。 雖然他只釣了9條魚,但每條都3兩多了。
1、基本推論:小鯽魚喜歡餌團較小的軟餌,而大鯽魚則喜歡硬的、較大的餌料。 雖然這個推論并不絕對,但這種現象在實際釣魚中確實存在。 至于鯽魚成群吃餌的時候,不知道是否與群貓吃食時大貓給小貓讓路的本性類似。
2、個人看法:野外釣鯽魚時,水域中的鯽魚大小不一,如果喜歡釣尾數多好玩,建議用軟餌釣靈; 如果你的目標是釣大鯽魚,建議使用硬餌釣鈍魚。 如果想平衡大小,建議餌料小一些,但硬一些。
2、餌料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大魚會釣大餌,小魚會釣小餌。 2002年春天,“引黃濟晉”引水,給子牙河帶來了大量鯽魚。 我花了兩天半的時間劃動輪胎釣從淺灘過渡到深水的“第二平臺”,專門測試大小餌料的釣魚效果。 當時用的是自制的玉米面餌,以小葡萄珠、黃豆粒為餌料搓標準(鉤尖)。 結果用小葡萄珠餌釣到的鯽魚比用大豆顆粒餌釣到的鯽魚大很多。 四兩斤半是常見的,鯉魚就上鉤了。 也很多。 小餌上小魚是常態,但也有例外。 在福田無口(其實是“很小的口”)的情況下,我多次用“小米粒”釣離底的小口,連續釣了好幾次鯽魚2兩多。 這個方法教給釣友后,很多人因為不知道如何搓“小米粒”而放棄了。
1、基本推論:鯽魚對餌料的需求與其個性有直接關系。 小個體一次只能吃有限的餌料,吞咽餌料的力量也較小,所以一般選擇小餌料,而較大的個體對食物的要求更大,而且吞咽餌料的力量也很大,所以對大餌感興趣。 另外,魚嘴的大小與個體的大小成正比,所以大魚會吃大餌,小魚會吃小餌。
2、個人看法:一般情況下,野釣時,還是以搓大餌為主,讓餌料包裹住整個魚鉤,吸引大鯽魚上鉤。 另外,魚口比較稀少的時候,大餌料的霧化時間比較長,可以延長餌料在水中的霧化時間,相對增加中魚的概率。 當然,當魚情發生變化時,需要使用的時候就得搓小餌了。 搓小餌的鉤尖也是野釣者必備的基本功。
禁漁期間公安水上巡邏
3、餌料的粗細或輕淡
2007年8月上旬放假的時候,我到家鄉的排水溝里釣魚。 運河是一座插電式的“魚塘”,真正純凈、自然。 我用小米打窩,用麝香商品餌釣魚。 魚兒不斷張口,麥穗和白條爭食后,大量“小瓜子鯽魚”進窩,小竿子給魚兒,最大個體僅半兩。 回家吃午飯,我就趕緊做了純玉米面餌料。 下午,還是同一個地方。 我用兩個鉤子擦小葡萄珠釣魚,浮漂明顯穩定。 第一竿釣到了一條重約1.5公斤的鯉魚,隨后地面上斷斷續續地釣到了12條大鯽魚。 最大的單尾估計有7兩。 由于玉米面餌料散落,連續上鉤了三條魚,但都逃脫了。
好像得到了什么
1、基本推論:自然水域中的小鯽魚對餌料的味道并不挑剔,愿意吃各種腥味濃的餌料。 大鯽魚對霧化狀態、濃味刺激等相當警惕,不會輕易張嘴去嘗試從未見過的奇怪餌料和濃味食物。 這有點像小孩子喜歡吃各種新奇的食物,而大人卻還是喜歡吃熟悉味道的食物。
2、個人意見:在陌生的天然水域垂釣時,建議首選使用原味的純糧。 特別要避免使用多種口味混合的濃味餌料。 較大的魚肯定不會主動吃不熟悉的餌料。 嘗試用一粒或者最多兩三粒組成淡香的餌料配方就足夠了。 當然,在早春、深秋、寒冷的冬季,應添加一些濃香的氣味來刺激魚的食欲,但比例一定要掌握好。 一面濃味餌料不一定有效。
做好“伏擊”攻擊的準備
4、餌料的搓拉
2010年5月下旬,在子牙河北岸平津戰役紀念館段捕獲鯽魚。 半天釣到5、6斤是常有的事,所以釣友們都聚集了。 后來我也去湊熱鬧。 因為人太多,我和釣友老杜緊挨著,兩個浮漂的距離只有1米。 老杜想拉餌,就勸我也用拉餌,因為他擔心我一會兒就釣不到魚了。 如果我說你拉餌,我就搓餌。 老杜的小鯽魚、麥穗、小白條輪流上鉤。 只見嘴里有2兩多鯽魚,放棄餌料后,常常飛成兩截。 老杜感覺很奇怪。 他不知道我早上就知道了這件事。 不可能使用誘餌。 傳統上,捕獲的鯽魚都是大鯽魚。
“福”守護深潭
1、基本推論:北岸蘆葦叢生,草叢較多,鯽魚喜歡停留,但我們釣魚的水深只有1米多一點。 釣魚、觀釣的人很多,釣魚場環境比較吵鬧。 拉餌可以拉上小魚,但是大鯽魚比較警惕,不肯跟著餌上浮,所以就在水底等著吃餌。 當你拉霧化餌料時,小魚先吃掉它。 搓餌較大,霧化較慢,正中底層鯽魚的下懷,所以搓餌釣鈍魚的都是大魚。
2、個人看法:無論是拉餌還是搓餌,在不同的魚水情況下都有優勢。 大鯽魚密度比較高時,盡量使用搓餌。 而且當大鯽魚較少,小鯽魚追食離開水底時,拉餌的優勢就非常明顯。 拉餌和搓餌是相輔相成的。 你需要學會如何靈活地互換它們。 有的釣友習慣不顧場面拉餌,拉到底。 即使水深達到4米,他們仍然需要拉餌、帶散炮。 那么喂白條就已經不夠了。
工具準備好
5、餌料的肉類和蔬菜
野釣基本都有這樣的經歷:你用蚯蚓在旁邊的竿子上釣魚,但是用面餌的話,魚鉤就不咬鉤了。 去年國慶節,我和小凱開車去連接潮白河和集運河的一條人工河釣魚。 小張是釣魚新手,吃不慣面食,所以只用了蚯蚓。 架好魚竿后,你只需將大量窩料撒到釣點上,然后就等著回窩了。 它一回到巢穴,就與桿子相連。 當沒有更多的洞時,將巢修復,然后重新連接桿。 我不習慣用蚯蚓,但是用面餌釣魚就慢很多。 在釣魚調整方面,我對餌料搭配和狀況做了很多調整,但結果仍然沒有效果。 無論是釣陽面還是釣陰面,連續三天都輸給了新手。
河釣比賽
1、基本推論:在很多野外水域,蚯蚓等動物蛋白肉餌料對于大小魚都極具吸引力。 大鯽魚往往更喜歡吃蚯蚓。 相對來說,面食的誘惑力還是遜色一些,尤其是在平時很少有人釣魚的地方。 有時窩里有魚,但它們不吃。 一旦更換了蚯蚓,它們就會立即咬鉤。 這可能與魚類生長的水體環境有關。 ,說白了,我沒吃過面餌,不習慣。
2、個人意見:野釣者在準備餌料時,一定要準備蚯蚓、紅蟲等活餌。 即使你對餌料的使用有獨特的研究,有比較成熟的配方,也不要太自信。 釣魚時,如果使用蚯蚓的釣魚效果很好野釣鯽魚餌料配方大全野釣,證明活餌的使用是正確的,那么就堅持使用蚯蚓等肉類餌料進行釣魚,就不用再擔心餌料的味道和味道了。 當然,如果你討厭蚯蚓,可以選擇米粒、麥粒等純谷物,這可能比市售的味道辛辣的“粉餌”效果更好。
在水的一邊
本文來自好釣魚APP釣友一花開天。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下載APP并與原博主討論。
猜你喜歡
- 2024-03-01 十月大魚瘋狂進食的日子,大魚小魚跑不了!
- 2024-03-01 (鯽瓜子)釣魚人的“塵封已久”裝備
- 2024-03-01 適合新手飼養的六種小型觀賞魚,了解一下
- 2024-03-01 氣溫38度還能鯽魚?做到了這3點,新手也能做到
- 2024-03-01 (釣魚技巧)11月釣鯉魚,魚口反而會好一些
- 2024-03-01 野戰之王·土鯪70%+大師·小蛋白餌30%
- 2024-03-01 春天釣鯉魚,氣溫多少度最合適?氣溫最適合
- 2024-03-01 (釣魚技巧)春季釣好草魚,保你比釣鯽魚爽很多
- 2024-03-01 街頭玉米添加了玉米香精,你還敢吃嗎?
- 2024-03-01 (釣魚技巧)三伏天,釣草魚釣青魚,正是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