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一條重21.9公斤的野生鯢在湖南桃江岸邊被困,被救起。
5月7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一條重21.9公斤的野生鯢在資江秀山水電站下游岸邊擱淺。 幸好被附近村民及時發現并救起,并運至鯢生態保護基地救治。 發布。
當天,浮丘山鄉黃南村村民李芳仁路過紫江邊的小溪時,發現岸邊擱淺了一條四足“怪魚”。 他被那條大魚嚇了一跳。 但有多年釣魚經驗的李方仁意識到,這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 他立即致電桃江縣檢察院檢察官,并現場參與保護。
李方仁推測,大鯢擱淺可能與上游數百米的秀山水電站有關。 閘門關閉后,水位下降,導致大鯢擱淺。 去年,他因非法捕撈水產品被桃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 法院判決對他處以向資江漁區放生魚苗,恢復生態環境的處罰。 吸取教訓后,李方仁立即想起上次發現這條大鯢后的經歷,主動成為一名漁民。
這只野生蠑螈重21.9磅,顏色深褐色,有圖案。
接到通知后,桃江縣檢察院、桃江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漁政漁政大隊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 經專家鑒定測量,這條四足“怪魚”為野生鯢,腳趾“前四后五”,體色深褐色,有圖案,體長121厘米,最大寬度為身高22厘米,體重21.9公斤。
大鯢的學名是大鯢。 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兩棲有尾動物。 由于它的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所以人們也稱它為“薩拉姆魚”。 大鯢主要棲息于洞穴和地下河中。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 它被譽為“活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
“這只大鯢是桃江縣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野生鯢。” 桃江縣農業農村局漁業漁管科科長周志雄表示,這么大的大鯢在桃江縣還是第一次出現,充分說明了近期的禁漁收漁工作2016年實施的桃江縣水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野生魚類數量有所增加。
經工作人員檢查,野生大鯢狀況良好,符合放流標準。 隨后,桃江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將野生大鯢運至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大瀝港鎮朱家村大鯢生態保護基地放流。 基地水質清澈野生娃娃魚,氣候涼爽,遮蓋物充足,非常適合大鯢棲息。
- 上一篇: 養魚本求樂,何苦自煩惱呢?
- 下一篇: 大正三色是什么魚,你知道嗎?
猜你喜歡
- 2023-12-26 大正三色是什么魚,你知道嗎?
- 2023-12-26 養魚本求樂,何苦自煩惱呢?
- 2023-12-26 金魚怎么養不會死的內容,你知道嗎?
- 2023-12-26 (釣魚技巧)路亞翹嘴魚的釣法及釣法
- 2023-12-26 一,金魚怎么養才能活,一周喂幾天就完蛋了
- 2023-12-26 釣魚餌料的釣法技巧,你知道嗎?
- 2023-12-26 金魚怎么養 舊水換水的方法,你知道嗎?(建議收藏)
- 2023-12-26 炸彈鉤的裝鉤方法和平時裝糟食餌的外鉤裝法
- 2023-12-26 根據調查,錦鯉魚怎么養這個問題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