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記得小時候,夏天我經常去稻田里用燈光捉黃鱔、泥鰍,偶爾還能遇到甲魚。 那時候吃甲魚的人并不多,更不用說拿到市場去賣錢了。 當大多數人撿起烏龜時,他們會玩一會兒然后把它扔掉。
有的甚至把它踢開,不敢用手去接,只怕被烏龜咬傷。 長輩們說,烏龜咬了你,直到打雷,它才肯放手,所以很多人都害怕烏龜。
不過,作者膽子很大,當時也是個貪吃的人。 平時遇到大烏龜,他都會把它帶回家燉著吃,所以小時候就吃了很多烏龜。 所以以前晚上直接可以撿到海龜。 為什么現在遇到海龜這么難了? 烏龜的繁殖能力有多大?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①過去為什么會在夜間發現海龜?
甲魚又俗稱“鱉”、“甲魚”、“團魚”、“四足魚”等。目前我國甲魚的種類很多,但狹義的鱉指的是中國的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鱉都可以稱為“雜種”。 中華鱉是我國最常見的鱉,除西藏、新疆等高海拔地區外,幾乎全國各地均有發現。
對甲魚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一種兩棲爬行動物,平時在水中活動,有時也會爬到岸邊。 尤其是在繁殖季節,它會到岸邊產卵。
過去,民間有“上山捉不到鱉,下山捉不到雞”的說法。 這是因為大多數甲龜都會上岸繁殖。 如果被抓住的話,就沒有甲魚產卵了,以后甲魚的數量就會減少。
甲魚是對其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的動物。 它們一般生活在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等水流比較平緩的水域。 同時,甲魚喜歡曬太陽,所以一般都會在水源干凈、陽光充足、比較安靜的地方活動。
由于甲魚是冷血動物,無法調節自己的體溫,所以天氣寒冷時它們會鉆入土壤中冬眠。 這通常從深秋持續到第二年春天,當天氣變暖時,它們就會出來曬太陽。 。
而且甲魚繁殖,甲魚一般都是白天在水里活動,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出來尋找食物。 尤其是夏季,河岸、水庫夜晚安靜涼爽,海龜不僅喜歡曬太陽,還喜歡享受涼風,所以它們會成群結隊地出來到岸邊納涼。 以前農村有很多烏龜,所以有人在晚上撿烏龜也就不足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甲魚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食用歷史了,但是過去我們一直吃的是野生甲魚,這說明其數量還是比較多的。 直到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海龜數量減少,才嘗試人工飼養海龜。
②烏龜的繁殖能力如何? 需要多少年才能培育出來?
從前面的介紹也可以看出,烏龜的繁殖能力并不弱。 甲魚一般要到半公斤以上,性腺成熟才開始成熟,但生長速度很慢。 野生甲魚一年只能生長不到兩到兩種,因此甲魚通常需要五到六年才能開始繁殖。
甲魚的繁殖季節一般為4月至8月,旺季為6月至7月。 當氣溫超過20℃時,雌雄鱉在水中發情后相互追逐,多在夜間上岸交配。
龜產卵,每次產卵20-30枚,一年可產卵3-4枚。 一只體重一公斤以上的雌龜平均可產卵24-30枚,最多一次可產蛋近100枚。 40個蛋,所以一只烏龜每年可以產下近百個蛋。
更值得一提的是,甲魚的壽命非常長,一般為30-60年,所以性腺成熟后每年都能產卵。 例如,15歲以上、體重5-10斤的甲魚,繁殖能力最強。 它們的年產蛋量可以保持在200個以上,并且可以持續很多年,直到它們的產蛋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開始減少。 由此可見,烏龜的繁殖能力并不弱。
③現在海龜很少見的原因是什么?
過去,甲魚都是野生的,由于繁殖能力強,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但后來,野生甲魚的數量大大減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于是采取了人工飼養的方式。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對人類的瘋狂捕捉。 民間一直認為甲魚肉好吃,尤其是它的裙子。 而且甲魚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常被用作飲食中的營養補充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海龜的需求量明顯增加,于是很多人都去抓海龜。 尤其是甲魚價格大幅上漲后,野生甲魚成為稀缺商品,盡管價格很高,仍然有很多人購買。
這樣看來,盡管甲魚的繁殖能力很強,但它們被捕獲的速度顯然沒有人類那么快。 當大量捕獲甲魚時,其數量明顯不足,因此數量越來越少。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與農村環境的變化也有很大關系。 過去的農村是美好的,美麗的,但工業的發展導致各種廢水、污水排入河流,以及河道筑壩、農藥的使用等,導致了生計的破壞。鱉的生存環境。 這種情況對于甲魚來說更糟糕。 。
人類的過度捕獵導致了種群的嚴重短缺。 再加上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少數甲魚已經無法生存,因此數量進一步減少。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難遇到野生甲魚的原因。
親愛的粉絲們,你們家鄉還有野生海龜嗎? 是不是太多了?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猜你喜歡
- 2023-11-06 甲魚繁殖 甲魚的長壽奧秘,有關研究和學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