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剛剛完結的“劇王”
雖然《快點》已經完結
但這仍然是一個熱門話題
尤其是劇中高啟強的一句話
“告訴老莫,我想吃魚。”
一度成為網絡梗
不少朋友遭遇“颶風后遺癥”
我整天想吃豬蹄面、腸粉、魚……
不過,CDC想提醒您
當我們在觀看熱鬧的時候
別忘了“吃貨”該有的布局
也就是說,除了吃喝玩樂
也應該徹底解構
簡單來說(用人的話來說)
嗯,知道它的營養價值就知道了
↓ ↓ ↓
俗話說:“無魚不成宴”。 魚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它的做法有很多種,有麻辣水煮魚、酸菜魚、剁椒魚頭、番茄醬魚片、砂鍋魚頭湯……都有。都是他們。 這是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
在營養學家眼里,魚的營養更值得稱道——
魚是滋補的好食物。 它富含優質蛋白質、鐵、硫胺素、核黃素、鈣、磷等營養成分。 它的脂肪含量低,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前段時間的一項研究給了我們吃魚的另一個強有力的理由。
01 吃一定量的魚可以降低死亡風險嗎?
近日,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廣州市第十二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8215名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的受試者進行了長達11年以上的跟蹤調查。 結果發現:與每周食用 0-3 份魚(每份 50 克)的受試者相比,每周食用 4-6 份魚的受試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15%,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23%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較低。
這主要是因為魚含有多種保護心血管的營養素,包括多不飽和脂肪酸(omega-3脂肪酸、α-亞麻酸)、維生素D和硒。
但這并不意味著吃魚越多越好。 每周吃 7-10 份魚可降低 8% 的全因死亡率; 超過11份,與死亡風險沒有明顯相關性。
除了保護心血管系統、降低死亡率之外,經常吃魚還有以下好處:
預防糖尿病腎病
英國劍橋大學學者此前對2.2萬名中老年人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每周吃兩次魚有助于預防糖尿病腎病。
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每周吃魚少于一次的人中有18%患有蛋白尿; 而每周吃魚超過一次的人中有近 4% 患有蛋白尿。
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因為魚油改善血脂,也可能是因為魚中富含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有保護腎臟的作用。
預防結腸癌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 15 年的時間里對歐洲 476,000 人進行了跟蹤調查。 他們發現,每周吃魚超過357克的人比每周吃魚少于63.49克的人更容易患結核病。 直腸癌的風險降低了 12%。 這可能與魚中omega-3脂肪酸的抗炎特性有關。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主要是深海油性魚類,如鮭魚、鳳尾魚、鯡魚、沙丁魚、鱒魚、鯖魚等。
睡眠好,智商高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兩次魚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平均得分比那些“很少”或“從不”吃魚的孩子高4.8分!
其他研究發現,增加老年人的魚類攝入量(每周至少吃一次魚)可以降低患癡呆癥和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 這主要是因為魚類中含有豐富的DHA,它可以促進神經網絡的形成,加快信息傳遞,對修復受損的腦細胞也有顯著的作用。
除了深海魚之外,中國本土的海水魚和淡水魚也具有不錯的營養價值,相對來說性價比更高。
02 根據癥狀吃“魚”,更顯價值!
不同的魚的營養成分略有不同。 根據癥狀吃“魚”,更能體現其食用和保健價值。
帶魚,補鈣,補五臟
帶魚是一種比較實惠的海水魚,但它的營養價值也不低:
① 不飽和脂肪酸高于普通淡水魚;
②常見動物性食品中,帶魚的鈣含量位居第二,遠高于雞、鴨、豬、牛、羊等常見肉類;
③帶魚還富含兩種補鈣的“黃金搭檔”——維生素D和鎂。 它們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共同幫助降低骨質疏松的風險。
從中醫角度來看,帶魚還具有補五臟、補肝血、暖胃潤膚的功效。
鯽魚,補脾腎
2-4月和8-12月是鯽魚最肥美的時候。 它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 經常食用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它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健脾益腎、利尿消腫、益氣補中。
中醫認為,鯽魚與黃芪、茯苓、干姜、白術一起煮湯,可以更好地發揮健脾補腎的功效。 非常適合脾腎陽虛的人作為日常食療方,有助于溫補腎陽。 ,體格強健。
【健脾補腎鯉魚湯】
主要原料:鯽魚1條,茯苓20克,干姜10克,黃芪10克,白術10克。
實踐:
①底油燒熱后,放入鯽魚,大火煎至兩面金黃;
②加入蔥、姜炒香,倒出鍋中多余的油脂,然后將泡好的茯苓、干姜、黃芪、白術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開水;
③大火煮沸,小火煮10-15分鐘。 當湯變稠時,調至中火,繼續煮3-4分鐘即可食用。
黑魚,美麗又堅強的心臟
黑魚含有輔酶Q10,被譽為心臟的“動力源泉”。 可以為心臟提供更多的氧氣和能量,預防突發疾病; 而輔酶Q10還具有保護皮膚、延緩衰老、緩解疲勞等功效。 。
中醫認為,常吃黑魚有祛瘀生新、滋補調養、補筋血、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
鱖魚,嘌呤低,有益肺
鱖魚的嘌呤含量較低,是為數不多的低嘌呤水產品之一。 非急性發作期的痛風患者也可以放心食用,但不宜盲目過量食用。
《本草綱目》記載,桂魚“能補虛勞,健脾胃,益氣力”。 非常適合身體虛弱、脾胃氣虛、營養不良的人食用; 影響。
03 健康吃魚,牢記3點!
吃魚雖好,但吃錯了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造成傷害! 因此,吃魚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魚不能完全替代紅肉
豬肉、牛肉等各種紅肉經常被詬病——吃太多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縮短壽命! 因此,很多人想到只吃魚蝦,不吃紅肉。
但要知道,紅肉提供的能量是魚類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魚類中的鐵含量遠遠低于紅肉。
健康的做法是,多吃一點魚、雞肉等白肉,每天約75-100克,少吃一點紅肉,約50-75克,并相互搭配食用,以保證營養平衡。
蒸最健康
為了保證魚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最大程度地不被破壞,清蒸是最合適的烹飪方法。 溫度低,油用量少,營養成分不易流失,能保持原味。
幾種魚要少吃
①腌制咸魚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中國咸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其中所含的亞硝酸鹽是2A型致癌物。 長期食用容易使血管擴張,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② 生魚片
“肝吸蟲”可能存在于淡水魚中。 如果未完全煮熟且有殘留,可能會損害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細胞,引起炎癥、器官衰竭等。
因此,淡水魚必須徹底煮熟,魚片必須在90至100℃的沸水中煮至少15秒才安全。
③野生魚
在野外環境中,塑料顆粒、金屬污染、農藥污染等是無法控制和預測的,甚至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細菌、藻類、寄生蟲,所以不建議盲目食用。
來源:臨沂市疾控、我是醫生官方微信、科普中國、央視生活圈、健康報等
視頻簡介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每周吃魚不到1次者,18%的人出現了蛋白尿;而每周吃魚多于1次者,近4%有蛋白尿。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研究者在15年間對歐洲范圍內的47...
- 上一篇: 澳洲紅蟹有什么營養?澳洲蟹怎么吃做法大全
- 下一篇: (李向東)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值得一看!
猜你喜歡
- 2023-11-11 (李向東)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值得一看!
- 2023-11-11 澳洲紅蟹有什么營養?澳洲蟹怎么吃做法大全
- 2023-11-11 用老壇玉米釣鯉魚春夏秋三季掌握住技巧方法
- 2023-11-11 (吃貨漲姿勢)澳洲青蟹的細分品種有哪些?
- 2023-11-11 世界上最貴的路亞竿,你知道幾個?
- 2023-11-11 世界上最大的龍蝦,波士頓龍蝦和澳洲龍蝦區別
- 2023-11-11 2020年中國十大魚竿品牌排行榜(附名單一覽)
- 2023-11-11 水庫河流等地方野釣的時候調漂的方法和步驟!
- 2023-11-11 鱭屬的刀魚經常吃刀魚對人的好處飲食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