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地圖魚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魚類,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 又名土里魚、小豬魚、尾星魚、黑豬魚、斑點豬魚、眼斑星魚。 ,我們來看看地圖上的魚種圖片。
1.原生地圖魚
一般表現為:黑色底色+光條紋。 還有淺黃色、灰色、淺綠色、極淺橙色等,與野生地圖魚的顏色非常相似。 作為地圖魚的品種之一,原本的地圖魚往往給人一種古老的氣場,霸氣十足的感覺。
2.白化地圖魚
一般代表:白色底+亮橙色/紅色條紋。 眼睛是粉紅色(或橙色)的,鰭不是黑色的。 反之,則是黃地圖魚。
白化地圖魚是由虎紋地圖魚+紅地圖魚人工培育而成,所以白化地圖魚有兩種:白化虎紋地圖魚(白底+紅/橙條紋);白化虎紋地圖魚(白底+紅/橙條紋); 白化紅地圖魚(白底+橙/紅連續紋)
3、虎紋地圖魚
一般表示:黑色背景+橙色/紅色條紋。虎紋地圖魚=原生地圖魚+紅色地圖魚
4.紅地圖魚
一般表示:黑色背景+橙色/紅色條紋遍布全身/大部分城市,沒有塊狀條紋。 紅地圖魚是1969年以后培育成功的無尾星地圖魚品種。
5、黃地圖魚
一般表示:與白化地圖魚非常相似,只是眼睛和鰭是黑色的。 黃地圖魚有兩種:黃虎地圖魚和黃紅地圖魚。
黃化虎地圖魚:白色底色+橙色條紋,身體或鰭呈棕色/灰色
黃化紅地圖魚:白色底色+橙色條紋,鰭呈棕色/灰色調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現在了解了地圖魚種類的圖片。 地圖魚體型龐大,行動遲緩,習性十分兇猛,食量驚人,而且非常貪吃。 它們幾乎吃任何可接受的餌料,但它們最喜歡的食物是新鮮食物。 活魚和蝦。
地圖魚怎么養?
地圖魚又稱小豬魚、尾星魚、黑豬魚、斑點豬魚、眼斑星魚。 黑色橢圓形的身體上布滿了不規則的紅色和橙色斑紋,就像一張地圖。 , 由此得名。 那么,地圖魚怎么養呢?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地圖魚如何養殖
1、雌雄鑒別:地圖魚雌雄區別不明顯。 雄魚的頭部更高更粗,背鰭和臀鰭更長更尖,身上的斑塊和條紋更多更亮。 雌魚比雄魚身體較粗,臀鰭較小,體色較深。 雄魚的生殖孔稍細,呈尖形,雌魚的生殖孔較粗,呈橢圓形。
2. 親魚選擇:選擇與您自己配對的親魚組合。 當雌魚獨自待在水族箱的一角,時不時地咀嚼或用身體扇動石頭或瓦礫時,它正在清理產卵地,這表明雌魚即將產卵。 附近會有一條雄魚保護雌魚免受其他雄魚的傷害,有時他會和雌魚一起建造一個產卵場。 此時,可將一對親魚撈出單獨孵化,也可將其他魚撈出,將一對親魚留在缸內。 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體色、體型合適的公魚和母魚,撈出來配對。
3、繁殖方法:養殖缸尺寸為60厘米×45厘米×45厘米,缸底墊一些瓦片或石塊。 水溫要適當高,保持在26-28℃,pH值6.5-7.5,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 雌魚將卵排成一排產在瓷磚或石頭的表面,然后雄魚使它們受精。 此過程大約需要 3 小時。 雌魚產卵數800~2000枚不等,卵量較大。
4、孵化方法:受精卵在親魚缸中經2~3天即可出現幼體,再經6~7天幼體即可自由游動、覓食。 這期間,雌魚一直守護著幼魚,雄魚一直守護著雌魚,防止外敵入侵。 為了防止親魚吞食魚卵,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可以將受精卵單獨孵化,即將粘有受精卵的瓦片、石頭放在水族箱內,與親魚缸水質相同,也可將親魚單獨孵化。 把它拿出來放到另一個水族箱里。 潛伏期間地圖魚常見病,應保持環境安靜。 盡量不要在繁殖地周圍走動。 最好將罐壁和罐口蓋住,以減少外界干擾。
5、飼養方法:幼體孵化并能游出后即可開始飼養。 這時可以喂鹵蟲或小水蚤,每天4次。 半個月后可以喂紅蟲,一個月后可以喂人工魚。 對于配合飼料,最好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
二、地圖魚的飼養方法
1、飼養密度:地圖魚耗氧量大,所以在水族箱中通常稀疏飼養。 在厘米大小的水族箱中,當地圖魚體長為6厘米時,大約可以放養地圖魚40條左右。 體長10厘米時,可放養20尾左右。 當體長18厘米時,可放養4~6條魚。 當長度超過25厘米時,可豎起2尾。
2、水溫管理:地圖魚生活的適宜水溫為22~28℃,最適宜水溫為24~26℃。 水溫低于18℃,地圖魚就會死亡。 如果水溫高于30℃,地圖魚就活不好,甚至活不好。 死。
3、水質管理:雖然地圖魚對水質要求不是很嚴格,但是新鮮的水質可以極大的促進魚的生長速度。 每天晚上將水族箱的水量改為1/2至3/4。 1個月后,體長可達2厘米。 地圖魚可達7厘米左右。 每次添加新水,可以刺激魚的新陳代謝,增強其食欲,因此生長速度加快。 一般飼養過程中每天換水1/2左右,每周徹底換水一次。 換水的同時,將地圖魚放入0.5%小蘇打水溶液中浸泡10分鐘,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食欲。 提高增長率。
4、食物選擇:地圖魚屬雜類動物,喜食小魚、蝦、水蚯蚓等活食。 為了方便,人工飼養常采用顆粒飼料。 地圖魚非常貪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所以投喂一定要定時定量。 每日投喂量控制在魚體重的10%左右,投喂兩次,早晚各一次。 地圖魚生長速度快,8~12個月即可性成熟,體長20~30厘米。推薦閱讀:地圖魚吃什么才能快速生長? 地圖魚吃什么飼料好?
5、光照控制:地圖魚每天需要接受適當的光照。 一天中必須接受至少2小時的光照,這樣才能保證地圖魚的正常生活,并使地圖魚的體色更加絢麗。 同時,通過光對水質進行改造,使養殖水體不易腐爛。
三、地圖魚常見病害
1、白斑病
【癥狀】患病初期,病魚會用堅硬的物體摩擦身體,以期清除體內的有害病原體。 病魚的體表、鰭、鰓上可見許多小白點。 病魚體形消瘦,浮于水面或聚集在角落,很少活動。 后期體表出現白膜覆蓋,粘液增多,體色變得暗淡。
【防治】①可采用白斑蟲不耐高溫的方法,將水溫提高至30度。 促使魚體表面產生的孢子迅速成熟,加快其生長速度,并使其從魚體表面脫落。 ②紅藥水處理,這個方法的關鍵是不要加太多,水色要微紅,少用比多用好! 浸泡5~10分鐘,每日1~2次。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有不準確或遺漏之處,敬請指正或彌補。
2、爛鰭病
【癥狀】尾鰭、尾部有明顯缺陷。 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延伸到尾鰭根部,引起更嚴重的癥狀。
【防治】①將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1克溶于10公斤水中,浸泡20分鐘,或選擇低濃度劑量潑灑,可抑制病害蔓延,逐漸恢復各株生長發育。鰭。 ②用0.01%高錳酸鉀溶液潑灑處理,可有效抑制病害蔓延。
3、氣泡病
【癥狀】氣泡病也是地圖魚易患的疾病之一,但發病率不高。 典型癥狀是地圖魚身上有很多小氣泡,主要出現在地圖魚的胸鰭、腹鰭、腹部。
【防治】①充氣時,應控制和穩定水溫,使水體中的過飽和氧氣散發到空氣中。 ② 徹底換水并排出舊水。
4、蒙眼病
【癥狀】早期眼罩出現白霧,多在一只眼睛。 中期,眼球變得混濁,末期,眼睛腫脹,長出白色棉球。 如果這個時期處理不好,就會有死亡的恐懼。
【防治】①早期:如果早期發現魚眼膜中有白霧,應立即換掉三分之一的水,并加入適量的粗鹽。 濃度為千分之五,即200升水中加入一磅粗鹽。 并加熱至30~32℃。 觀察兩天是否有改善。 如果沒有變質,就需要更頻繁地換水。 每三天換四分之一的水,并加入適量的鹽即可恢復。 ②中期:需要藥浴治療。 使用水溶性金霉素、青霉素或魚類專用藥物。 如果使用魚類專用藥物,可以按照說明使用。 每升水中加入 10,000 至 20,000 單位的金霉素和青霉素。 藥浴時,溫度必須升高2℃至3℃,觀察,根據藥物的及時性重新添加,并換四分之一的水。
【注意】如果眼球混濁嚴重,恢復時間會很慢,大約需要三到五個月才能治愈。 如果腫脹消退,可以減少劑量或停藥。 恢復后,黑眼球會比以前小一些,但問題并不嚴重。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地圖魚的飼養方法了。 地圖魚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魚類。 在日常生活中也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常常被培養起來。 我們也應該引起重視。 根據其生活習性進行合理飼養管理。
你知道地圖上的魚類圖片嗎? 請與您的朋友分享!
- 上一篇: (好釣魚)初夏季節釣草魚的餌料配方及做法
- 下一篇: 三個小妙招讓你成為不簡單的“擼魚一族”
猜你喜歡
- 2023-12-16 三個小妙招讓你成為不簡單的“擼魚一族”
- 2023-12-16 (好釣魚)初夏季節釣草魚的餌料配方及做法
- 2023-12-15 龜趣系列之蘇卡達龜,你見過嗎?
- 2023-12-15 甲魚鮮美,營養價值及其豐富,你知道嗎?
- 2023-12-15 野生黑鯛魚多少錢一斤?野生黑鯛魚多少一斤?
- 2023-12-15 水庫釣鯽魚 (釣魚技巧)高粱酒中常見的幾種常見方法
- 2023-12-15 釣魚小藥配方 周末早上6點半的鬧鐘,但是都醒了!
- 2023-12-15 質量不錯的釣箱,只有帶上它我們才能將我們釣到的魚獲帶回家
- 2023-12-15 新手釣魚人如何調制能打開魚嘴的香噴噴魚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