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1. 釣具
冰柱。 冬季冰釣用竿與其他季節不同,既不使用長竿,也不使用單竿,而是使用3-6對2米左右長的冰塊。
釣竿。 魚竿有兩種:一種是自制的帶有竹鞭尖的冰釣竿。 此棒尖端細,彈性好,韌性強。 不管魚有多大,只要魚線和魚鉤能夠承受得住,竿子就不會有問題。 另一種是在漁具店買的冰釣竿。 精致美觀,攜帶方便,也是理想的冰釣工具。
線、鉤、浮。 冰釣的主要目標魚鯽魚,冬季覓食的嘴小,所以所用的線、鉤、浮漂要小而小。 如果不是去大魚多的水域,魚鉤用伊賽尼3-5號,魚線用1-2號(即0.165-0.24毫米),浮漂用10厘米左右的細尾,小風飄。 就是這樣。
另外,釣組一定要搭配得當。 既不能太大太輕,也不能太小太重。 合適的組合應該是浮子的浮力等于墜子的重量,或者墜子的重量略小于浮子的浮力。 這樣魚咬鉤后浮漂的反應就會非常靈敏。
輔助設備。 冰套或冰鉆和冰勺是必不可少的。
2. 釣魚點
無論什么季節釣魚,選擇釣點都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釣點選得好,一日收獲頗豐; 如果你不小心選擇它,你會得到很少甚至什么也得不到。 選擇冰釣點時,既要注意一般規律,又要注意特殊情況。 在大、中型水庫,應尋找海灣、岔口、水下河流、溝渠、水下農田等; 坑、河、魚塘要釣深、釣草、釣溝坎、釣陽岸。 一天之內,上午釣深,下午釣淺,天冷釣深,天熱釣淺等,這是選擇冰釣點的基本原則和總規律。 但由于環境條件、水情、魚情、天氣變化等因素,經常會遇到特殊情況。 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切不可生搬硬套。
3. 誘餌
北京冰釣所用的餌料基本都是搖蚊幼蟲——紅蟲。 使用紅蟲作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l. 選擇昆蟲。 要選擇短而粗壯的所謂“雄”蟲,扎成小把綁在魚鉤上,這樣存活時間長,耐用,誘魚效果好。 2.捆綁手柄。 首先,不要太大,4-6個捆成一把即可; 二是捆扎整齊,如果捆的長短不一,魚只會吃已經長出來的紅蟲(不會吞魚鉤)并把它們送上浮,從而反復撿空竿。 沒有魚。 3、及時換蟲。 釣魚時,只要發現紅蟲變白、死亡,就應該更換新蟲。 只有鉤上的紅蟲保持新鮮,魚誘力強,上鉤率高。
4. 技巧
釣“兩端”,釣“炸”冰。 北京冰釣從12月中旬持續到次年2月底,歷時約75天。 在這70多天的時間里,頭尾各半個多月是魚的攝食高峰期,俗稱“冰釣兩端”。 在這兩個高峰期,即使釣魚技術再差的人也不會空手而歸。 “爆冰”是指晴天上午和下午因熱脹冷縮而引起的自然現象。 “冰爆”的聲音會讓不活躍的魚受到驚嚇而四處游動。 當它們游到餌鉤處,看到好吃的東西時,絕不會輕易放過。 所以,有經驗的人一聽到“爆冰”這個詞,就會立即密切關注冰洞里的浮漂,以免誤魚。
誘釣方法和移動餌料來釣魚。 這兩種動態釣法是冰釣提高魚獲率的重要手段。
餌釣法是指釣魚時要不斷地提起餌鉤來引誘。 這樣可以起到兩個作用:一是可以將餌鉤從雜草中提起,放在魚兒容易發現的顯眼位置;二是可以將餌鉤從雜草中提起,放在魚兒容易發現的顯眼位置。 當魚懶得吃食時,將餌鉤提起,懸在其眼前,誘其張口吞鉤。 移餌釣魚是指當后退釣法不起作用時,抬竿提線,使餌鉤在冰洞中不斷地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變換位置。 這是當窩子周圍有魚,但距離餌鉤較遠,不愿意游過去吞掉餌料時采取的措施。 一旦餌鉤恰好放在魚的眼前或嘴附近,它就會毫不猶豫地張開嘴吞下去。
“追人”釣魚和“追魚”釣魚。 這兩種方法都是冰釣時簡單有效找到自己的窩子和魚路的方法。 “追人”釣魚是指當你在一個陌生的漁場,一時不知道該把魚鉤放在哪里時,如果你看到冰面上有很多人,或者冰面上有密密麻麻的洞,那一定是近兩三天釣魚條件較好的地方,而且一定是在附近。 如果你挖一個洞并放下鉤子,你肯定會釣到一些東西。 “追魚”釣是指冰釣時,如果左邊或右邊的一兩個冰洞里不斷有魚在抓魚,但冰洞另一邊的浮漂根本不動,則說明冰洞釣到魚的一側一定是靠近魚窩和魚通道的,所以應該及時在附近挖一兩個冰洞,把冰桿移到夠不到魚的一側,效果十有八九會相當不錯。
釣魚時不要分心。 冰釣的上魚率與釣魚者是否注重漂流有直接關系。 如果你集中注意力,不失去理智,仔細觀察浮漂,上魚率自然就高; 反之,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經常誤漂,上魚率自然就低。 所以,長時間沒有魚咬鉤時能夠集中注意力,看到4~5對竿不漏漂、不誤漂,是多釣魚的關鍵。
5、注意事項
讓洞變暖。 搞冰釣就得挖冰洞。 洞應該挖在哪里? 好答案:找到最溫暖的地方。 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漁場的北岸最暖,南岸最冷。 在北岸附近挖洞時,最好找到滿足兩個條件的地方。 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則可以接受以下條件之一:第一,有草地或其他障礙物; 第二,有一定的深度。 最理想的地方不是這里 最深處,不是最淺處,有草。
應避免誘餌。 對于冰釣是否撒餌,釣友們意見不一。 有人認為不撒餌就無法吸引魚。 其實冰釣中誘魚最好的武器是:一是挖冰洞時的震動聲,會吸引魚的注意力,好奇的習慣會把鯽魚從半休眠狀態喚醒。 ; 第二,陽光的穿透,會吸引洞底魚的注意力。 形成一個小的弱光區,生活在暗底的魚會趨向于弱光區; 第三,氧氣進入,孔下的水形成富氧區。
尖端應該很薄。 冰釣漁具的配置中,必須突出“薄”和“小”兩個字。 浮漂一定要薄,特別是浮漂的尖端一定要薄。 如果舉起或拉下尖端較粗的浮子并用力較大,則浮子的反應會較弱。 甚至浮漂一反應,魚就會感覺異常,把餌料吐出來。 所以冰釣的漂尖越細越好。 有的釣友都明白這個道理。 他們覺得春夏秋三季都用這個花車。 他們已經習慣了并且感覺很舒服。 他們發現改用浮動很麻煩。 我們必須克服這種怕麻煩的心理,打破漁具使用的“全年制”,根據季節、魚情、水情科學配置和使用漁具。 只有這樣,才能尊重客觀、尊重科學,才能釣到更多的魚。
應安裝掛鉤。 使用紅蟲或蚯蚓進行冰釣時,特別是使用紅蟲定鉤時,有兩個問題必須注意。 1、鉤尖露出的短段長度要適當。 因為我們釣到的魚大多是20克到30克的小鯽魚。 魚很小,張不開嘴。 如果紅蟲或蚯蚓的鉤尖長時間暴露在外,就會出現錯誤信號,魚不會進來; 如果鉤尖太小,魚一咬住鉤尖就會刺穿魚嘴,魚就會吐出餌料走開。 因此,鉤尖不能露出太多或太少。 它應該長約1毫米。 魚一吃餌,鉤尖就會進入魚的嘴里,感覺不到任何異物。 這時浮漂反射的信號才是魚咬鉤的真實信號。 2、請勿在一個鉤子上同時裝載多條紅蟲。 魚要裝的多,魚少,魚少。 原理是讓小嘴的魚一口就把紅蟲和鉤尖吃進嘴里。 按照這個要求,如果我們主要釣20克到30克左右的小鯽魚,就只能裝一條大紅蟲和兩條小紅蟲。
釣魚時要鈍。 適當的調整,適當的釣鈍更合適; 如果調節不靈或鈍(用空鉤調平水),則釣要稍鈍(僅浮尾尖露出水面)。 提竿已經來不及了。 冰釣水溫低,魚活動困難,動作小,進食慢。 如果提竿太早,魚還沒有把鉤餌吃進嘴里。 提竿肯定沒有魚,所以要晚一點,給魚吃餌一定的時間。
·結尾·
- 上一篇: 魚刺少肉嫩的三種做法,一次就能都學會!
- 下一篇: (漲知識)魚竿調性是什么意思?新手必看!
猜你喜歡
- 2023-12-04 (漲知識)魚竿調性是什么意思?新手必看!
- 2023-12-04 魚刺少肉嫩的三種做法,一次就能都學會!
- 2023-12-04 紅燒黃花魚的肉質地雪白,滋陰養血,美味又滋陰
- 2023-12-04 正確飼養巴西龜的五大要點,你知道嗎?!
- 2023-12-04 鯽魚的繁殖方式有哪些?鯽魚種類的優劣分析!
- 2023-12-04 (美食發燒友)鯽魚作湯的做法,你值得擁有!
- 2023-12-04 水草造景論壇中哪一個才能一枝獨秀?
- 2023-12-04 ?大正初年,紅白錦鯉在小千古市浦柄的地方
- 2023-12-04 角蛙招財蛙、角花蟾等金角蛙的壽命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