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一名84歲男子因胸痛半小時來到急診科。
此前,老人一大早就在小花園里悠閑地清理落葉。
正當吉森醫生思考老人打掃衛生時是否太用力時,老人卻表示,在打掃衛生的過程中他并沒有感覺有什么不妥。
“我打掃完了,就回屋休息了。幾個小時后,我看電視時開始感到胸痛。”
老人回憶說,看到電視上特朗普被美國眾議院彈劾的消息后,他突然感到悲傷和憤怒交織在一起。
忽然,他開始變得無比的躁動,一股激動的情緒涌上心頭。 這種莫名的情緒漸漸變成了胸口的劇痛。
特朗普被彈劾。 來源:YouTube
該患者此前曾患有冠心病。 盡管他感覺疼痛的性質與之前不同,但他還是第一時間來到了急診科。
吉森醫生立即檢查心電圖,顯示心臟前壁ST段抬高,這讓吉森醫生高度懷疑急性心肌梗塞。
來源:參考文獻1
老人立即被轉移到導管室,在那里開始冠狀動脈造影。
讓吉森醫生驚訝的是,老人的冠狀動脈狀況并沒有心電圖顯示的那么糟糕:他的左前降支有輕微鈣化,血流量只有正常的10%到20%; 左回旋支血流量為正常值的10%; 右冠狀動脈遠端狹窄50%。
3條冠狀動脈均未發現阻塞性病變,但心室造影發現老年人心臟心尖運動明顯減弱。
吉森醫生對老人進行了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顯示左心室射血分數約為25%至30%。 與此同時,他再次發現心尖區心肌運動減弱,這證實了心室造影的結果。
來源:參考文獻1
醫生從老人以往的病歷中找到了他2年半前的心臟彩超。 當時的彩超檢查結果顯示,老人心尖部心肌沒有大問題。
最后,吉森醫生做出了“應激性心肌病”的診斷。
而這種病還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心碎綜合癥”。
章魚坪心肌病
1990年,日本學者佐藤發現,當人受到情感創傷或遭受重大身體疾病時,心臟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出現類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的癥狀。
然而,在進行心臟冠狀動脈造影時,佐藤醫生發現患者的癥狀與冠狀動脈阻塞無關。
左心室造影,該類患者的左心室造影顯示心臟心尖在收縮末期明顯呈圓形、膨出,而心室底部內徑較窄,就像當地漁民用的瓶子一樣。日本抓章魚。
在日語中,Tako的意思是章魚,tsubo的意思是瓶子,因此佐藤博士將其命名為“Takotsubo綜合癥”。
圖片來源:參考4
大多數患者在經歷喪偶、親友去世、悲傷等負面情緒時就會患上這種疾病。 因此,這種疾病通常被稱為“心碎綜合癥”。
當然,不能完全歸咎于負面情緒,因為它們并不是導致疾病的唯一原因。
比如上面提到的爺爺,在極度興奮的時候也會出現癥狀。 由于祖父非常確定除了特朗普的事件之外沒有其他情緒波動,吉森博士甚至戲稱祖父的經歷為“特朗普心肌病”。
這種病的病因千奇百怪,病人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發病:吵架、跳舞、吃一口芥末,甚至在醫院注射藥物時(化療藥物、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都有其作用)。自己的相關病例)報道),可能會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引起應激性心肌病。
JAMA Network Open也在7月份發表了一篇文章,對COVID-19流行期間應激性心肌病的發病率進行了統計分析。
文章發現,與非流行時期相比,COVID-19流行導致應激性心肌病的發病率比以前更高。
各種原因“刺激”的心臟病背后,這種看似來自影視劇的疾病是如何產生的呢?
事實上,應激性心肌病的具體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醫學界有以下幾種假說:
兒茶酚胺毒性:通常,兒茶酚胺包括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有一種假設認為,應激性心肌病患者血液中兒茶酚胺的濃度會升高。 一方面,這直接導致心肌毒性。 另一方面,也會引起心肌微循環障礙,引起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心肌代謝異常:一些動物實驗研究指出,心肌細胞內糖、脂肪酸等代謝異常,線粒體功能降低,導致心肌細胞擊暈。
多支冠狀動脈痙攣:應激性心臟病患者可能出現類似變異型心絞痛的冠狀動脈痙攣,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這位被特朗普“生氣”的患者會出現類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ST。 段標高。
笑話背后的危險
梅奧診所于2008年制定了應激性心肌病的診斷標準:
短暫的左心室功能障礙,伴或不伴心尖部受累,超出單條冠狀動脈的血供,常伴有情緒刺激
除明顯冠狀動脈狹窄或斑塊破裂外的冠狀動脈造影
新的心電圖改變(ST段抬高、ST段壓低或T波倒置等)或肌鈣蛋白中度升高
排除嗜鉻細胞瘤和心肌炎
吉森醫生通過冠狀動脈造影、心室造影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證實了老人的診斷。
醫生給他開了ACEI、卡維地洛、阿司匹林和他汀類降脂藥。 出院后106天的隨訪中,老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數恢復正常。
雖然應激性心肌病患者的總體預后良好,但大多數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的患者會在3個月內恢復,使其成為一種可逆性疾病。
然而,并不是每個患者都像這位老人一樣幸運。 這是因為應激性心肌病除了類似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癥狀外,還可能伴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
一名75歲婦女血壓一度飆升至200/110mmHg。 到達急診室后,她被診斷出患有應激性心肌病。
老太太在轉運過程中,患者突然陷入昏迷,血紅蛋白從轉運前的14.2mg/dL降至6.2mg/dL。 經過醫療隊50分鐘的搶救,他被宣告死亡。
最終尸檢確定患者的死因是:應激性心肌病并發心臟破裂,導致大量失血。
破裂心肌圖像來源:參考2
研究報道,應激性心肌病患者死亡率為4.1%,心源性休克的發生率為9.9%,肺水腫的發生率為5.6%,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為3.0%,心源性休克的發生率為3.0%。心內血栓的發生率為1.3%,心臟破裂的發生率為0.2%。 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遠低于預期。
喜、怒、憂、哀、懼,背后是戲稱“碎心綜合癥”和別名“章魚坪心肌病”,但“心臟病需要心藥”。
因此,有學者建議,診斷明確的患者應作為心肌梗死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密切隨訪。 (評論者:z_popeye、gyouza)
致謝:本文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麥敬亭專業審稿
【筆記】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麥敬亭審查意見:
肌鈣蛋白升高、心電圖動態變化、冠狀動脈無明顯狹窄的患者被歸為2型心肌梗死,具體病因需要仔細鑒別診斷。
這是應激性心肌病的典型病例。 心電圖上雖然有ST段抬高,但抬高的范圍超出了單一血管支配的區域(前壁和下壁均抬高)。 這是通過心室造影和彩色超聲檢查發現的。 典型的心尖球形變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應激”可能是應激性心肌病或經典型心肌梗塞(1型心肌梗塞)的病因,因此急診冠狀動脈造影對于鑒別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 上一篇: 6種國人常食用魚類的營養價值不容忽視
- 下一篇: 浴池里的“溫泉魚療”,你真的了解嗎?
猜你喜歡
- 2023-11-11 浴池里的“溫泉魚療”,你真的了解嗎?
- 2023-11-11 6種國人常食用魚類的營養價值不容忽視
- 2023-11-10 吃魚不能亂吃,這幾種概率大!
- 2023-11-10 北船余音:不能和以下食物同吃不同
- 2023-11-10 哺乳期吃了螃蟹,寶媽們要注意了!
- 2023-11-10 膽管結石患者的食療小方推薦--如何治療膽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