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魚種定義
大黃魚曾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種,別稱黃花魚、花黃魚、石首魚等,在生物分類學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近岸洄游性魚類,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區,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極富營養價值而備受青睞,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二、價格論述
野生大黃魚是高檔海洋食用魚類,素有“水中黃金”的美譽,一條2斤的野生大黃魚售價高達2000元以上,導致野生大黃魚價格昂貴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野生大黃魚非常稀少,資源瀕臨枯竭;其二是野生大黃魚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其三是野生大黃魚的營養豐富,魚鰾可制成聞名遐邇的黃魚膠。
三、產地分布
大黃魚曾是我國“四大海洋經濟魚類”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越南沿海等地,我國北起黃海南部、經東海和臺灣海峽至南海雷州半島以東均有分布,每年4~6月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近海形成春季漁訊,9~10月在浙江北部海區形成秋季漁訊。
四、生活習性
1、環境:大黃魚是暖溫性魚類,常集群棲息在水深60米以內的近海中下層,生存水溫8~32℃,最適水溫18~28℃,水溫低于17℃時食欲逐漸減弱,水溫低于10℃時完全停止攝食。
2、食性:大黃魚是肉食性魚類,主要以浮游動物、蝦類、魚類等為食,其中浮游動物以橈足類、蔓足類等為主,魚類以鰕虎魚為主,蝦類以毛蝦、糠蝦、脊尾白蝦、鼓蝦等為主。
3、繁殖:大黃魚是洄游性魚類,生殖季節集群從外海游向近岸形成漁汛,漁汛分春、秋兩汛,春汛在4~6月,秋汛在9~10月,懷卵量約20~50萬粒,受精卵20℃時約33小時孵化。
猜你喜歡
- 2024-01-10 世界上最大的鯰魚有多大?
- 2024-01-10 冰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青魚和草魚可以混養嗎?
- 2024-01-10 七星魚最大能長多大?
- 2024-01-10 江團魚是淡水魚嗎?
- 2024-01-10 鯉魚一年產幾次卵?
- 2024-01-10 幽靈箭毒蛙是什么蛙?
- 2024-01-10 大米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中華倒刺鲃是什么魚?
- 2024-01-10 貓眼螺是什么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