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三峽大壩位于素有“水電之都”之稱的湖北省宜城市。 下游38公里處是著名的葛洲壩水電站。
三峽大壩海拔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庫長度2335米。 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在發電、防洪、抗旱、航運、種植等方面具有巨大價值。 從2020年梅季過后的持續強降雨可以看出,三峽大壩發揮著防洪調節作用。
三峽大壩開閘不僅是為了泄洪持續強降雨引發的洪水,自三峽工程開工以來也受到外界質疑。 修建水壩自然有利有弊。 它不僅對長江生態產生一定影響,也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 影響最大的可能是長江魚類洄游產卵生態。
長江流域幅員遼闊。 其干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最大的魚類,全長6387公里,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 長江流域也是我國魚類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 長江養殖魚類近400種。 有我們常聽說的中華鱘、江豚等大型魚類,也有很多長江白魚等小型魚類。 魚。 不過中華鱘的特點是,在產卵季節,它們會逆流而上游到產卵場,然后游回大海。
廣告
從秘書做起,十年之內無人能超越他。 他一手力挽狂瀾,成為傳奇。
×
每年夏秋季節,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水區的中華鱘都會游回長江,逆流而上3000多公里,回到金沙江地區開始產卵繁殖。 當中華鱘幼崽長到15厘米左右時,就會被帶回海里游泳。 他們生于長江,長于大海。
然而,它們無法返回最適合它們產卵的宜賓地區,因為1981年葛洲壩的修建阻斷了它們的洄游路線,使它們無法到達河流上游的產卵場。 因此,產卵場被迫遷移至葛洲壩下方的A產卵場。
中華鱘是長江中最大的魚類,最大個體重量可達600公斤。 被譽為“長江魚王”。 由于環境影響,中華鱘被列為紅色瀕危物種之一。 也因其古老的身份,被譽為“活化石”,是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建壩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魚類洄游的問題,還在壩上設計了魚梯。 雖然這個考慮是好的,但由于中華鱘不是小魚,很難在高差距的情況下倒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不過,不少人表示,三峽大壩影響了中華鱘的洄游路線。 這是不正確的,因為他們過不了第一個“關卡”——葛洲壩!
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然環境也在發生變化,有時對當地生態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對于像這樣的珍稀生物,我們不僅要依靠立法保護、建立保護區、人工繁育等,我們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意識,在人與資源的協調發展上做文章,真正保護這只“水中大熊貓”!
- 上一篇: 鯉魚的魚蛋不但可以吃,而且營養價值極高
- 下一篇: 魚餌配方大全是怎樣的?自制蚯蚓魚餌的制作方法
猜你喜歡
- 2024-03-22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什么?美國藝電公司
- 2024-03-22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盡管鯨鯊,只是溫順的濾食性動物
- 2024-03-22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什么是鯨鯊,你知道嗎?
- 2024-01-18 最大的淡水魚,在淡水中最大的魚類是什么?
- 2023-12-18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是什么?魚目鯨鯊科
- 2023-12-18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是什么?魚目鯨鯊科
- 2023-11-25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湄公河巨型鯰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