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rk.pdf
。 原圖很模糊,所以從網上找了更清晰的圖片。 除了第一張和最后一張圖片外,其他都是網上圖片。
世界上最大的魚
盡管鯨鯊體型龐大,但它們是溫順的濾食動物,它們在世界海洋中漫游尋找浮游生物。 每年,這些溫柔的巨人都會聚集在西澳大利亞的寧加洛礁,讓人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它們。 然而,在這些水域之外,鯨鯊這種全球瀕臨滅絕的物種卻很難為人所知。
體型巨大,分布廣泛
鯨鯊(typus)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和暖溫帶水域。 它們既可棲息在深海和淺海沿岸,也可棲息在珊瑚島、礁石的瀉湖中,喜歡生活在表面溫度約21至25攝氏度的海水環境中。
在整個印度洋都發現了鯨鯊。 與此同時,鯨鯊也出現在馬爾代夫群島、塞舌爾群島和科摩羅群島附近; 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肯尼亞、巴基斯坦、南非、斯里蘭卡、印度、泰國沿岸也可以發現鯨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海岸線也有鯨鯊。
鯨鯊在澳大利亞海域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西澳大利亞北部海域、北澳大利亞近海和昆士蘭島近海地區。 維多利亞島和新南威爾士州也有零散的鯨鯊目擊報告。
人們對鯨鯊的遷徙知之甚少,只知道它們每年可以遷徙數千公里。 根據多年的觀察,人們逐漸摸清了一個規律——每年春天,它們都會“聚集”在西澳大利亞海域中心的大陸架上。 這些鯨鯊在西澳大利亞水域的寧加洛海洋公園、埃克斯茅斯灣和珊瑚灣最容易看到; 在圣誕島和珊瑚海也可以看到它們。
這是鯊魚,不是鯨魚
鯨鯊是通過鰓呼吸的魚類。 “鯨鯊”一詞源于其巨大的體型,可以與一些鯨魚相媲美,以及其濾食習性與須鯨相似。 我們經常聽到的座頭鯨是須鯨的一種。 不過,它們的內部骨骼并不是硬骨,而是軟骨,這使它們被確認是真正的鯊魚。
鯨鯊很容易通過其獨特的白斑和條紋來識別。
鯨鯊是現存最大的鯊魚,也是鯨鯊家族的唯一成員。 鯨鯊與其他鯊魚有許多共同的生物學特征,如體型大、生長速度慢、發育周期長、壽命長等; 然而,鯨鯊與其他鯊魚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們攜帶大量胚胎的能力,這對其種群規模產生了很大影響。 這些特征,加上鯨鯊本身的數量較少,使得鯨鯊種群極易受到人類過度開發海洋資源的影響。
鯨鯊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通常體長可達12米,完全成熟的鯨鯊甚至可以長到20米長、重20噸。 這些大家伙很容易被發現,它們的藍灰色背部布滿白色斑點和條紋。 它們的腹部通常是白色的并且沒有任何標記。 它們的外觀特征可以幫助它們融入周圍環境,而且每個個體的外觀特征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研究人員還可以利用這些特征來識別個體并計算其種群規模。
提示:12米長的鯨鯊可能重11噸,嘴巴寬超過1米。
濾食性動物
鯨鯊的頭部與大多數其他鯊魚的頭部不同。 鯨鯊頭部的特征非常明顯,顯得既寬又方。 鯨鯊的兩只小眼睛位于頭的前方,嘴巴極其寬大,可達1米寬。
鯨鯊的嘴里有300多排微小的牙齒,總數至少有3000顆。 然而,這些小牙齒既不用于啃咬也不用于咀嚼食物。 事實上,盡管它們體型龐大,但這些性情溫和的魚類都是濾食性魚類,是已知的三種濾食性鯊魚之一,另外兩個是姥鯊和巨口鯊。 鯨鯊以微小的浮游生物為食,包括磷蝦、水母和螃蟹幼蟲。 這些小物體隨水進入鯨鯊的嘴里,被鯨鯊鰓耙上的細網過濾,保留在鯨鯊的嘴里。
鯨鯊過濾海水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主動將海水吸進嘴里,另一種是在水面游弋尋找浮游生物,然后張開嘴巴讓水直接流入。
鯨鯊需要吃大量這些小動物才能生存。 當然,他們也會吃一些魷魚或者小魚來豐富自己的“飲食”。 這些小魚包括沙丁魚、小金槍魚和鳳尾魚。
鯨鯊依靠嘴上方鼻腔中的感覺細胞來探測海中的食物。 鯨鯊的遷徙模式被認為與珊瑚產卵行為和浮游生物繁殖有關,這可能解釋了它們每年定期出現在寧加洛礁的原因,因為這些水域與每年的這個時候相一致。 廣泛的珊瑚產卵行為。
經常可以看到蝎子、鯖魚、金鲹等小個體魚“搭便車”在鯨鯊的水面上,有時甚至鉆進鯨鯊的嘴里。
神秘的生活史
人們對鯨鯊的生活史或它們的確切壽命知之甚少。 據估計,鯨鯊的壽命可能超過100年。 其中,鯨鯊從出生到性成熟大約需要30年的時間。 當鯨鯊年輕時,它們的生長速度很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鯨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性成熟,使這一標志性物種變得更加脆弱。
與所有鯊魚一樣,雄性鯨鯊的腹鰭附近有兩個“鰭”(鯊魚的交配器官),而雌性則沒有。 雖然鯨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性成熟,但有證據表明,雄性和雌性鯨鯊在體長達到八九米左右時就可能達到性成熟。 只是雌性鯨鯊性成熟后的體型是比較難通過外部觀察來確定的。
小鯨鯊在母親生下它們之前,在母親的子宮中從受精卵發育成完全成形的個體(卵胎生)。 經過一段未知的妊娠期后,鯨鯊每窩可產下大約 300 頭鯨鯊,每頭鯨鯊長度在 40 厘米到 70 厘米之間。
鯨鯊的懷孕期持續多長時間、鯨鯊懷孕的頻率以及鯨鯊在哪里懷孕和分娩仍然未知。
小貼士:首條懷孕鯨鯊記錄來自中國臺灣沿海,當時發現雌性鯨鯊“懷著”300頭“幼崽”。
對人類的嚴重生存威脅
眾所周知,鯨鯊的天敵很少,除了藍馬林魚和藍鯊,它們偶爾會捕食小鯨鯊。 對鯨鯊物種的重大威脅是人類。
鯨鯊體型龐大,行動緩慢,喜歡在海面移動,這使得它們很容易被獵殺。 它們14厘米厚的皮膚并不能幫助它們躲避漁網和船只。 即使是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一旦被它們吞下,也可能會對它們造成傷害甚至死亡。
不幸的是,這個物種有許多人類夢寐以求的產品。 人們捕殺鯨鯊是為了獲取鯨鯊的肉、肝油、軟骨和魚翅,這些材料被用來制作越來越受歡迎的魚翅湯。 鯨鯊翅由于體型較大,可以賣到相當高的價格,目前全球市場都需要鯨鯊肉,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
鯨鯊體型巨大并不意味著它們對人類構成威脅。 他們性情溫和、溫順,但有時也會頑皮、好奇。 浮潛者可以和這些大魚一起游泳,永遠不會遇到任何意外,除非不小心被大魚擺動的尾鰭掃過。
鯨鯊已成為西澳大利亞的旅游勝地。 人們紛紛來到這里,就是為了與這些迷人的生物一起暢游,從而促進了寧加洛當地季節性生態旅游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圣誕島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
每年四月到七月,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在寧加洛海洋公園的珊瑚產卵活動結束后都會聚集在這里。 在鯨鯊聚集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蜂擁而至,體驗在鯨鯊身邊浮潛的樂趣。
寧加洛礁的珊瑚產卵為鯨鯊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如浮游生物和熱帶磷蝦。 西澳大利亞海域獨特的洋流系統可以讓這些食物靠近海岸,讓鯨鯊在沿海水域暢游,為人們觀察鯨鯊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在寧加洛,預測鯨鯊目擊的時間和地點對于發展該地區的生態旅游業非常重要。 當地人使用一套法規體系來管理鯨鯊生態旅游,其中包括發放有限許可證來限制鯨鯊旅游經營者的數量,以及規定誰可以與鯨鯊一起游泳以及哪些船只可以在鯨鯊周圍作業。 行為守則。
西澳大利亞州的鯨鯊生態旅游通過旅游業與環境與保護部之間的合作方式得到了良好的管理。 在珊瑚灣和埃克斯茅斯灣的水域,專業的包船船員提供一日游,并就在不打擾鯨鯊的情況下觀察鯨鯊的最佳方式提供建議。
水肺潛水(會產生氣泡)、閃光燈攝影和撫摸都被發現對鯨鯊有影響,因此在西澳大利亞與鯨鯊一起游泳時是被禁止的。 只要人們在海里遵守這些規則,鯨鯊對周圍的人類就沒有任何問題。 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加,游客仔細閱讀并記住這些規范和規定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否則,一不小心,鯨鯊的活動就會受到負面影響。 西澳大利亞海區制定的行為準則確保游客可以在受到保護的情況下觀賞鯨鯊。 這一行為準則如今也被視為“最佳實踐”管理案例,并逐漸被全球其他地區認可和采用。 。
生態旅游與鯨鯊的互動為科學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溫順的魚類,并在未來向公眾傳遞更多關于它們的信息。
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世界上最大的魚類
《國際遷徙物種保護公約》已將鯨鯊指定為遷徙物種。 澳大利亞1950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和1994年《漁業資源管理法》規定,鯨鯊在整個澳大利亞聯邦水域受到保護,在西澳大利亞水域受到充分保護。 因此,任何干擾、傷害、捕捉鯨鯊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盡管鯨鯊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視為易受傷害的物種,但世界某些地區仍然存在不受管制的捕撈和獵殺鯨鯊的情況。 在發現鯨鯊的100多個國家中,只有約13個國家對鯨鯊有明確的保護規定,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美國、印度和菲律賓。 在其他允許捕獵鯨鯊的國家,保護鯨鯊的努力仍在進行中。
更好地了解鯨鯊的遷徙模式有助于管理和保護該物種。 由于擔心澳大利亞北部的漁業會影響每年到訪西澳大利亞的鯨鯊數量,人們多年來一直嘗試對寧加洛海的鯨鯊進行衛星跟蹤。 追蹤鯨鯊的另一種方法是使用聲輻射器來定位它們。 海洋科學家利用這種方法嘗試更多地了解鯨鯊的遷徙和進食模式。
為了更好地保護鯨鯊,我們需要更徹底地了解它們。 由于西澳大利亞不斷發展的生態旅游業,人們每年都對這些宏偉的動物有更多的了解。
提示:澳大利亞在保護和保存這種遷徙物種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寧加洛海洋公園 ( Park) 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這些海洋深處雄偉而溫柔的生物的據點之一。
=================================================== ===============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老消息:2015年7月25日,平潭市分尾鄉于莊村的漁民意外捕獲了一條5米長的鯨鯊。 鯨鯊被捕獲時受傷。
平潭漁民將鯨鯊賣給了浙江漁民。 最終,平潭漁民不僅被海洋漁業執法部門沒收8000元賣魚收入,還被罰款8000元……
鯨鯊是我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 在我國,根據刑法第341條規定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市值在五萬元以上的,即涉嫌刑事犯罪。 另外,根據《福建省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第五章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出售、收購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 違反規定的,沒收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獵獲物價值或者其產品市場價格等值的罰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下次當我們看到漁夫先生捕獲一些不知名的海洋動物時,我們應該勸他冷靜下來,不要貪婪,更不要輕舉妄動,否則他可能會失去妻子,失去軍隊……
2014年8月中旬,平潭漁民還在海上打撈到一頭長6.7米、重2噸的死鯨鯊。 漁民報警后,鯨鯊被送往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進行研究。 目前該標本已經制作完成,并與三個大洋鯨類展廳的我國最大灰鯨標本同室展示。
=================================================== ===============
附上本專欄的目錄
? 2016,新年伊始——本專欄的正確打開方式
? 蜘蛛恐懼癥患者與“海蜘蛛小王子”(一)
? 為什么抹香鯨的英文名那么臟?
? 海綿寶寶體內的“太陽權杖”
? 鯨鯊鯨鯊,神秘又溫順的大嘴
? 當科學家遇到懶惰的海豹時
? 海蜘蛛額外: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 花籃里白頭偕老,白頭偕老,白頭偕老
? 水母睡覺嗎?
- 上一篇: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什么是鯨鯊,你知道嗎?
- 下一篇: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什么?美國藝電公司
猜你喜歡
- 2024-03-22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什么是鯨鯊,你知道嗎?
- 2023-11-25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湄公河巨型鯰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