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很多人喜歡在家里養觀賞魚。 這是一些人的愛好,也能給家居帶來很大的點綴。 觀賞魚的種類有很多,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決定、選擇哪一種。 那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觀賞魚品種的圖片和名稱列表,希望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觀賞魚的種類:
觀賞魚的種類很多。 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上,通常分為三大類,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1、溫帶淡水魚
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紅鯽魚、中國金魚、日本錦鯉等,主要來自中國和日本。 紅鯽魚的體形與食用鯽魚相似。 根據體色不同,分為紅鯽魚、紅白花鯽魚、五花鯽魚。 主要飼養在旅游景點的湖泊或噴泉中,如上海老城隍廟的“九曲橋”。 、杭州的“花港觀魚”等。中國金魚的鼻祖是數百年前的野生紅鯽魚。 北宋初年首次見于浙江嘉興的放生池。 公元1163年,南宋皇帝趙構在宮中飼養了大量的金鯽魚。 金魚的國內養殖從皇宮傳入民間,逐漸流行起來。
2、熱帶淡水魚
熱帶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 它們分布范圍廣,品種多,體型大小不一,體形特征各異,色彩繽紛,十分美麗。 根據原產地不同,主要來自三個地區:一是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哥倫比亞、巴拉圭、圭亞那、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地; 二是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等地; 三是非洲三大湖,即馬拉維湖、維多利亞湖和坦噶尼克湖。
較著名的熱帶淡水觀賞魚品種有三大系列。 首先是燈具品種,如紅綠燈、頭尾燈、藍色三角燈、紅蓮燈、黑蓮燈等,它們小巧、精致、美觀、若隱若現,深受人們的喜愛。 二是天使魚系列,有紅七彩、藍七彩、條紋藍綠七彩、黑仙子、芝麻仙子、鴛鴦仙子、紅眼鉆石仙子等,自由飄逸,溫柔優雅。 ,有土地神的風范,而且非常漂亮。 三是金龍魚系列,如銀龍、紅龍、金龍、黑龍魚等,被譽為“活化石”,珍貴美麗,廣受喜愛。
3、熱帶海魚
熱帶海水觀賞魚由30多個科組成。 較常見的種類有雀鯛、鯽魚、棘魚科、粗皮鳊魚等,其著名種類有仙后、仙后、帝仙、月光蝶、月蝶等。 眉蝶、人字蝶、海馬、紅小丑、藍魔鬼等。熱帶海水觀賞魚顏色特別鮮艷,圖案豐富。 許多物種都有自我保護的天性。 有的身上長有假眼,有的尾巴上有鋒利的刀片,有的長著堅硬有毒的刺,有的體內能分泌毒液,有的可以隨意改變體色,有的有著善于模仿的體形,而且形態各異、千奇百怪,充分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觀賞觀賞魚和養殖觀賞魚對于當今人類來說是一項非常有趣的休閑活動。 它讓我們領略到海底水生世界的各種奇觀,有的像湖光山色,有的像山林叢林,奇花異草,枝繁葉茂,魚類繁多,色彩斑斕,與它們嬉戲,借助光影,晶瑩剔透,豐富華麗,讓人眼花繚亂,產生無限遐想。 在許多旅游景點、商業建筑、酒店、娛樂和展覽場所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在很多家庭中,還飼養著各類金魚、神仙魚等熱帶魚和海水觀賞魚,成為庭院或客廳中的一景,優雅別致,賞心悅目。 然而飼養觀賞魚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有科學方法的指導,才能應付自如,養好魚魚的種類圖片,滿足自己的觀賞和娛樂需求。
常見熱帶魚品種:
1、玻璃貓:產地:泰國、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婆羅洲和印度尼西亞。 又名貓頭水晶魚,非常漂亮。 最大的特點是魚體透明,骨頭清晰可見,內臟只占身體的不到5%。
2、接吻魚:又稱接吻魚、吻口魚、桃魚、吻口魚、甜吻口魚、接吻斗魚等。在分類學上屬于鱸形目、吻口魚科、口吻魚屬。 他們因互相“接吻”而聞名。 接吻魚的體長一般為20~30厘米。 身體呈長方形。 頭大,嘴大,特別是嘴唇又厚又大,并有細密的鋸齒。
3、盲魚:原產墨西哥。 它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賞魚,長約8厘米,鱗片亮銀色,各鰭呈米色。
4、斑馬魚:又稱藍條紋魚、條紋魚。 原產地:印度和孟加拉國。 斑馬魚體呈紡錘形,長約5厘米,胸部和腹部呈圓形,尾部扁平。 全身基本呈黃色,背部呈橄欖色。 從背部至腹部及臀鰭有多條深藍色縱紋直達尾鰭。 全身的條紋酷似斑馬,因而得名。
5、珍珠背心:原產于亞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珍珠馬甲可能是斗魚家族熱帶魚中最美麗的,也是最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 銀棕色的身體甚至鰭上都布滿了珍珠般的斑點,顯得格外雍容華貴,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6.精靈:以爬行藻類和變異物種的強大破壞力而聞名。 即便如此,Te的性格卻非常害羞內向,在吃藻類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居者的打擾。
7、黃鰭鯧:原產東南亞海岸至南非海岸。 體長10-23厘米,呈菱形,兩側平坦。 背鰭和臀鰭的形狀和大小相似,臀鰭的前端像手指一樣向后彎曲。 體色銀白色,背鰭和尾部金黃色,頭部有兩條黑色橫紋貫穿眼睛和鰓蓋后緣。
8、黑蓮燈:又稱黑霓紅燈籠魚、黑燈籠魚。 產地:巴西。 體形與紅蓮燈魚相似。 體色較深。 體側有3條縱條紋,上一條為黃綠色,中間一條為白色,下一條為較寬的黑色帶。 鰭全部是透明的。
9、頭尾燈:又稱電光魚。 原產地:南美洲圭亞那和亞馬遜河流域。 體長4~5厘米。 體長,兩側扁,頭短,腹圓。 每只眼睛的上部和尾巴上都有一個金色的斑點,在燈光下反射出金紅色的顏色。
10、孔雀魚:又稱彩虹魚、萬魚。 原產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 孔雀魚體型修長,有一條非常漂亮的花尾,因此得名孔雀魚。 雄魚體長約4厘米,尾部長度(包括尾柄和尾鰭)約占總長度的2/3; 雌魚體長5-6厘米,尾部長度占總長度的1/2以上。
11、網球魚:分布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圭亞那。 長度:約10CM。 水溫22~26(適宜)。 水質:弱酸性至中性。 身體長而呈紡錘形,頭部尖尖。 身體呈銀灰色,有大鱗片。 每條魚鱗上都有黑色斑點,因此魚的整個身體上都有均勻的黑色斑點,從頭到尾在身體側面有一條黑線。
12.馬達加斯加彩虹:又稱馬達加斯加彩虹魚和石美人,原產于馬達加斯加,彩虹銀魚科。 體長6-8厘米,呈橢圓形,兩側平坦。 背鰭分為前后兩部分。 背鰭和臀鰭上下對稱,鰭條低且寬度相等,像一條帶子。 通體綠色,根據光照環境變色為粉紅色、淺黃色、淺紫色、銀白色等。 它非常美麗。 背鰭、臀鰭、尾鰭有黑邊。
13、月光魚:又稱滿魚、月牙魚。 分布于墨西哥和危地馬拉。 成年雄性魚體長5~6厘米,雌性可達8~9厘米。 體短而兩側扁平,腹部略呈圓形。 在自然水域中,其原種體色為棕黑色,體兩側有零星藍色斑點,尾柄上有半月形黑色斑點。
14、老虎魚:又稱四房魚、四房鯽魚。 產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等內陸水域。 虎魚體高,呈棱形,側面平坦,長5?/FONT>6厘米。 體色淡黃色,有紅色斑紋和小點。 從頭到尾有4條垂直的黑色條紋。 斑紋看起來像虎皮。
15、藍三角魚:又稱三角魚、變態邊。 產地: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印度尼西亞。 藍三字是一種非常漂亮的小魚,呈亞紡錘形,體長3-5厘米,通常為4厘米。 大大的眼睛,虹膜泛著紅光。 背部朱紅色,軀干正面銀色,背鰭、尾鰭、臀鰭紅色,胸鰭、腹鰭透明。 藍三角魚的顯著特征是從軀干中部到尾部有一個黑色三角斑點,閃爍著藍光。
16、玫瑰鯽魚:原產印度。 魚體呈紡錘形,長5-7厘米,野生情況下可達14-15厘米。 幼魚的身體呈銀白色。 隨著它的生長,背部變成銀白色,背部呈黃綠色,背體有黑色圓斑,背鰭上也有黑色斑點。
17、黑裙魚:又稱黑半身魚、黑蝴蝶魚,原產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屬鯉科。 體長6-8厘米,扁圓盤狀。 體色銀灰色,臀鰭寬大,顏色深色,格外引人注目,故名黑裙。 當換水或遭遇驚嚇時,黑裙的灰色會暫時變淺,但一旦安靜下來,顏色又會變黑。
18、金魚:又稱白云山魚、白云金魚、唐魚。 產地:我國廣東廣州市郊的白云山溪流。 金魚體呈紡錘形,全長3-4厘米,眼睛大。 體色棕褐色,背部略帶藍色,腹部銀白色,體兩側側線有閃亮的金色線條。 這條金色線條的一端是一個黑色的眼球,另一端則是一個相當于黑色眼球的黑點。
19、后游貓:又稱后游鯰魚,原產于非洲的坦噶尼克湖、馬拉維湖、維多利亞湖、尼日利亞湖、尼日爾湖和塞河水系。 一種非常有趣的熱帶觀賞魚。 它的顏色和形狀都不是很漂亮,但吸引人的是它的游泳姿勢——它們把肚子在空中明目張膽地游著。 魚體色呈褐色,游泳時腹部很高。 在觀賞魚中是獨一無二的,上部顏色比下部淺。
20、剛果旗魚:又稱剛果霓虹魚、剛果魚。 產地:非洲剛果河水系。 魚體長8-10厘米,呈紡錘形。 頭小,眼睛大,嘴向上裂。 背鰭又高又窄。 腹鰭和臀鰭較大。
紅色熱帶魚種類:
1、紅蘋果:又名新幾內亞彩虹魚、舌鱗魚、紅美人,原產于新幾內亞島,屬于虹鱒科。 體長10-15厘米,橢圓形兩側平,頭尖,背鰭分前后兩部分。 魚體腹部鮮紅色,背部深褐色,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鮮紅色。 它在水族箱里呈極紅色,像魚一樣。 移動的火非常美麗。
2、銀屏燈:又稱銀屏魚,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圭亞那等地,屬鯉科。 體長5-7厘米,紡錘形。 銀灰色,有黑色鱗片邊緣,眼睛上部有鮮紅色斑點,虹膜上有紅色反光斑點,尾鰭基部有寬黑色橫條紋。
3、燕美人:原產于愛爾蘭西部和昆士蘭水域,屬于鯉科,是來自澳大利亞的燈籠魚。 體長3厘米,呈尖紡錘形。 體色為淺黃綠色。 背鰭分為兩部分。 第二背鰭和臀鰭的末端像針一樣向后延伸。 鰭條的尖端又長又優雅,像燕子的尾巴。 背鰭粉紅色,臀鰭前端黑色,尾鰭上下葉有粉紅色邊緣。
4、電美人:又名小彩虹,原產于澳大利亞,屬于虹膜科。 體長5-6厘米,紡錘形。 背鰭分為前部和后部兩部分。 背鰭和臀鰭上下對稱,鰭條低且寬度相等,形似帶子。 體色淡黃綠色,體側有數條粉紅色點狀豎紋。 鰓蓋上有紅色圓斑,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紅色。 魚身周圍有一圈紅色的邊緣,在燈光的照射下就像是泛著紅光的藍色幽靈,非常漂亮。
5、血鰭魚:又稱紅鰭魚、紅鰭魚、紅鰭肥鯉。 產地:阿根廷。 魚體呈亞紡錘形,較長,可達5厘米左右,兩側平坦。 背鰭居中,形狀與劍魚相似。 腹鰭位于后方,臀鰭和脂鰭也位于后方。 尾鰭分叉。 銀白色,背淺綠褐色,鰭血紅色。
6、新達溝查旗: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哥倫比亞等地,屬鯉科。 體長5-6厘米,體色粉紅色,背鰭高而直,黑色,臀鰭寬,粉紅色,邊緣有黑色,尾鰭上下葉有紅斑鰭。 它們彼此相對,非常美麗。
7.霓虹燕子:原產于澳大利亞,屬于鯉科。 體長4-5CM,呈圓柱形。 體色由黃、藍、橙、黑等多種顏色組成,頭部和胸部呈金黃色。 背鰭分為兩部分。 第二背鰭下部呈黑色,邊緣呈黃色。 臀鰭和尾鰭的上下葉邊緣黃色,中部黑色。 魚身色彩繽紛,十分美麗。
8、鴛鴦魚:又名鴛鴦魚日落紅產地:墨西哥南部外觀及習性:三色魚體形與孔雀雌性相似,體長6-8厘米,體質粗壯。 雄性高大的背鰭超過了自身的長度和寬度,當它背上高高舉起時,真是令人驚嘆。 體色由3種顏色組成,身體清澈淺海藍色,尾鰭紅色,下鰭黃色。 它是那么明亮、和諧,讓你永遠不會厭倦。
9、綁魚:原產地(國家)蘇門答臘島。 體形及習性:魚體長4~5厘米,呈菱形。 背鰭和背鰭均高,臀鰭寬,尾柄短,尾鰭分叉。 體色為橄欖色和紅色的混合色,還飾有紅色、藍色、綠色圓點,各鰭呈玫瑰紅色。 最顯著的特征是鰭和鱗片邊緣的黑邊。 幼魚階段,各鰭上有明顯的黑邊。
10、紅尾鯰魚:又稱紅尾貓、狗仔鯨。 產地:亞馬遜河。 魚體長1米。 頭、背、胸、腹平坦且寬闊,臀部和尾部較兩側平坦且窄。 它有一雙小眼睛,一張寬闊的大嘴,嘴周圍有3對長長的胡須。 后腦勺顏色淺黑色,有黑色斑點,腹部乳黃色。 在黑色和奶黃色之間,有一條白色帶子從吻部貫穿到尾梗,非常鮮明。
11、白云金絲:原產中國的白云金絲特色! 通體玫瑰紫色,側線有金線,腹部淡粉色。 胸鰭透明,尾鰭靠近尾部C處為紅色,其他各鰭的外緣均為紅色。
12、紅翅鯽魚:又稱泰國鯽魚、紅翅鯽魚。 原產地:泰國、蘇門答臘島和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 魚體呈紡錘形,很像我國的鯽魚,但體寬,長30?/FONT>35厘米。 也是當地的食用魚。 體色銀色,背鰭、尾鰭鮮紅色,尾鰭上有紅黑條紋。
13、紅綠燈:是熱帶魚中著名的觀賞魚。 它價格便宜,容易飼養,非常適合在草缸中生長。 體長約4厘米。 全身籠罩在綠色光芒之中,從頭到尾有一條明亮的藍綠色光帶,后半身的藍綠色光帶下有一條紅色光帶,腹部呈藍白色。 紅帶、藍帶貫穿全身,耀眼奪目。 它們喜歡成群結隊地在水族箱的中下層游泳。
14、紅鼻剪刀:原產南美洲巴西。 體形與同屬其他物種相似。 頭呈紅色,吻部呈鮮紅色,故又稱紅鼻魚。 全身銀白色,近乎透明,尾鰭有與剪刀魚相似的黑白條紋,故名。
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觀賞魚種類的相關信息。 觀賞魚的品種很多,有些是珍稀稀有的,飼養技術也各有不同。 因此,如果您打算在家飼養觀賞魚,最好詳細了解一下飼養魚種的護理技巧和注意事項
- 上一篇: 世界上最大鱷魚排行榜:鱷形目中文科名
- 下一篇: 南水北調丹江水庫釣大魚一篇篇報道
猜你喜歡
- 2024-01-25 淡水魚的種類圖片,金魚有哪幾種種類?各種金魚照片是什么樣的?
- 2024-01-16 觀賞魚的種類圖片和名字,熱帶觀賞魚的名稱有幾種
- 2024-01-15 海魚的種類圖片,比目魚的愛情代表和圖片``
- 2024-01-15 常見魚的種類圖片和名字,上海水族館各種魚的介紹
- 2024-01-15 海魚的種類圖片,西沙群島魚類眾多寫出兩種魚的樣子
- 2024-01-15 海魚的種類圖片,請問下哪里有關于海洋魚類色彩的資料
- 2024-01-14 魚的種類圖片5,4大家魚的圖片
- 2024-01-14 淡水魚的種類圖片,最常見的冷水魚種類有哪些?最好附上圖片。謝謝!
- 2024-01-14 魚的種類圖片5,熱帶魚的品種有哪些?
- 2024-01-14 海魚的種類圖片,有種海魚長得和蝙蝠翅膀似的還有條長長的尾巴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