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其實不止一位釣友問過這個問題。 這種現象比較常見,主要發生在冬季。 原因是浮漂沒調好,釣的太鈍。 另外,冬季魚類活性低,進食口弱。 有時鉤餌即使吞進嘴里也不會動,浮漂無法發出信號。
當然,調漂釣是一方面,子線長短選不好也是另一方面。
釣鈍了為什么浮漂沒信號?
一般來說,浮子上會有兩個信號。 一種是魚把鉤餌吞入嘴里的時候,一種是魚嘴里含著鉤餌搖頭游動的時候。
如果你的浮漂調不好,釣的很鈍,那么子線就會彎曲很大,甚至平躺。 這樣入口處的信號就不會顯示了。 必須等到魚兒搖頭,嘴里叼著鉤餌游動。 它產生比較大的運動幅度,浮球只有在拉動八字環影響主線后才能做出反應。
夏季水溫高,魚兒十分活躍。 它們吃完餌料后可能會立即搖頭游動,所以浮漂會不斷地動作。 如果無法到達第一個信號,則會出現第二個信號。
冬天就不一樣了。 冬季,魚類活動很差。 有時鉤餌即使叼在嘴里也不會動。 這樣,浮球只能顯示入口的信號。 但如果你釣魚的很直白,就把那個信號過濾掉的話釣鯽魚子線多長合適,它就不再有反應了。 如果魚吃了鉤餌不動,第二個信號自然消失。
想換餌,提竿就有魚~
為什么子線的長度很重要?
子線越長,越鈍; 子線越短,越靈活,可以及時傳輸信號。 如果你正確準確地調整浮子,那么短子線和長子線都可以使用,并且浮子可以捕獲輕微的信號。
但如果調節不當,魚又比較鈍,子線就會大幅度彎曲,甚至可能整條子線都趴在水底。 這時候短子線比長子線要好。 短子線仍然可以使浮子發出信號,但長子線則不能或發出的信號很小,容易被忽略。
不要以為你可以準確地調整漂移。 在自然水域中,你經常會遇到流水,或者看起來它在水面上不會移動。 其實水下有暗流,還是會導致子線彎曲。
就在前兩天,我和朋友去野外釣魚。 我做傳統釣魚,他做臺灣釣魚。 朋友釣了一會就坐不住了,就讓我用相機看看他的窩里有沒有魚。
當我拿起相機拍照時,發現他的線組在水下的狀況非常糟糕。 八字形環幾乎在底部。 子線和橫臥沒有什么區別。 長達二十多厘米的子線,幾乎是平坦的狀態。 ,還可以顯示哪些其他信號?
如果用蚯蚓和紅蟲做魚鉤就更好了,魚很容易被吃死,但他選擇用商品餌。 難怪他很長時間都沒有釣到魚。
我的朋友還在想,雖然調整得很好,怎么會這么沉悶。 仔細一想,那是因為那天風大浪大,水在流啊~
冬季野釣鯽魚子適合用多長的線?
野外釣鯽魚時,我總是建議使用短子線,10厘米左右就足夠了。 鯽魚個頭不大,不需要用很長的子線。 除此之外,野釣中也有小魚。 子線越長,擺動幅度越大,越容易被抓住。 小魚襲擊。
如果你不太會調浮,或者懶得調浮,平時用小跑鉛、大鉛等比較鈍的釣法,那么子線越短越好。 這取決于你能綁多短的子線!
有的釣友可能會想,子線太短會不會有什么危害,比如讓鯽魚難以進食?
這點你可以放心。 傳統的七星浮釣,天鉤、鉛墜與魚鉤融為一體,省略了子線。 釣魚還是一樣,靈敏度極高。
所以不用擔心子線太短。 反而擔心子線太長信號出不來。 以前釣魚主要是以短子線,甚至子線為主。 都是受到競技釣法和黑坑釣法的影響,導致大家都跟風,用長子線。
競技釣和黑坑釣確實需要長子線。 魚池里沒有水,小魚也沒有太多。 另外,魚情需要,但是野釣的魚情不需要,除非釣到大魚。
如何適當調整浮子?
如果你相信我,還有快跑鉛釣法。 這種釣魚方法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 無論您釣小魚還是大魚,都沒有關系。 我認為這是最適合野釣的釣法之一。
調節浮子也非常簡單。 沒有子線和魚鉤,將浮漂調至平水(即浮漂尖端與水面齊平,剛好露出水面一點點),然后掛上子線,然后餌料,只釣1~2目。 ,還可以抓3個網格,多個半網格和一個網格沒有效果。
這種漂白調整方法什么都好,就是要求子線短,越短越好。 當魚進食時,浮標會緩慢上升到頂部。 上升越慢、越穩定,中魚率就越高。
好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 如果下次有魚浮漂不動提竿的時候,大家可以試試我的方法,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
猜你喜歡
- 2024-03-09 同上功效的誘魚窩料配方,釣友分享!
- 2024-03-09 (巨無霸煎餅果子制作過程)——八角流水還不忘和老鄰居們聊天
- 2024-03-09 嫩玉米的配方,都比較適合釣草魚的做法!
- 2024-03-09 野生海參多少錢一斤?為什么這么貴?如何鑒別?
- 2024-03-09 夏季打窩是必須的,因為天熱水溫更熱,魚兒都在乘涼
- 2024-03-09 民間釣魚配方,看看你用過幾個,抓緊記下來去試試吧
- 2024-03-09 魚一直是我們米飯的常客,沒有一種魚像羅非魚
- 2024-03-09 “玉米妹妹”不屈于艱苦感動一座城
- 2024-03-09 (釣魚技巧)夏季釣草魚的幾種常見餌料,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