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冬天,北方很多地方都結冰了,一些江河也結冰了,但這并不能阻止漁民們的腳步。 冬天結冰的河水怎么釣魚? 冬季冰釣技巧介紹了冰釣的一些基礎知識。 以下是冬季河流冰釣的一些實用技巧。
1.選擇溫暖天氣的氣候和釣魚
1.從氣候和節氣中選擇。
北方冬季漫長、寒冷、干燥,西北風頻繁,結冰期長。 以沉陽地區為例,從10月8日寒露開始結冰,到3月22日冰雪融化、河水融化,結冰期持續160多天。 從魚吃食、咬鉤的強度來看,可分為四個階段:
① 飼喂期。 從寒露到立冬,大約需要30天的時間。 冰在夜間結冰并在白天融化。 河水還沒有結冰,魚兒吃食、咬鉤的情況都還不錯。 這是冬釣的延續,也是岸冰釣的開始。
②休眠期。 從立冬到冬至,大約有45天,地面結冰,河流堵塞。 冰層厚度超過15厘米,人們可以在冰上鉆孔。 但只要找到魚群,喂食葷食(紅蟲、蚯蚓等),同樣會獲得不錯的收獲。 尤其是冰釣,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最好的釣魚時期。
③休眠期。 從冬至到立春,歷時約45天,是天氣最冷、冰層最厚的時期。 這時魚無法進食,進入休眠期,再好的餌料也不會張口。 這是冰釣的極度淡季。
④恢復期。 從立春到蟲醒,大約需要30天的時間。 春天回歸大地,萬物復蘇,魚兒開始游動覓食。 現階段冰層還很厚很硬,所以如果你在合適的時間在冰上釣魚,一定會有所收獲。 驚蟄過后,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冰面變得松散,冰面變成灰色。 春分一到,大江大河的春汛期就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能冰釣了。
2. 根據天氣條件進行選擇。
冰釣的天氣要求突出一個“暖”字。 冬天雖然寒冷,但并不總是結冰。 掌握溫度規律,寒中求暖,適溫適時出釣。
①溫暖天氣釣魚,不宜在冰、雪、凍雨等惡劣天氣下釣魚;
②釣魚風力較弱,有3~4級冷風,有大北風、寒流的日子不宜釣魚;
③晴天出釣,氣溫在0℃左右波動,夜間氣溫在-10℃左右波動。 冰洞水面不結冰,或冰很少,水下溫度保持在4℃以上,是冰釣的最佳天氣。 溫度;
④ 中午釣魚,上午10點到下午16點。 這段時間,天氣溫暖,地面反射條件好,氣溫最高。 此時冰釣中魚的概率最高,是冰釣的最佳時機。
2、準備漁具,精準
除了冰竿、冰網等配件外,最重要、不可缺少的冰釣工具就是魚竿、釣具,其特點是短、細、靈、輕、小、堅。 也就是說,應該選擇輕便、堅韌、長約2至3米、卷線器較小的魚竿。 主線應采用高強、柔軟、堅韌、不可拉伸的0.8號競技釣線; 腦線應該是0.4號強線。 如果釣大魚,可以相應增加魚線數量。 如果主線太粗或太長,風線就會有很多冰面,而壓水線又長,必然會受潮結冰,從而大大降低漂流靈敏度。 鉤子應選用短柄伊賽尼3號至5號尖金鉤,單鉤或雙鉤均可扎。 釣小浮漂應使用硬尾平臺。 吊墜換成鉛絲,可增減重量,隨意調節浮漂。
3.觀察冰面并使用冰眼
1.看冰的顏色。 如果冰的顏色是藍色,則說明水深或有草; 如果冰面呈黃色,則說明水淺或魚多。 只要水深超過0.5米,就可以架鉤試釣。
2.觀察冰裂。 由于溫度的不斷變化,冰面會形成冰裂。 在冰縫中,透氣性較好,冰下水中溶解氧相對較多。 這里是魚類喜歡棲息的富氧地帶,是冰釣的好釣位。
3.看小麥草。 冰下有草,或者冰上有枯枝。 這里食物豐富,光合作用良好,溶氧量多。 這里是魚兒躲藏、生活、覓食的地方,也是冰釣的好地方。
4.觀察冰泡。 有些冰泡是結冰初期魚類在土壤中進食而釋放出的魚星泡; 有些是類地星氣泡; 有的是光合作用時的草星泡。 這些冰泡密度不均勻,大小也各不相同。 它們潔白如雪,形狀像小球。 它們是一簇一簇連接成一體的。 一般認為,地球恒星體積較大,釋放出的氣體也較多,積累起來有蛋囊那么大。 ; 魚星很小,聚集成小群。 這是鯽魚、鯉魚、草尋找食物造成的。 是不可多得的冰釣好釣位。
5、看暖邊。 在任何水域,無論周圍環境如何,你都能找到陽光的一面。 坐北朝南,背靠高堤或山坡,陽光強烈,氣溫較高。 反之,陰面陽光較弱,天氣寒冷,不利于魚抵抗。 風寒。 同理,深水里的魚自然而本能的傾向于兩側,所以冰釣暖面朝陽就成了釣魚的首選。
6. 觀看冰塊崩塌。 由于河水深淺不一,底面凹凸不平,冰水自然沉降,形成間隙,形成大小不等的冰凹、冰凸、冰坡。 冰上凡有凹陷處,必有深水,凸出的地方就是淺灘、山脊、淺水。 釣目應設置在塌陷冰邊緣的向陽面。
在根據看冰面選擇釣位的基礎上,在冰上打洞、布置釣位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冰面的大小和魚群的密度決定是否捕獵一只眼、兩只眼、三只眼或多只眼。 三眼以上的,多排列成直形、三角形或扇形,眼距1~2米。 冰孔應做成橢圓形,長40厘米,寬30厘米,并應考慮能順利投竿,冰不會卡住和漂移。 每打到一個冰洞,你就會確定一個釣魚點。 不要無目標地亂打,東張西望,沒有目標。
4.精調漂,勤削桿
冰釣一般采用平水釣平水或釣一目的方法。 首先是輕微的晃動,說明魚已經進入釣點,鉤下有魚,魚正在與鉤接觸。 是游動浮漂的反應,魚還沒有咬鉤; 二是浮子稍微上浮1目或下沉。 半眼是魚吞掉餌料的標志,提竿相機就會抓到魚; 第三種現象是浮漂有時會輕微側漂、傾斜、黑漂,這就是魚吞餌游動的情況,多是大魚吞餌造成的,提竿就會上魚。 。
冰釣充分發揮鉤餌的動態效果,還需要每隔2~3分鐘有節奏地上下提鉤,幅度在15厘米左右,這正是提鉤所需的距離。用手腕鉤住。 重復幾次,每次猛提時,輕輕提起,慢慢放下,以引起魚的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提竿的瞬間感覺很重,就是中魚的征兆,所以要立即提竿上魚。
如果一個洞里一個小時沒有反應,就沒有必要堅持下去,而是要離開,開辟新的地點。
5、巧用餌料,用新鮮食物
冰釣所用的餌料以肉類為主,其次是素食。 味道香濃,腥味濃郁,質地柔軟,體態活潑。 避免肉餌死亡或枯萎; 避免使用素餌變老或變質。 餌料的大小一般為魚口寬度的1/3左右。 如果釣草、鯉魚,餌料要大一些,如果釣鯽魚,口要小一些。 以蚯蚓餌為例,最好使用新鮮的小紅蚯蚓(筷子頭粗的成年蚯蚓不適合小鉤)。 鉤的時候只取一小段,鉤尖露出一點點。 小鉤滿了,大鉤大了。 安裝一半掛鉤門; 和上面的餌料一樣,只要在鉤尖上放半粒米就可以了。 為了引誘魚兒上鉤,可以在肉餌上沾上市售的粉餌。 落入水中后會霧化繼續窩,這樣會有更好的效果。 無論使用哪種餌料,都要采取防寒措施,防止蚯蚓結冰,面餌要防止結冰變硬。
冰釣打窩時,最好將黃小米用曲酒浸泡后加幾滴香油冰釣鯽魚技巧,或者拌上芝麻醬,或者用米糠拌鮮韭菜汁炒后加幾滴。的本質。
冰釣中,經常會出現假漂現象。 是指漂移信號的異常響應。 有時用力拉,有時用力送,有時晃動幾下就突然停下來。 這似乎是真正的漂流信號,有魚被捕獲,但有九次,沒有看到魚。 分析認為有以下三種可能:
一是餌料太大,魚吞不下去,只攝入了一點點,魚擠壓餌料,使其上下浮動;
二是魚鉤大,影響魚的吃餌能力;
三是餌料不適合魚的口味。 只喝了幾口,浮漂微微一動,突然停了下來,魚兒也悄然離去,再也不再理會了。 如果看到這種假漂現象,應立即更換小鉤,使用小餌,添加活餌來處理假漂現象。 經驗表明,冰釣的餌料宜小不宜大,宜新鮮不宜腐爛,宜活不宜死,最重要的是小而靈活、鮮活的原則。
冰釣技巧野釣鯽魚
冰釣鯽魚的選位技巧
釣點最好選擇在長江南北。 水深適中,附近水下有堆石、溝壑等。 垂釣前,以垂釣者為中心,鑿出幾個扇形的冰洞進行垂釣。 釣魚時,各冰洞輪流釣魚。 當一個地方沒釣到魚時,可以換到另一個冰洞。
冰釣鯽魚的用餌技巧
鯽魚一年四季都覓食,但是冬季的覓食情況遠不如夏季,所以冬季釣鯽魚所用的餌料以肉餌為主。 選擇紅蟲束或紅蚯蚓作為餌料。 紅蟲是冰釣中最常見、最有效的餌料。
冰釣鯽魚的漁具和釣法
釣具應選用軟調的冬釣專用釣竿。 這種魚竿一般細軟短,不易損傷魚唇,方便看漂。 冰釣鯽魚所選擇的魚鉤不宜太大或太小。 這是因為冬天水冷,鯽魚的嘴小。 魚鉤太大了,魚吃不進去。 如果魚鉤太小,不利于上餌。 最好選擇尾部軟、身細、浮漂小的,既醒目又靈敏。
釣魚時,釣魚者必須靈活應變。 有兩層意思:一是不拘泥于一處,充分利用釣魚前挖的幾個冰洞。 一孔一竿同時釣魚; 您也可以一桿一桿,換個地方逐洞釣魚。 二是把握好提竿時機。 冬季釣魚一般沒有小雜魚打窩,但鯽魚咬鉤的動作很小,而且浮相與春夏秋不同。 不管魚的大小,吃餌時的浮相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基本表現為停頓后浮相會繼續。 一些顫抖。 這時應立即甩動手腕,提竿擊魚。
- 上一篇: 鯽魚吃食是比較謹慎的,你就釣不到魚
- 下一篇: 章魚的血液其實是藍色的,你知道嗎?
猜你喜歡
- 2017-01-28 《餌目一新》20161230 吉林釣友分享冬季冰釣鯽魚技巧
- 2014-07-23 《想釣魚跟我走》第一季08 野河塘冰釣鯽魚技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