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1、黃尾習性
黃尾鲴學名黃尾鯧,是生長在淡水中的中小型魚類。 常見于河流、湖泊、水庫等廣闊水面。 黃尾的身體長而略扁,口鼻部呈圓形。 口位于下部附近,呈橫裂狀。 下頜有發達的角質邊緣。 進食習慣是用口腔角質邊緣反復刮擦食物,因此很難掌握進食信號。 另外,黃尾經常在水底或離底覓食,所以大部分釣友都采用底釣,但效果并不好。 近年來,由于生態破壞,鰤魚開始適應各個水層的生活。 所以釣浮鰤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掌握正確的鉤線組合是釣浮鰤魚的第一步。
2、線組匹配
水庫中常見的稍大一點的黃尾在250-750克之間。 可使用1.0#主線、0.6#子線、2-3個袖鉤; 100-300克黃尾,0.8#主線,0.3#子線,1.5-2號鉤; 釣50-150克小黃尾,用0.6#主線,搭配0.3#子線,0.8或1號袖鉤。 黃尾嘴小,嘴輕。 線組應盡可能細。 與釣同樣大小的鯽魚相比,線組要小一倍以上,這樣更容易進入。
3、魚鉤的選擇
不同類型的魚鉤有不同的特點,針對的魚也不同。 常用的釣鯽魚鉤有鉤門窄、鉤尖長、鉤柄長的特點。 這樣的魚鉤適合釣底,而且容易封口。 但釣浮黃尾時,由于其鉤柄較長,進食時會卡住黃尾的上唇。 它可以拉伸,很容易堵住嘴,特別是長鉤尖,很容易向內彎曲。 魚能吃餌但不能咬鉤,所以不適合釣黃尾。 選擇鉤尖短、鉤柄短、鉤門寬、呈方形的魚鉤。 首先,魚容易咬鉤尖。 其次,不堵嘴,無形中增加了中鉤的幾率。
4、提竿控魚
黃尾魚雖然是中小型魚,但能量卻相當大。 所以,用細鉤細線釣黃尾時,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提竿刺魚時,不要用力過大,這樣既能保護線組,又能防止魚鉤撕破魚嘴,導致魚逃走; 其次黃尾魚學名叫什么,當魚兒沖到水下時,不要用魚竿、魚線用力拉動水中掙扎的魚兒。 這只會讓它感到更加痛苦,難以反抗,導致線斷裂。 因此,需要待魚穩定后提竿,慢慢將魚帶回來; 另外,魚竿不宜太軟。 八調是最合適的。 精密的捕撈設備,加上熟練的捕撈技術,可以為我們的鰤魚捕獲提供保障。
更多釣魚技巧,請關注今晚7點30分快樂釣魚頻道播出的《這樣釣魚:春季浮漂釣黃尾技巧》。
- 上一篇: 清江魚和清江魚的圖片區別在哪?
- 下一篇: 四條鯽魚串鉤釣小鯽魚我的經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