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如果要說臺釣的核心技術,很多臺釣高手都會告訴你:學會調漂,臺釣就學會了大部分。 如果你不能掌握臺釣的調漂技術,那你就不能說你學會了臺釣。 。 此前,很多釣友都是這樣想的:如果調漂方法不對,臺釣就無法走出釣塘,無法與自然水域中的大魚、成魚競爭; 如果調漂方法不對,臺釣就只能在短竿、細線、小鉤的水平上釣到小鯽魚; 如果調漂方法不正確,臺釣的先進性、科學性就無法充分體現,臺釣的推廣、普及、提高就無從談起。 談論。
什么是臺灣釣魚?
談臺釣調漂,首先要統一大家對臺釣的看法。
臺釣,又稱臺灣釣法,是十年前臺灣釣友去大陸參加比賽時使用的手竿、線釣方法。 這種釣具組合方法科學合理,可以清楚地顯示魚在水下的狀況。 它不僅靈敏度高,可以在魚塘中連續快速地捕捉小鯽魚,而且隱蔽性好,更有利于捕捉自然水域中較大的底層魚類。
與大陸傳統釣法相比,臺灣釣機的主要特點有兩點:一是掛墜,二是長子線。 凡是具備這兩個主要特征的手竿底釣的釣具組合方法,都可以稱為臺釣。 我們不能因為有釣箱、遮陽傘就認為我們學會了臺釣,也不能因為用了長竿、粗線、大鉤就一定認為我們學會了臺釣。 雖然臺釣剛傳入大陸的時候主要是用來釣小鯽魚,而且雖然現在大多數人臺釣主要使用短竿細線,但臺釣的主要特點只是懸墜和長線。
有人說臺釣的特點是短竿細線,也有人把陽傘、竿架、小馬竿視為臺釣的必備漁具和主要特點。 這些言論只看到了臺灣釣魚的現象和表面,而沒有了解它。 臺灣釣魚的本質和基礎。 這樣看來,不利于總結正確的漂白調節方法。
浮點選擇
一般情況下,手竿釣魚的釣點距離釣位都不會太遠,人們不需要考慮視力限制。 雖然有些浮子的尖端較細,但浮子尖端的上部較粗,不難觀察。 視力不好的人可以選擇這樣的花車。 臺釣常用的浮尖直徑在1毫米左右。 即使在自然水域釣大魚,臺釣的浮尖也不宜太粗。 如果漂移尖較粗,則無法獲得較大的漂移距離,不利于觀察。
臺釣采用的是細浮尖的浮漂,這有助于充分展現臺釣的優勢:由于細浮尖浮力較小,可以清晰地顯示鉤上有餌、一餌還是兩餌的信息:同樣大小的餌料,可以將細的浮尖沉到更大的高度。 釣點距離不太遠的時候,很容易觀察到餌料散落的浮漂反應以及魚兒吃餌的抬頭反應。
有人主張臺釣不要使用低檔浮漂,甚至有人說臺釣應該使用價值幾十、幾百元的孔雀毛浮漂。 這些說法有失偏頗,經不起理論推敲和實踐檢驗,不利于臺釣的推廣和利用。 釣魚所用漁具的檔次并不是由捕魚方法決定的,而是與漁民自身的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直接相關。
理想的臺釣浮漂應該是浮漂足夠細、足夠長、浮力足夠、不滲水、不變形、經濟實用。
浮動調節
(1)魚線重量
在傳統的釣魚方法中,由于與地面的落差較大,魚線的重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浮漂調整操作可比較粗暴:在家里找一個比浮漂稍強的鉛墜,綁在水線上。 到達水邊后,根據水深確定浮子的位置即可。
用臺釣法釣魚時,由于浮尖直徑細,入水時產生的浮力很小(每目的浮力只有千分之一或二克)。 與此相比,魚線的重量就相當可觀了。 尤其是在自然水域釣大魚時,魚線又長又粗,魚線的重量也不容忽視。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提前在家里調好的浮漂到了水里卻沒有“起作用”的真正原因。
據測試,每米直徑0.35毫米的魚線,直徑1毫米的浮尖可在水中沉入約1目。 釣線的重力很大,臺釣調浮時需要準確測量水線和風線的長度。
臺釣的一般動作是將餌料拋入水中,然后輕輕擺動竿尖讓風線入水,然后將魚竿放在竿架上。 風線入水后的重量(減去浮力)由竿尖和浮子承受。 一般浮子上風線的重力是風線入水重量的1/2。 與浮子浮力平衡的力可寫成如下公式:
浮體浮力=下落重量+鉤重+水線重量+1/2入水風線重量
(注:等號右邊的重量是指水中的重量)
(2)漂白調整方法
臺釣調漂的步驟是:
第一步是測量水深(確定釣魚目的)。
在底鉤上捏一大塊面團(或固定鉛絲鐵夾等重物),扔到釣點上。 調整上浮漂的位置,使底鉤落到底,鉛墜懸浮在空中,水線和子線垂直,浮漂尖。 一半露出水面。
第二步,確定落重(確定調整)。
將水線和兩個空鉤拉起,將竿尖放入水中,將風線提起。 風線、水線全部入水,掛在水中調整鉛墜,使浮尖全部露出水面。
調節浮子時這兩個步驟不能顛倒。 這是因為如果不先測量水深,就無法確定水線和風線的長度,無法確定水線和風線在浮子上的重量,也無法確定鉛。 減輕體重。
測量水深第一步的實際作用是確定水線和風線的長度。 第一步完成后,第二步的鉛墜重量就無法確定。
(三)注意事項
調整漂白時應注意兩點:
① 水線和風線入水后等待幾秒鐘,讓水線和風線的重力垂直作用在浮子上,這樣浮子尖端的顯示才算正確。
② 來風線對浮子不應有較大的拉力。 當鉤餌觸底時,迎面風線的水平拉力肯定會引起浮尖的起伏。
調整釣魚目數
臺釣調漂一般做法是調四目釣兩目。 什么叫調四目釣兩目? 為什么要這樣調整呢?
簡單從字面意思理解,調四目是指空鉤觸底時四目距水面的高度,釣二目是指兩目距浮尖水面的高度兩個魚鉤掛上餌料后。 在實際釣魚中,釣魚者不需要拘泥于兩目釣魚的教條。 他們只能用兩目釣魚作為測量水深的手段,但必須將空鉤準確地調整到四目。 空鉤第四目已調整。 掛餌后,餌料的重量將決定浮尖露出的目數。 只要不影響觀察,就不需要調整第二次釣目。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浮漂種類繁多,浮漂尖端的長度和目數也各不相同。 為了便于說明問題,可以將不同目數和長度的浮尖視為四目。 調整四目是指空鉤試漂時浮尖全部露出水面。 釣二目是指測量水深時浮尖露出水面的高度——二目(浮尖的一半)。 這樣浮漂才能清晰地顯示魚鉤上是否有餌料的信息。 浮子上升或下沉時都有一定的運動空間。 給釣魚者提供思考時間,分析判斷是大魚在吃餌還是小魚在逗餌,并決定是否提餌。 極。
在釣魚中,漁場的條件和漁民的水平都是相對的。 比賽池里的條件再好,也很難讓水底光滑如鏡,釣魚高手的水平再高,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釣到魚餌。 。 位置恰到好處。 當餌料落下的地面稍凸時,調四目釣二目往往變成調四目釣二半目或釣三目; 當鉤餌落地地面稍凹時,如果餌稍大,調四目釣二半目或釣三目。 釣二目就變成釣四目,釣一目了。 如果我們還考慮到大風天氣、水面波浪等其他情況,將四目釣魚調整為兩目,比其他調整方法有更大的靈活性空間,并且使用更方便,更容易觀察。
調四目、釣二目是臺釣調漂不可缺少的兩個步驟。 先用第二只眼釣魚(測量水深),然后調整第四只眼(確定墜落的重量)。 抓第二目是手段,調整第四目才是目的。 只有先調整第二目才能調整好第四目。 釣魚初期,可以微調第二釣目臺釣鯉魚如何調漂,以適應餌料大小的變化。 釣魚中途要重新審視四眼調整,消除浮漂吃水對調整的影響。
- 上一篇: 珠海港珠澳大橋周邊地區有很多合適的釣魚地點
- 下一篇: 玉米打窩料怎么做餌料?玉米怎么打窩效果好?
猜你喜歡
- 2024-02-27 衡水湖貴賓碼頭附近聚集不少游泳者千萬不要為了圖
- 2024-02-27 姜黃色搭配什么顏色好看呢?教你怎么搭!
- 2024-02-27 山西省大部出現今年首場大范圍降雪多降溫天氣
- 2024-02-27 野釣比較常見的自制魚餌的具體做法,趕快收藏!
- 2024-02-27 釣黑魚存在的幾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 2024-02-27 龍湖區文旅“五一”多點“開花”全面繁榮
- 2024-02-27 完美科技與水上休閑生活相結合的聲納探魚器
- 2024-02-27 清江魚是鯰魚嗎?繁殖方式與鯰魚相似之處
- 2024-02-27 釣魚新手必須要知道的幾種魚竿分別有什么用
- 2024-02-27 (漁課堂)小魚用小鉤背后的思路,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