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從相關視頻中可以看出,魚群中的魚不止一種。 背黑、頭粗、口鈍的就是鰱鳙,而背黃、身細長、口尖的就是鳀魚,還有一種看起來像中華鱘的魚也出現在了水中。從某些角度拍攝的照片。 肉眼能清晰看到的魚類中,數量最多的是鰱鳙,但最大的卻是“水王”鯰魚。 最大體長估計約為1至2米,最大體重超過100公斤。
鳀魚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以其兇猛的性情和貪吃的食性而聞名。 科學研究發現,鯰魚的食道長度較短,消化排泄的速度很快。 吞下的鰱鳙等經濟魚類很快就會被消化并排出體外,食量驚人。 看到如此密集的鳳尾魚群鳡魚圖片,一些網友感到擔憂,認為保護鳳尾魚弊大于利。 也有網友評論稱,長江下游已被巨型鳀魚淹沒,到處都有重達數十公斤的巨型鳀魚。
不難看出,網友主要擔心長江生態平衡,即“肉食性魚類過多,不利于水生生態平衡”。 但我們要明確的是,雖然視頻中看起來有很多鯰魚,但這只是在特定時段才會出現的現象。 壩下鯰魚群實際上是從分散水域洄游而來,視頻中的場景并不代表長江下游其他水域的情況。
這是因為鳀魚、鰱魚、鳙魚都是半洄游魚類。 所謂“半洄游”,是指在繁殖季節從長江下游的湖泊/支流游到上游。 遷徙距離數百公里,但全程都在長江中。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中華鱘、長江刀魚的遷徙。 這些魚會在繁殖季節從海洋游到長江,穿越咸水和淡水水體。 它們被稱為“河口洄游魚類”。
其中,半洄游魚類的集結過程如下: 1、每年5月至7月,江水首先升溫至20℃以上,長江進入汛期。 河面變寬,水流變快,誘發親魚繁殖。 2、散落在鄱陽湖、洞庭湖及下游蘇皖等河段的鯰魚接到“繁殖信號”的召喚,不約而同地聚集在長江干流中,一路追蹤回來。 一些親魚遇到了合適的產卵場。 卵就地產下并丟棄,另一部分繼續逆流而上,最終聚集在葛洲壩和三峽大壩下。
因此,鯰魚只會在繁殖季節成群出現。 5月份是繁殖高峰期,集群規模較大。 其他時候,鯰魚一般散落在廣闊的長江水系中覓食。 小鯰魚多在淺水區捕食,大鯰魚多在河湖中部空曠的地方捕食。
但網友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長江禁漁后,整個干流不再允許生產性捕撈,成年鯰魚幾乎不受天敵制約。 鳀魚捕食的種類非常廣泛,有鯽魚、鯉魚、鰱魚、鳙魚、旗魚、草魚、鳊魚、白條??魚等,就連黑魚等肉食性魚類也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發抖。 ”。
日前,有網友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條鯰魚在水面來回游動,游動速度很快,似乎在追蹤某種獵物。 視頻畫面一轉,只見一條小黑魚蜷縮在岸邊,試圖利用水草的偽裝色逃跑。 沒想到,這條鯰魚非常聰明。 它靠近河邊游弋,終于找到了黑魚,一口吞了下去。
有網友在河口入海口的巖石中發現了一條黑魚。 這條魚長約30厘米,但黑魚卻一直呆在淺水區,再也不敢游回深水區。 為了找出答案,這位網友用水下攝像機觀察了魚的行為。 相機剛到水底,就吸引來了一條大鳳尾魚。 每當相機稍稍一拖,安托瓦內特就迅速靠近,十分警惕。 顯然,躲藏在淺灘的黑魚也害怕成為鯰魚的獵物,這也體現了鯰魚在長江捕食者鏈中的頂級地位。
“水虎”能吞下多大的獵物? 我國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最終得出結論:一條活的40厘米長的鰱鳙可以吞掉一條15厘米長的鰱鳙; 70厘米長的活魚可吞30厘米長的鰱鳙。 對胃內容物的分析表明,鳀魚可以吞下相當于其自身長度約30%至40%的魚。
據記載,野生鳀魚可以長到1m以上,最大個體可達2m,體重可達120公斤。 根據估算的最大體型,長江中的巨魚理論上可以吞食體長60至80厘米的大型魚類。 如此兇猛的大魚,哪里有對手? 但也有網友不這么認為,指出鳳尾魚并非無敵。 它的天敵是長江江豚等哺乳動物。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長江江豚能否稱霸食物鏈? 這需要根據江豚的食性來分析。 長江江豚出生時,體長約20厘米,體重約4公斤。 它以母親的乳汁為食。 成年江豚可長至1.2~1.9m,主要以魚類為食。 經過研究,生物學家發現江豚喜歡的獵物順序是中上層魚類(43.9%)>中下層魚類(18.2%)>底層魚類(13.1%),最后是頭足類(10.0%)、蝦(8.8%)和螃蟹(6.0%)。
江豚的獵物具有多樣的特點,但從體型來看,江豚最常捕食的就是20厘米以下的小魚,如白條、鯽魚、秋刀魚等。基于這種食性,當我國人工飼養和養護長江江豚,我們一般選擇體重100至300克的小魚。 這種魚的適口性最好。 因此,長江江豚并不是江豚的主要天敵。 只有當江豚的體型在20厘米以下時,才有一定的可能被江豚捕食。
在長江中,真正能完全壓制鳀魚的生物只有長江白鱘。 白鱘被譽為“淡水魚之王”、“水中大熊貓”。 最大個體可達7.5m,體重900多公斤。 它一口能吞下幾十厘米的鰱鳙和草魚,自然不會捕食巨型鯰魚。 接下來的話。 然而,長江白鱘已被宣告滅絕,長江鯰魚已晉升為河流中的“頂級”掠食者。
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湖北、重慶等地河段出現鳀魚的情況還是很正常的。 首先,鯰魚的數量符合“營養金字塔”定律,即能量沿著食物鏈逐級遞減。 營養級每升高一次,總能量就會下降到之前水平的10%到20%。 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營養級越多,生態系統就越健康、越穩定,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此外,長江還是一個巨大的水生生物資源庫,擁有魚類420多種。 鰱、鳙、草魚、鯉魚、鯽魚等基本品種的數量遠多于鯰魚。 長江食物鏈縱橫交錯,捕食者與被捕食者處于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例如,當鯰魚的種群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餌料魚會因捕食而減少,導致鯰魚難以獲取食物。 變得更大,這反過來又會抑制鯔魚的數量。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長江流域幅員遼闊,約占全國面積的1/5。 它有大小支流數千條,河流湖泊星羅棋布,水體可承載的生物量是天文數字。 湖北、重慶出現的成群鯰魚,在浩瀚長江中只是滄海一粟。 長江禁漁將繼續鞏固魚類種群恢復成果。
- 上一篇: (釣魚技巧)夏天釣鰱鳙的最好餌料是什么
- 下一篇: 秋季釣魚,逐溫而釣的精髓,你知道嗎?
猜你喜歡
- 2024-02-26 2024年1月29日生豬養殖環境的改善:環保與效益的雙贏策略
- 2024-02-26 如何打造泥鰍養殖的高效利潤模式?
- 2024-02-26 世界最恐怖的十大深海生物,你見過幾種?
- 2024-02-26 病龜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動遲緩,不再攝食
- 2024-02-26 他把釣魚當主業的“云端”相遇,一年有二三百天時間
- 2024-02-26 質量好的魚竿品牌有哪些?富士富士釣具
- 2024-02-26 鄭東新區白沙組團西北部區域用地規劃修改論證報告
- 2024-02-26 巴西龜冬天怎么養?烏龜的種類及飼養指數
- 2024-02-26 (釣魚技巧)釣鯽魚餌料的制作方法,連竿上魚!
- 2024-02-26 世界上10大恐怖海洋怪物,你見過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