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有魚友的地方就會有魚友
最近后臺不斷收到消息說想看食人魚。 確實,最近飼養食人魚的魚友越來越多。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大珍稀奇魚:肥鯉魚》。 首先,我摘錄一段關于食人魚的小段:
紅腹食人魚 ( )
科:鯉科
成魚尺寸:50cm
首次出版:克納,1858 年
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巴拉圭-巴拉那河、埃索貴寶河及巴西東北部流域
紅腹食人魚是目前已知的鯉屬四種有效魚類之一。 它的俗名也被稱為紅腹食人魚。 而且由于它經常出現在電影、電視節目、書籍和媒體中,因此當提到“食人魚”這個詞時,它也是第一個也是最容易聯想到的魚類。 在食人魚鋸鰩中,紅腹食人魚的顏色相當鮮艷。 它的體色為銀灰色,閃爍著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從下頜到腹鰭基部呈純正的橙紅色,甚至蔓延到臀鰭的鰭面。 在過去紅腹食人魚不受管制之前,它是觀賞水族箱中最受歡迎的食人魚品種。 魚很漂亮而且不是很貴。 然而,由于它作為觀賞魚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在外來物種和生態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情況下,它已成為最具爭議的魚類之一。 從外觀上看,紅腹食人魚和紅銀盤( )乍一看有些相似,因此人們常常對它們產生誤解并引起恐慌。 兩者在牙齒形狀、食性、性情、最大體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黑條紋紅腹食人魚 ()
科:鯉科
成魚尺寸:30cm
首次出版:1821
產地:南美洲奧里諾科河流域
黑紋紅腹食人魚與同屬的紅腹食人魚(P.)非常相似。 它們都有成年脂肪鰭,沒有鰭條。 背鰭上的分叉鰭數量為14至18個。從下巴到腹鰭基部的區域特征包括橙紅色和銀灰色的身體。 不過,黑紋紅腹食人魚的鰓蓋后面有一個黑色的胸斑,隨著成熟會越來越明顯。 同時,黑紋紅腹食人魚的成魚體側沒有斑點。
巨型黃腹食人魚 (= )
科:鯉科
成魚尺寸:40-50cm
首次出版:1908 年
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巴拉圭-巴拉那河、埃索貴寶河及巴西東北部流域
巨型黃腹食人魚的體色,背部中線以上為灰色,中線以下為橙色或金色。 體表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的菱形斑點。 成魚的體型與食人魚差不多。 它被認為是其他鯉魚種類中最大的。 感覺像紅腹食人魚,體型較大,顏色金黃。 巨型黃腹食人魚的起源其實很撲朔迷離。 它們于 1908 年首次發表,基于巴拉圭河 (Pio) 的一對標本,并與學名 P 的紅食人魚進行比較。當時,他并沒有將巨型黃腹食人魚與巨型黃腹食人魚進行比較。紅腹食人魚,因此無法知道巨型黃腹食人魚和紅腹食人魚的模式標本之間的區別。
然而,芬克(1993)指出,巨型黃腹食人魚的原始模式標本現已丟失。 而且他甚至認為,由于紅腹食人魚本身具有外觀(后腦勺外緣的弧度、體型和體色(色素表現)極佳),并且充滿了個體和群體之間的差異所謂巨型黃腹食人魚,很可能只是一群分布在南方的紅腹食人魚。 目前的形態學研究結果并不能支持巨型黃腹食人魚是一個獨立物種的合理性。 簡單地說,根據命名順序,Fink(1993)認為P.只是P的同義詞。這一觀點目前也被(2016)所采用。 不過,從水族玩家的角度來看,與紅腹食人魚相比,巨型黃腹食人魚的成魚明顯體型較大,頭部和背部更加凸出,使得整體體形看起來更加圓潤,而且背鰭與脂鰭的距離較短,兩者外觀上的差異足以讓玩家將其和紅腹食人魚當作兩種不同的食人魚來收集和飼養。
紅色食人魚()
科:鯉科
成魚尺寸:35cm
首次出版:1819
產地:南美洲圣弗朗西斯河流域
在過去食人魚的進口沒有受到管制之前,胭脂食人魚是被食人魚玩家視為稀有珍貴的奇幻魚種之一。 雖然與黑紋紅腹食人魚、紅腹食人魚等屬同屬,但胭脂食人魚的特征鮮明,易于區分。 前兩者身上的橙紅色僅限于下頜到腹部,但后者除了腹部之外食人鯧和食人魚的區別,純粹的橙紅色還會向上蔓延到身體兩側,甚至形成數條較寬的垂直橙紅色水平帶。 另外,紅食人魚頭部的后部更加凸出,使得外緣曲線更加圓潤。
銀光食人魚(ta)
科:鯉科
成魚尺寸:20cm
首次出版:1819
產地:南美洲奧里諾科河流域、亞馬遜河流域、圭亞那地盾河系。
銀食人魚是目前在鯉屬中發現的唯一魚類。 在食人魚中, 是體型較小的成魚之一。 它的嘴縫比其他食人魚近親要小,它的身體和顏色與銀版魚相似( ),并且經常作為幼魚或亞成魚進口。 因此,在市場上出售時,常常被誤認為是銀盤。 但事實上,兩人的氣質完全不同,牙齒的結構也完全不同。 銀食人魚的體色為淺灰色,鱗片上常反射出強烈的金屬光澤。 身體沒有鮮艷的顏色,只有胸鰭基部和臀鰭表面有輕微的淺橙色。
紅鰓食人魚 (ta)
科:鯉科
成魚尺寸:18cm
首次出版: , 1929
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以及圭亞那地盾北部和東部的河流系統
S組的魚類,包括紅鰓食人魚,都有相似的外觀。 其分類、魚類種類鑒定和準確的地理分布范圍等相關信息尚不完整。 這是最新的識別方法。 令魚類學家(和觀賞魚友)頭疼的食人魚之一。 根據其外觀,筆者認為過去市場上流通的紅鰓食人魚極有可能是S型。其最大的外觀特征包括略微突出的吻部、鰓蓋后半部橙紅色、鰓蓋后有一條上下延伸的黑色短棒狀胸斑(有的個體明顯,有的個體隱隱約約),體側有灰色斑點。 ,閃爍著銀白色的點,背鰭和脂鰭無色,臀鰭略帶橙色,尾鰭基部和上下葉外緣黑色(呈尖角V形)面向頭部),尾鰭表面的后半部分無色或微白色。 但如前所述,紅鰓食人魚與其他同類物種,如神谷食人魚(S.)、大斑食人魚(S.)等之間的關系,仍需相關魚類研究來闡明。
血胭脂金虎魚(.)
科:鯉科
產地:南美洲
與大多數食人魚的銀灰色不同,血胭脂金虎的身體呈青銅色或金色,側面沒有任何斑點或條紋。 但它的鰓蓋上的深橙紅色太過濃郁,連身體的金色都無法掩飾和顯露出來。 另外,它的眼窩是紅色的,眼睛下面有一條短短的黑線,看上去就像是淚水流下來。 它的背鰭表面是透明的; 尾鰭和臀鰭表面黃棕色,尾鰭后緣和臀鰭下緣均不黑色。
印度虎魚 ()
科:鯉科
成魚尺寸:20cm
首次出版:Jegu & ,1988
產地:南美洲托肯揚河流域
印度虎魚的體型較高,頭部和口鼻部明顯向前突出且尖。 它的體色是淺灰色的,靠近背部的身體兩側有許多小黑點。 印度虎魚的最大特征,也是其中文俗名的由來,是在后腦勺外緣自背鰭基部至下鰭部有一條棕色或橙色色帶。下巴,就像印度人臉上的線條一樣。 。 過去,印度虎魚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市場價格也不低。 是很多玩家心目中的夢想魚之一。
艾倫食人魚()
科:鯉科
成魚尺寸:30cm
首次出版:克納,1858 年
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和奧里諾科河流域
艾倫食人魚是食人魚中一種體形獨特、容易識別的魚。 它的體高較低,吻部突出,整體體形顯得修長,這也是它的學名和種名的由來。 艾倫食人魚的體色為銀灰色,微微泛著金屬光澤,身體兩側有無數細小的灰色圓點。 背鰭和臀鰭透明無色,尾鰭表面略呈棕色。
...
以上文章來自《大大大奇珍異魚:肥鯉魚》
為了避免篇幅過長,食人魚有十多種,后面就不摘錄了。
除了食人魚之外,書中還介紹了金排骨、大鉛筆、河虎、火箭、牙魚、非洲猛魚等,以及大肥鯉魚、市場大肥鯉魚、大肥鯉魚的分布情況。和其他魚。 對階級關系的全面介紹。
整本書除了大量令人大開眼界的信息外,還有許多精美的圖片。 上面的圖片都是取自書本,都是很美的水生攝影。
如何購買?
老地方悠友商城就可以買到
退出本頁面左上角即可看到
- 上一篇: 自制魚餌秘方 大板大板城釣姑娘--傾情推薦
- 下一篇: (美食發燒友)酒泡小米打窩做法大全!!
猜你喜歡
- 2024-02-24 釣鯽魚,用什么鉤,以及用多大的鉤?
- 2024-02-24 斗魚喂豐年蝦比紅蟲要好,斗魚吃什么長得好
- 2024-02-24 (釣魚技巧)深秋鯉魚膽小謹慎,一年四季釣鯉魚
- 2024-02-24 各種魚鉤圖片及適合釣什么魚 這三個參數表怎么看?看有無虛標
- 2024-02-24 (釣魚技巧)拋竿釣草魚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 2024-02-24 草魚最喜歡吃什么?怎么才能釣到大草魚?
- 2024-02-24 泡制玉米粒釣草魚配方 被譽為“狂開口”的開口王,純屬瞎胡鬧
- 2024-02-24 長江禁漁離您還遠嗎?如何合法的垂釣?
- 2024-02-24 工具箱和電插板的十大絕招制服你的線纜
- 2024-02-24 (釣魚技巧)秋季釣草魚的餌料搭配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