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常見的金魚品種價格在300至500元左右,而錦鯉品種的價格一般在20萬元至30萬元之間。 據李昌彥介紹,2016年他從國外進口了一批優質錦鯉,價格最低的為16萬元,最高的為25萬元。
全文共6122字,閱讀時間約12分鐘。
▲農戶正在捕撈錦鯉。受訪者提供
這兩年很多人都經歷過“轉發錦鯉”的好運。 然而,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香寨村,村民們并不“轉發錦鯉”,也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因為錦鯉是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里家家戶戶都從事觀賞魚養殖。 村里有魚塘2000余畝,其中60%以上是各類錦鯉,年產值高達6億元。 小戶每年每畝純收入可達1萬至2萬元,大養殖戶年均純收入在200萬以上。 在“錦鯉村”,每一批優質錦鯉的誕生背后都是殘酷的優勝劣汰,獎勵豐厚。 單條錦鯉售價高達100萬元。
──────────
淹沒在魚塘中的村莊
隨著餌料投入魚池,魚兒爭先恐后地向食物的方向聚集,平靜的水面變得喧鬧起來。 但與其他水產村不同的是,密集的水面并不是普通的草魚、鯉魚、鯰魚,而是色彩斑斕的錦鯉,將整個水面變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在冬日蕭瑟的廣闊村莊里,這是只屬于香寨村的景象。
香寨村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西部,多年來以其觀賞魚養殖而聞名。 在當地出租車司機眼里,去香寨村的一定是“買魚的顧客”。 從地形上看,香寨村所在地區北部和東部群山環抱。 從水系分布來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經過這里。 再往南走200公里,就到了河南、湖北交界處的丹丹。 河水庫。
看似水資源豐富的香寨村,靠著至少兩代人的辛勤勞動,發展了觀賞魚養殖業。 37歲的香寨村黨委書記李昌彥從事觀賞魚養殖、銷售業務18年。 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就在大約30年前,香寨村還是一個以小麥、玉米為主要農作物的小村莊,歷史上從未發展過漁業。 如今,這個2300多人的村莊,家家戶戶都養魚,村里的魚塘面積超過2000畝。
“我記得20世紀80年代,外出務工的村民開始把金魚帶回村里,在農忙期間飼養,然后帶到縣城去賣,銷量結果是“真好。村民們看到這樣可以賺錢,有了錢,家家戶戶都開始學養魚了。” 李長彥記得很清楚,小時候,經常看到村民把塑料袋裝滿水,里面裝著小金魚,加完氧氣后,把繩子扎緊,把裝好的塑料袋裝進背包和大行李袋里。一條一條地坐三輪車或者騎摩托車到縣城商場或者公園門口,直接就地擺攤賣金魚。”
越來越多的村民養魚,直接改變了村莊的面貌。 不知不覺中,原本種小麥、玉米的土地變成了魚塘,有的深,有的淺,有的大,有的小。 挖出的土堆積在魚塘周圍,形成縱橫交錯的小道。
“2014年左右,村里2000多畝土地基本改造成魚塘。 現在能看到的幾塊種著莊稼的田地,都因為有祖墳而沒有閑置,總面積只有幾畝。 2300多名村民,除去失去勞動能力的兒童和老人,都在從事觀賞魚工作,有的人甚至到鄰村租地擴大養殖規模。”
▲不同顏色、不同品種的錦鯉。
──────────
每年價值6億元的錦鯉游進香寨村
如今,香寨村因“錦鯉”二字而聞名全河南,甚至被稱為錦鯉之鄉。 事實上,香寨村的魚池里養著錦鯉、金魚等多種觀賞魚。 大約15年前,錦鯉首次出現在香寨村。
李長彥第一次見到錦鯉是在2005年,他在一位錦鯉愛好者的家里看到了這個新品種。 “看得出是鯉魚,不過我以前見過的鯉魚都是青色的,身上有紅黑花紋的錦鯉還是第一次見到。” 更讓李昌言印象深刻的是它們的價格。 當時,普通觀賞金魚的平均價格只有幾毛錢,更好的一條可以賣到2元錢。 相比之下,2005年一條錦鯉的零售價已經達到了三位數。 “一條小魚一百多塊錢,還有人愿意買,我立刻就覺得這生意可以做。”
李昌彥從這位錦鯉愛好者那里購買了香寨村的第一批錦鯉,并在自家的魚池中進行養殖。 今年,他從事金魚養殖已有4年多了,但在錦鯉上,李昌彥卻失敗了3次。 直到2008年底,錦鯉的成活率才基本得到保證。 賣掉那批魚后,李昌彥賺了近10萬元。
當時,他的魚塘面積只有10畝。 拿到資金后,李昌彥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此外,他還向鄰近村莊租用土地。 2014年形成1000畝魚塘。 繼李昌彥之后,香寨村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飼養錦鯉。 畢竟這是一個利潤足夠高的生意。
村民李偉入行很晚,2018年夏天才開始從事觀賞魚養殖。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的7畝多魚塘就總共賺了8萬元。 養魚之前,李偉主要靠在縣里打工謀生。 由于手部殘疾,他的工作比較簡單,每月工資不超過2000元。
“10年前我養過金魚,但一年損失了幾萬條,我不敢再繼續養了。2018年初,村里號召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來養金魚。”創業養錦鯉,還提供養殖和網店運營,指導可以保證足夠的成活率。” 李偉說,由于他是第一次養殖錦鯉,所以也出現過死魚的情況。 如果他能避免這個損失,過去一年他的錦鯉數量至少可以增加近3%。 收入1萬元左右。
據李長艷估計,香寨村目前養殖的錦鯉至少占60%。 大戶每年純利潤可達200??萬元以上,而小戶種田每年每畝地凈收入至少可達1萬至2萬元。 每畝池塘,根據錦鯉的大小,養殖規模也不同。 60厘米的大錦鯉一畝魚池可容納300尾錦鯉,而20至30厘米的錦鯉可容納2000尾左右。 如果按照規模較小的純苗圃計算,每畝魚塘至少有1萬只錦鯉。
現在僅按產值估算,李昌彥說,該村的年產值約為6億元。
▲農民任忠良現在也通過直播展示和銷售錦鯉。受訪者提供
──────────
最貴的錦鯉批發按斤賣100萬
錦鯉的價格差別很大,甚至相差很大。 確實有愛好者或者企業愿意為錦鯉的天價買單。 對于大多數買家來說,購買錦鯉是為了求吉利,也是為了給家里或者一些固定的地方增添一些喜慶的色彩。
目前,香寨村的錦鯉產業主要靠大規模的線下銷售支撐。 通過向市縣批發商和一些景區開發商批量采購,錦鯉從香寨村游向全國各地。
錦鯉批發價格按斤不同,最低的20元一斤,最高的幾千元一斤,視品質而定。 據不少村民介紹,批發錦鯉大多出現在城市觀賞魚店。 貿易商在批發價的基礎上加價進行二級、三級轉售。 一些個體愛好者和個體工商戶直接通過網絡渠道找到養殖戶,收購優質錦鯉,價格從幾千元每條鯉魚到上萬元每條鯉魚不等。
錦鯉價格高與成本有直接關系。 與普通觀賞魚相比,錦鯉對飼料和環境的要求更高。 “養普通金魚,餌料的蛋白質含量在30%左右。養錦鯉,餌料的蛋白質含量要在40%左右。同樣一畝魚池,整個成本要翻倍。”李長艷說。 。
此外,用于養殖錦鯉的親魚價格更是驚人。 為了保證錦鯉的品質,養殖戶往往需要花高價購買外觀優良的種魚。 培育出優質產品后,這些錦鯉將被保留用于未來的養殖。 常見的金魚品種價格一般在300至500元左右,而錦鯉品種的價格一般在20萬至30萬元之間。 據李昌彥介紹,2016年他從國外進口了一批優質錦鯉,價格最低的為16萬元,最高的為25萬元。
2018年,李昌彥飼養了近七年的一條錦鯉在網上拍出超過100萬元的價格。 這是他養錦鯉以來賣出的最貴的錦鯉。 據媒體報道,在2019年2月舉行的“全日本綜合錦鯉鑒賞會”上,第一名錦鯉以2.3億日元的創紀錄價格拍賣,約合人民幣1223萬元。 李昌彥表示,銷售百萬元的錦鯉太少了。 對于個人愛好者來說,對價值萬元的優質錦鯉的需求是最大的。
▲香寨村養殖池里的錦鯉。新京報記者 張宇 攝
──────────
養殖優質魚類就像賭博。 最擔心的是你會成為殘疾人。
就像金字塔一樣,能夠到達塔頂的優質錦鯉少之又少。 稀缺性是天價的主要原因。 李長艷表示,每批魚苗中,最終能作為商品錦鯉出售的只有30%左右。 在養殖戶眼中,只有不到30%的錦鯉能夠帶來利潤,而優質的產品只能靠運氣。 事實上,能達到這個數字的農民并不多。 李偉說,在養殖上,他只能保證10%到20%左右的產量。
如何判斷錦鯉的品質好壞? 從事錦鯉銷售的海春雙告訴記者,花紋和體形是最基本的判斷標準。 一些錦鯉愛好者還會根據泳姿、魚尾形狀等細節進行選擇和評價。
由于錦鯉起源于日本,因此日本錦鯉品種也是目前錦鯉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品種。 此外,你還可以看到德國錦鯉、中國臺灣的龍鳳錦鯉等。但說到品種和評審標準,日本錦鯉養殖業最有發言權。
根據花色的不同,錦鯉可分為紅白、大正、昭和三種。 其中,紅白錦鯉的白色魚體有紅色圖案,而大正錦鯉和昭和錦鯉則可見白、紅、黑三種顏色。 這三種錦鯉養殖歷史最悠久,也更被市場廣泛接受。 他們被稱為“皇家三人”。
“目前,對錦鯉的鑒賞主要基于日本愛好規模的13大類。 除了紅白錦鯉、大正三色、昭和三色之外,大家喜歡的就是全身都是金色的金色錦鯉。 頭頂有圓形紅色斑點的紅冠錦鯉。”海春雙介紹,根據每條錦鯉的顏色、形狀、條紋的分布位置以及是否與魚同食,100多個不同品種可分為13個錦鯉類別。 “品種應該是什么樣的?”,有幾個固定的標準,農民做的就是根據標準不斷選擇。
每年4月至5月開始,錦鯉紛紛產卵。 孵化后一個月左右,長成小魚苗的錦鯉就要開始面臨層層篩選。 直到錦鯉最終被售出之前,這種篩選永遠不會停止。
“比如紅頂錦鯉又叫紅云蕩頭,根據這種錦鯉的標準要求,首先要看的是頭部是否有明顯的紅色圓形條紋。有紅色條紋的存在就意味著它長大后有潛力成為精品,各戶會多加關注,立即單獨飼養。” 在村民們的期盼中,錦鯉越長越大,有的越來越肥,有的越來越瘦,有的真的按照既定標準生長,有的會突然長出不同顏色的鱗片。篩選后,會對錦鯉進行區分。
“一個池塘里,最后可能只有一條優質魚,甚至根本沒有。剩下的魚其實都是祭品,更好的都批發出去。” 對于淘汰的錦鯉,李長艷表示,有的會放流,有的會在魚苗階段直接被養殖戶當餌料賣給養魚大戶。
優質錦鯉通常需要三年時間才能成型,此時被稱為壯魚,平均長度為60-70厘米。 被選中的有潛力的錦鯉會不會越長越漂亮呢? 海春雙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這種不確定性使得好魚的養殖就像賭博一樣,涉及到很大的運氣成分。 “就像人一樣,它們可能長得很好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可能會變胖、禿頭或消瘦。錦鯉也是如此,它們在飼養一段時間后可能會變得消瘦,而且它們的體型也會變得很瘦弱。”容貌可能不如以前了。”
至于整個養殖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海春雙表示,他們主要集中在控制體型和保持色斑上。 前者依靠飼料管理,后者則采用露天飼養,保證紫外線的吸收,保持鱗片的顏色。
▲李昌艷的小魚池里,錦鯉多是體格健壯、顏值高的魚。新京報記者 張宇 攝
──────────
普通錦鯉降價了,但是好魚更貴,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近兩年“轉發錦鯉”在微信朋友圈帶來的話題和關注度,讓這個原本存在于觀賞魚玩家圈子里的品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 農民們發現,近年來市場需求持續上升。
香寨村村民任忠良從1990年代開始隨父親養魚,2000年開始自己經營漁業,他對市場的變化非常熟悉。 “2010年之前,我們賣的金魚基本上都是各種品種,錦鯉的訂單只占5%到10%左右,但近年來已經占到了至少一半。” 任忠良表示,生意雖然好做,但錦鯉的養殖和銷售很難說是賺錢的生意。 畢竟,它們是活的動物,死傷是不可避免的。
“以前養殖技術跟不上,基本都是放養,一個池塘里的魚經常死掉一半以上,但即使我們只賣掉剩下的部分,也能賺到不少利潤,因為市場供應超過需求。” 任忠良告訴記者,錦鯉銷售初期,批發商會先挑選一些品質好的錦鯉,而品質較差的一般會留到最后。
“按道理來說,我們這批魚里,最好的賣到50元一斤,劣質的應該賣到30元、20元。但到了最后銷售的時候,需求量還是很大, “市場上的魚基本上都賣光了。很多人甚至發現最后剩下的殘次品可能比優質錦鯉還貴,這導致很多人認為錦鯉有利可圖,開始養錦鯉。”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以前農民的魚塘到了年底就基本空了,而現在錦鯉全年供應充足。 如果養錦鯉的人太多了,會不會賣不出去呢? 任忠良表示,其實很多養殖戶之前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因此不敢將年養殖量增加太多。 最終的結果是訂單源源不斷,錦鯉年年暢銷。 但變化并非沒有變化。 任忠良發現,這兩年的趨勢是,普通錦鯉的價格有所下降,而優質、高端錦鯉的價格卻越來越貴,甚至出現了天價錦鯉。
“2015年的時候,價格一般在30元到50元一斤,而且好魚和壞魚的價差也沒有那么大,現在的價格一般是20元一斤。總體來說,現在的錦鯉肯定比現在的錦鯉要好。”過去,質量水平高得多,30元一斤的產品至少可以賣到50元一斤。”
──────────
村民不會“轉發錦鯉”
對于觀賞魚產業發展了30多年的香寨村來說,錦鯉是最常見的東西。 它僅代表一種觀賞魚。 包括村支書在內,大多數人都不明白“轉發錦鯉”是什么意思,更不明白明星楊超越是什么。 有些人甚至因為錦鯉的外表而“鄙視”錦鯉。
“你想買魚是吧?村里很多人養魚,沿著這條路走就能看到很多魚。” 一位在村里經營食堂的村民告訴記者。 當提到錦鯉這個詞時,他說很多人都來買,但從他自己的審美角度來說,他們并不喜歡它。 在他看來龍鳳錦鯉,錦鯉簡直比顏色、形狀各異的金魚、草魚還要貴。 由于年紀大了,不再從事養殖,所以在觀賞上還是有很“復古”的看法。 “我還是喜歡金魚,魚頭的形狀很獨特,有的還有漂亮的尾巴,不像錦鯉,都是又肥又長,樣子都一樣。” 今天被問及錦鯉的象征時,他也不同意。 我不知道,我只是覺得這種魚容易養,所以才這么多人喜歡。 “金魚比較難養,但就像錦鯉一樣,即使你不喂它太多,它也能一直跳來跳去。”
不僅是村民,從事觀賞魚養殖20年的任忠良也屬于“佛教錦鯉文化”。 他隨時都能看出錦鯉的價值,并坦言自己飼養的錦鯉基本都是“小眾型號”。 “如果找到稀有圖案的,我基本都會收回來養,肯定賣不到好價錢。” 因為不符合粉絲心目中的標準,如果有人上門喜歡,就直接送人,這不算珍惜。”
──────────
玉美村并不美麗,錦鯉村也沒有明顯的“富裕”
年產值6億元,香寨村應該是收入富裕村的代表。 但走在村子里,村里的道路和建筑卻很難給人這種感覺。
記者在香寨村看到,不少村民的房屋并不“光鮮亮麗”。 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村里的道路經過一場小冬雨后顯得泥濘不堪,并不平坦。 魚塘和住宅樓之間的路看起來很窄。
2018年開始擔任村支書的李昌彥坦言,村容村貌其實是村子后續發展的一個重點。 在他看來,這30年來不斷挖的魚塘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道的拓寬。 “魚塘大小不一、深淺不一,有的甚至不是方形的。修路、蓋房子都需要和現有魚塘養殖戶協商,整體規劃會很復雜。”
作為村支書,他希望村容村貌改善后,能將錦鯉與旅游結合起來,為村里找到更多的發展路徑。 作為錦鯉養殖場的負責人,他希望不斷提高優質錦鯉的養殖水平。 在他看來,國內錦鯉市場仍然以數量為主,整體質量和單價實際上處于較低水平。 從2018年開始舉辦的鎮平縣錦鯉大賽,希望有更多的農民參與其中,這樣將來就可以走出香寨村,與全國更多的農民進行交流。 不幸的是,大多數養殖戶興趣不大,錦鯉對他們來說只是一項有利可圖的生意。
采訪期間,香寨村里有不少小卡車忙碌地進進出出。 除了批發商,不少小卡車也帶走了養殖戶在網上銷售的單條錦鯉。 香寨村雖然很早就開始錦鯉養殖,但大規模的網上銷售也是近兩年才開始的。 就連入行20年的任忠良,一邊經營網店生意,一邊休息,也開始了網絡直播,內容自然是錦鯉。 他覺得既然網絡話題流行了,當然要主動接觸網絡。 “很多東西流行起來,一兩年就結束了。現在線上運營的訂單多了,也許未來線下訂單會越來越多。” 越少,大家就得提前做好準備。”
新京報記者 張宇
值班編輯李二號 吳彥祖
- 上一篇: 伊利亞姆納湖怪獸:巨型魚類在游動不明生物
- 下一篇: 龍蝦種苗價格 金農網農業百科:白術浙浙術、冬術
猜你喜歡
- 2024-02-04 龍鳳錦鯉魚缸造景圖片的知識,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
- 2024-01-11 龍鳳錦鯉好養嗎,怎么養
- 2024-01-11 龍鳳錦鯉能長多大,能活幾年
- 2024-01-10 龍鳳錦鯉是什么魚?
- 2023-11-02 什么是龍鳳錦鯉錦鯉?部不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