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關于它們的起源,眾說紛壇,其中一種廣為流傳。
元末,朱元璋打敗陳友諒,俘虜了陳友諒的部將,然后護送陳友諒的部下到浙江兗州府,也就是現在的建德市梅城鎮,流放到新安江邊,并將他們降級為“賤民”。 ,規定不準上岸居住,不準在岸上與人結婚,不準讀書考試,不準穿鞋上岸,政府有事必須叫他們去服務去做。
漸漸地,“九姓漁民”的足跡遍布新安江流域,蘭江、富春江、錢塘江以及今天的千島湖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后裔。
建德梅城鎮作為“九姓漁民”最初的流放地,有著濃郁的“九姓漁民”文化。 當地有一個村莊自稱“九姓漁民村”,他們自己也認為自己的祖先是陳友諒的部下。
梅城還傳唱著一首漁歌,似乎訴說著“九姓漁翁”的由來和昔日的輝煌,“我是沿江七十歲老人,每逢江邊船帳住”。當年,他早年擊敗了朱洪武,五百年前,他就是如此雄偉!”
清同治五年(1866年),兗州知府戴攀決心為“九姓漁民”平反,于是撰寫了《兗縣九姓漁民考試》,免予追捕。將“九姓漁民”從漁班中除名,責令他們改變身份。 乖一點。
《九姓漁家》水上婚禮
“九姓漁民”數百年來在水上生活,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 其中水婚習俗非常有名,已被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九姓漁民”水上婚禮的整個過程是由上船迎親、送嫁妝、唱鄉歌、喂婆婆、背新娘、入堂拜、入新娘房。房間,并拋喜酒。
婚禮當天,雙方各坐一艘烏篷船,篷船披著紅色,掛滿了色彩繽紛的裝飾,船頭上寫著一個紅色的大字“喜”。 高高的桅桿上飄揚著旗幟,懸掛著燈籠。 旗幟和燈籠上都標有船主的姓氏。 。
男方的船是用來接新娘的,俗稱男方船; 女子的船是用來送新娘的,俗稱姑娘船。
當載著新娘的船過來時,船兩邊的水手都按住船體,防止兩船相撞(相撞意味著新人將來會撞到對方,這是不吉利的) 。
船停穩后鳙魚,在司儀的指揮下,兩位提燈姐妹從船艙里扶出了一位戴著紅蓋頭的新娘。 隨后,幫手們開始一一幫忙搬運嫁妝,被子、枕頭、木箱、水桶、梳妝臺等生活用品。
新郎的李氏阿姨給新娘唱歌,告訴她規矩。 與此同時,她手里還拿著鋼秤,要稱量每一份嫁妝。 她一邊稱重,一邊給新郎唱嫁妝歌。
九姓漁民送嫁妝歌:
女:重一斤,男:重千金;
女:重兩斤,男:長萬金;
女:三公斤,男:三元三;
女:重四斤,男:常年發財;
女:重五公斤,男:五個兒子都被錄取;
女:重六斤,男:六六順旺;
女人:七英鎊,男人:七個兒子和八個孫子;
女方:八斤,男方:八個兒子,成對;
女名九斤,男名九子十三孫;
女:重十斤,男:十個兒子團聚了。
共同:永遠的繁榮和財富。
嫁妝稱好后,女方的保姆到夫家后會給新娘喂米,唱新娘歌,教新娘規矩。
講授完規矩后,新娘坐在魚盆里,由四名壯漢舉起,繞著桅桿轉三圈,以表達對娘家和父母教養的依戀。 然后新娘被傳遞給新郎船上的四名壯漢。 中國人。 然后將人的船桅繞三圈,表示扎根。
過船后,新娘走出漁盆(喜盆),與新郎在船頭手牽著手,拜天地、拜父母、拜對方,最后掀掉頭上的紅蓋頭。新娘頭上有稱重梁。
這時,鑼鼓聲、鞭炮聲又響亮起來。 男女船上的人們和走出船艙的新婚夫婦同時向岸上的觀眾撒下柏子、花生、紅棗、糖果,以表達對親友的謝意。
入洞房后,夜幕降臨,新婚夫婦下了小船,破浪來到僻靜的地方,慶祝新婚之夜,第二天早上再回到大船上。
具有地方風格的婚俗是“九姓漁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而形成的獨特習慣。 光鮮亮麗的背后,其實有數百年的辛酸!
千島湖上的“九姓漁翁”
20世紀60年代,千島湖成立了捕魚隊,千島湖附近的“九姓漁民”的許多后裔都成為了捕魚隊的成員。
不愧是一代代漁民的期盼,“九姓漁民”的后裔似乎都帶有天生的捕魚基因,個個身懷絕技,非常擅長捕魚。
千島湖里,有一個釣魚隊隊長,名叫陳繼廉。 他是“九姓漁家”的后裔。 他從小就靠水為生,十幾歲起就專攻釣魚。 通過他的眼睛,他可以知道魚群、魚群的大小、魚的大小。 無論你在哪里游泳,當你布下網時,你都可以捕獲更多的魚。
因此,當地人稱他為“千島湖第一魚探”。
據悉,陳船長曾在水流較快、不少漁民多次失敗的徐園海域,用“眼尖”一網打撈出6萬公斤千島湖包頭。
為釣魚而生的陳隊長,總結了許多釣魚的技巧和經驗,也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釣魚弟子。 正是在這些探魚員的帶領下,千島湖包頭才能釣到魚。 跳出湖去,穿越國家。
看表面的水波紋和水下的小氣泡數量; 頭露出水面的就是鳙魚,尾巴露出來的就是鰱魚。 如果聞到腥味,聽到水泡飛濺的聲音,一般就是鰱魚,咕嚕咕嚕的就是鰱魚。 咕嚕聲是鳙魚,聲音密集的地方是大魚群等等。陳隊長一生都在和千島湖的魚打交道。 他經常帶隊參加千島湖“大網捕魚”。 可以說,他對千島湖的每一個區域都了如指掌。 地形、風向、水流和魚類的運動模式都非常清楚。
在千島湖,關于“九姓漁翁”的傳說越來越少。 “九姓漁民”的后裔也大多離開了世世代代居住的船屋,走上湖岸,成為了普通人。 雖然仍有不少“九姓漁民”的后裔堅持在湖里捕魚,但釣魚已不再是生活的全部。
當“九姓漁民”的后裔掙脫束縛,從容地走上岸時,我們不應該忘記“九姓漁民”的文化,而應該理解他們過去的苦難。
- 上一篇: 魚竿品牌排行榜前十位,你知道幾個?
- 下一篇: 山東濟南萊蕪雪野湖隨手拍,你去過幾個?
猜你喜歡
- 2024-02-08 浙江千島湖巨網捕魚迎豐收——捕獲12萬多斤鰱鳙魚
- 2024-01-25 自制鰱鳙魚絕密配方,如何自制釣鰱鳙餌料
- 2024-01-25 自制鰱鳙魚絕密配方,如何制作鳙魚餌料
- 2024-01-20 庫釣鰱鳙魚的自制餌料配方,你值得擁有!
- 2024-01-19 鳙魚和鰱魚的區別,我國著名的“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魚、鳙魚.______.(判斷對錯
- 2024-01-17 鳙魚和鰱魚的區別,花鰱和白鰱的區別
- 2024-01-16 配制釣鰱﹑鳙魚兼釣草魚的制作和配方!
- 2024-01-15 鳙魚和鰱魚的區別,如何辨別下列魚
- 2024-01-12 鳙魚和鰱魚的區別,鯰魚,鰱魚,黔魚,鉗魚,的區別???
- 2024-01-12 鳙魚有刺嗎,刺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