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王華瑞(左一)在拆遷執行案現場
一年后,當法官王華瑞打開記憶的閘門時,眾多員工向他討要說法的吵鬧場面依然浮現。 在一家有發展潛力的互聯網公司因勞資糾紛被強制執行的案件中,他接受了考驗是“殺雞取卵”還是“放水養魚”……
今年是王華瑞擔任廣州天河區法院執行法官的第14個年頭。 14年,時間改變了青春的面貌,但他對執行工作的理解沒有改變:“執行的真正意義在于實現,但執行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的責任就是把遺憾降到最低,盡可能多。”
老領導評價他“脾氣非常暴躁,有時甚至不肯對我手下留情”。 客戶說他“很有人情味”,同事們說他“大膽、有膽量、有責任感”、“執行思路廣泛、方法多”。 而能夠贏得被執行人“既完全堅持原則又具有很大靈活性”的稱贊,對于執行法官來說就顯得尤為可貴。
經常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他脾氣很暴躁,有時候甚至對我都不留情!” 面對鏡頭,廣州天河區法院執行局原局長趙飛龍說道。
不僅是趙飛龍,很多人都給王華瑞貼上“無私、執著、言語直接”的標簽。 作為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執行三庭庭長,王華瑞從學院畢業后于1996年進入中南政法大學,2004年開始在執行局工作。
執行委員會召開執行法官聯席會議,集體討論案件是常見的做法。 “如何順利實施”、“如何讓實施更加有效”往往是討論的焦點。 “這個計劃行不通!你沒有理解正確!” 只要王華瑞認為同事提出的實施方案有問題,他就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
領導的寬容也造就了王華銳的“高”執行力。 他從事執行工作14年來,已審結案件6000多件,沒有一件是錯執行的,其中包括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2016年10月,廣州名宴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宴公司”)因拖欠74名員工工資,被仲裁機構裁定支付其所欠員工工資。 但未收到應得工資的員工向天河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立案后,王華瑞和另外兩名執行法官負責案件的執行。 經查明,明研公司已停止營業,其法定代表人和公司股東也因拖欠工資而“出走”。 此外,還查詢了明研公司的銀行賬戶存款、車輛、房產權屬等信息,但未發現財產線索。 除了一套廚房設備外,整個公司早已空無一人。 廚房設備的價值顯然不足以償還拖欠的工資。
不用稻草就可以做磚。 這似乎讓這個案子想要順利結案幾乎不可能了。
“不能讓工人流汗、流淚。” 考慮到這74名工人的權益,王華瑞面對執行困境,積極與被執行人名言公司承租業主溝通,最終成功說服承租業主自愿墊付46.5萬余元。 。 人民幣用于支付所有索要工資的工人的工資,并同意以15萬元的高價購買財產保全的被執行人的廚房用具和設備。 執行僅用了11天就完成了。 涉民生案件的圓滿??結案得到了天河區委領導的認可。
“處決圣島”實現“放水養魚”
改革是廣州的DNA。 作為廣州的一名執行法官,王華瑞的工作方法中常常蘊含著改革創新的元素。
近年來,廣州新經濟業態不斷涌現。 廣州某信息科技公司是一家B2B在線電子商務平臺,因融資問題引發勞動糾紛。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歐某超等419人申請執行該公司勞動爭議案件,執行目標超過800萬元。 但經調查,該公司的實物資產除了160臺電腦和一輛別克車外幾乎空無一物。
王華銳接手此案。 是“殺雞取卵”還是“放水養魚”成為他面臨的一道選擇題。
根據整個案件的情況,王華瑞制定了“勝道執行”的執行策略。 他認為,執行的理想目的是采取合理的執行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簡單地處分被執行人的財產。 通過查閱公司報表、網上銷售等材料,王華瑞發現,由于該公司是一家新興的網上銷售公司,實物資產很少,但盈利模式穩定,如果能夠繼續正常運營,問題不大。以償還所欠債務。 但如果公司的物品被直接查封或扣押,公司將直接進入停滯狀態,申請執行人的全額工資將無法得到保障。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頂住壓力,暫時擱置直接執行計劃。
“我通知了員工代表,告訴他們強制執行確實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和員工談了三遍,他們最終接受了分期付款。”
執行過程中,王華瑞定期檢查公司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并時刻關注被執行人的執行狀況。
殺雞取蛋,明年就沒有蛋;殺雞取蛋,明年就沒有蛋了; 放水養魚,年年都有魚。 “勝道執行”的效果明顯優于直接執行——2017年10月以來,該案已執行總金額326萬余元,其中被執行人自愿繳納金額267萬余元。
“一開始我也很擔心,如果強制執行,對我來說是最安全的。有了‘圣道強制’,如果結果不好,責任就由我個人承擔。” 時至今日,王華瑞依然能感受到當初選擇背后的責任和風險。
關鍵是,這種執行方式對個別法官來說也“不利”——強制執行可以快速審結400多起案件,為年底的“成績單”增添不少光彩,而“勝道執行”不僅難以“快速出成果”,還面臨風險不可控、責任不明確的問題。 但執行法官的職業特點,讓王華銳選擇了一種對自己不利卻有利于問題解決的解決方案。
王華瑞在另外75起勞動爭議執法案件中也采用了類似的執法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盡量減少遺憾。”
王華瑞經常用比喻來解決問題。
幾年前,廣州市民蘇波在開發商展會上購買了一套心儀的房子。 但由于開發商轉讓錯誤,房屋實際業主拒絕交付房產。 買了房子后,他無處可住。六十多歲的蘇伯到處寫信。 該案被列為省級督辦案件。 多年執行無果后,被指定由天河區法院執行,重任落到了王華瑞身上。
“既然事情的根源是開發商誤賣了房子,那我們就應該從開發商那里尋找突破口。” 王華瑞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想出了“以房換房”的雙管齊下的策略。 經過多方努力、溝通協調,他終于說服了開發商,同意將白云區某小區的少量閑置房屋更換為蘇泊爾的新房。
但當王華瑞急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子博時,他卻大失所望。 蘇伯覺得更換的房子位置和價值有差距,“我不同意!”
王華瑞語氣誠懇,最后用比喻的方式向蘇伯解釋了道理:“這就像兩塊蛋糕,原來的那塊看起來不錯,但你不能吃。現在這塊差了一點,但至少你可以馬上吃!” 聽到這個深思熟慮的評論是有道理的。 既然如此,蘇波最終同意換房間。
“執行是一門令人遺憾的藝術,因為案件一旦進入執行階段,往往就意味著情勢不可調和。執行法官的職責就是盡可能減少遺憾。”
在他看來,要盡量減少遺憾,“需要了解當事人的訴求,并基于現實利益進行分析。當法官把理性的結果擺在他面前時,他就會知道這個結果是最好的。”
近年來,由于區域經濟活躍,廣州市天河區法院案件總量一直保持高位運行,年均增幅超過20%。 2016年至今年11月,該院受理執行案件6.8萬余件,同比增長143.5%,審結執行案件6萬余件,同比增長168.2%,位居前列。三個在城里。
“我們多年來一直被案件多、少的問題所困擾,分流繁簡案件,才是真正實現人民利益的出路!” 王華瑞介紹,去年3月以來,天河法院成立快速執行小組,開展繁簡案件執行工作。 改革分院機制,成為全國繁簡分院改革的樣板法院。 作為先鋒,他負責改革的實施和推進。 通過不斷完善機制、優化流程、強化管理放水養魚,今年以來,王華瑞帶領的快速執行團隊單人結案數量創歷史新高2728件,是普通執行團隊的4倍。 。
無論是快速執行還是“骨案”,王華銳14年來的堅韌來自于他的自信:“我不偷盜、不搶劫、不貪污、不受賄,對任何一方都非常開放。” “做你自己很難。但我會盡力而為。”
王華瑞為人:以認真執行贏得榮譽
王華瑞,46歲,1996年畢業后進入天河法院,先后在經濟庭、立案庭、東圃法院等部門工作。 2004年,在執法局工作。 連續10年被評為“優秀”,連續7年被評為天河法院執行專家。 獲獎11次,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榮獲“廣州市好人”、“天河好人”等稱號;2017年,作為唯一代表廣東參加全國“我最喜愛的執行法官”評選,近日被評為全國法院執行工作先進個人。
“這些榮譽是他對一樁件執行案件的認真執行而獲得的。” 天河區法院執行法官李端說。
- 上一篇: 放水養魚 天長市何以能“長期霸榜”?
- 下一篇: 放水養魚 新華社:用真金白銀對企業幫一把渡難關
猜你喜歡
- 2024-01-30 放水養魚 天長市何以能“長期霸榜”?
- 2023-12-26 新野法院:“放水養魚”善意執行“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 2023-12-26 放水養魚 浙江余杭民營企業稅收貢獻率超50%新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 2023-12-26 放水養魚 留住青山贏得未來今年減稅降費再出“大招”